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因理想自我的引导,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许许多多的设想、规划,为将其变成现实,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诸如很多大学生会在学业上获得进一步深造,认真刻苦学习,然而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能努力之后依然是失败,这种失败即我们常说的挫折,当挫折持续时间长,使人产生失望、压抑、沮丧,忧郁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时,我们将其称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1.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身心都处于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会更加明显,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常见的挫折有很多,可以从3个不同的来源概括,与自我有关、与他人有关、与环境有关。
(1)与自我有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学生遇到的挫折往往来源于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的冲突。理想的我是坚强的,现实的我爱哭;理想的我是乐观向上的,现实的我是有点抑郁的;理想的我是卓越出众的,现实的我是党有挫败的。如果说理想是一朵盛开的美丽的花,现实就是被太阳暴晒后的样子。
案例简析
自我发展挫折
孙健的老乡曹辰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勤奋刻苦,性格开朗自信,要强好胜,对自己期望很高,具有远大的抱负。一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后,刘学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一,这使他感到非常自豪。然而,在学生会布置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会上,当他看到同班的几个学习成绩远不如他而在学生会当干事的同学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感觉那些同学更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强烈感到自己已落后于人。他无法忍受不被人关注的感觉,决定一定要超过他们,保持“第一”的核心地位。
案例中刘学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不仅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保持第一,还要求自己在其他方面分都保持第一。一个人对自己有要求固然很好,但眼光只盯住第一,盯住和别人比较,似乎看不清楚他最想追求的是什么。
(2)与他人有关:走进你并不容易
案例简析
关系带来的挫折
最近,赵心在自己的QQ空间里收到了高中同学转发的一则“寻人启事”,寻找的是高中同学谢腾。谢腾春节回家见到高中女同学云霜-他心目中的女朋友,便不断地联系女孩想和她建立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被云霜拒绝后,谢腾心中一直闷闷不乐。开学返校后,他在宿舍整日以泪洗面,不吃不睡,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衣服遭受重大打击的模样。同宿舍的同学关心他,但是从他的口中什么也问不出来;辅导员劝解他,他也不说话,大家不知道如何帮助他。谢腾在开学第三天的晚上悄然离开宿舍,一去不复返。家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谢腾的妈妈从高中的班主任那里要来了同学的联系方式,给每个同学都发了这封“寻人启事”。看了QQ空间中高中同学们的交流,赵心感慨万千。印象中的谢腾是一个不爱讲话、目尊心很强的人,高中的时候只是忙于学习,几乎不和女生讲话,想不到他喜欢云霜。恋爱天系是双方的,这次他肯定受打击不小,不知他身处何方?是否能想得开呢?
案例中谢腾由于求爱被拒这一挫折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不能正常处理自己的情绪进而发展到与同宿舍的同学、辅导员及家人不能进行交流沟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更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学生遇到的挫折有的来源也与周围人的关系。
(3)与环境有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外在环境带来的挫折很多时候是不可控的,也是最让人感觉无助的,这样的时刻就非常考验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比如,某高校一名大二的学生王某自入学以来,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秀。可就在二年级开学不久,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诊断,结果是骨癌晚期。这对于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所以挫败很有可能来源于自然,大自然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如空气阳光、土壤等;同时,因为非人力所造成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或者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等因素,诸如地震、洪水、车祸、水灾、亲人亡故等。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生存方式,给个体的发展带来某种阻碍,致使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受挫。(www.xing528.com)
同时来源于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与多元价值理念的不断涌入,使青少年在进行价值取舍时有了更多的参照,也给他们带来了观念震荡和价值冲突。此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再加上社会中存在的就业不公正现象、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强烈反差的困惑中大学生也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最后来源于家庭,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每个人将来离开家走多远,每个人的思维和处世方式都有家庭深深的烙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环境有关。此外,家庭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等也会是成为大学生痛苦的根源。
2.挫折的特点
