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工建筑物灌浆压力提升,适应防渗要求

水工建筑物灌浆压力提升,适应防渗要求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灌浆压力按照上述规则确定,理论上并无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帷幕的结构需要采用多排孔设计(图3),实际上许多坝的防渗帷幕也是这样设计的。图1按静水压力灌浆压力示意图图2坝基渗透压力分布图图3多排帷幕灌浆图4孔口封闭法灌浆压力分布图为了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即用较少的钻孔,达到提高帷幕上部的厚度和密实度的目的,这就研究发明了孔口封闭灌浆法。

水工建筑物灌浆压力提升,适应防