在大学生活中,在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家庭经济、自我定位、职业选择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遇到困境,引发挫折。在不同领域内遇到的不同挫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从认识挫折特点的角度出发,对挫折有所了解,能让大学生识得挫折的“真面目”。一般来说,挫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挫折具有必然性
有的大学生会对这一点心存怀疑。如许多大学生身边都存在这样的人,他们看上去学习成绩好,一帆风顺升学,能力也不错,家庭条件优越,难道他们也会遇到挫折?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这样。大量事实证明,只要有人存在,有社会生活发生,就会有种种需要,就会有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行为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性的孤独造成人的需要无论如何无法得到百分百的满足,而这种缺陷常以挫折的形式呈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如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需要的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既然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那么挫折的产生也是必然的。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各种危机的代价。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无法避免遭到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公共事件带来的挫折事件。
(2)挫折具有普遍性
纵观人的一生,挫折无不与之相伴。每个人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在许多次的跌倒和爬起来的过程中稳健起来的。幼儿期虽阅历尚浅,但也会遇到挫折,想要的玩具、食物等得不到满足,在幼儿园里受了大个子小朋友的“欺负”。上学后,既会有与同学的团结问题,又会有学习成绩的压力......这一切的历程中都蕴涵着各种挫折。升学是人生一大台阶,一帆风顺者并不多,尤其升大学,为过“独木桥”需要顽强拼搏,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无法按自己的理想升入大学。挫折感使莘莘学子的身心经受了种种考验。纵观人类创造文明与进步的历史,无不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发展到今天,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人类文明之间的战争与冲突,亦是无处不在。电视机、收音机、报纸、网络里的内容,也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纠纷、意外......这些无不给在其中的每个人带来挫折感。也因此挫折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3)挫折具有否定性
许多大学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当得知某一次考试失利,或者是高考成绩不如自己的期待,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觉得精力全无,做任西小何事情都缺乏动力和热情,有时候甚至会吃不下,睡不好。带来这些反应的正是挫折中的否定性。这种否定性中蕴涵着打击,主要表现在对声望的打击、信念的打击、信心的打击和舆论的打击等方面。如挫折发生后,人们有时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怀疑,甚至完全放弃。从挫折的内容看,挫折具有否定性,它否定了前,否定了希望,它意味着停在跌倒的地方。挫折的否定性,一方面意味着受挫以前的某些观念、思维状况有待改进,或主观努力不够等,它是对原来的这些方式的否定,也意味着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下去行不通;另一方面,这种行不通带给人希望破灭的沮丧,这种沮丧本身给事件的推进设置了更大的阻碍。因此,就前一种否定性而言,挫折是人生的经验教训;就后一种否定性而言,挫折是人类意志和勇气的试金石。
(4)挫折具有双重性
挫折的双重性一方面体现在挫折带来一定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与挫折的否定性紧密相关。挫折会产生情绪上的不安和焦虑;其次,经常受挫,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沮丧心理,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挫折还会引起一些攻击性行为。在面对挫折时,有些人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原因归咎于外在的环境等因素,有的人攻击自我,自伤、自残、自我堕落或者做出破坏社会的行为等。另一方面,挫折也有积极影响作用。英国心理学家布朗(J.F.Brown)曾说过:“如果没有任何阻碍,一个人便会继续保持平庸、愚蠢、无想象力。而挫折可能产生鼓舞的效果,成为促进人上进的力量。”大量事实表明,一定的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对逆境的忍受力,激起人发愤图强,最后取得成功。
(5)挫折具有差异性
70分的考试成绩,对于不注重学业成绩的甲来说,可能会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分数;对于一个想拿年级第一名的乙来说,却是挫折。因此可以说挫折是必然性一种主观感受,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成为挫折。一般来说,个人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其所感受的挫折较大,而较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则易被服或被别的动机的满足所取代。重要动机因个人的心理发展层次和认识的方法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一个人是否感受到挫折与他自己对目标的设定有密切关系。
例如,甲、乙两人都在训练游泳,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的游泳达标水平即可;乙锁定的新目标是要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奖牌。假定两人的能力与机会都大致相同,一段时间下来,两个人水平差不多,则甲会感到满足和成功,而乙则感到挫折和失败。
挫折的差异性还表现在挫折反应的差异性上,而挫折反应会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个体挫折反应的强度不同,有人反应微弱,若无其事;有人反应强烈,痛苦万分;有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在反应时间上亦不同,有人时过境迁、稍纵即逝;有人耿耿于怀,很难忘怀。面对同样的挫折的不同反应,这与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心理承受力两方面直接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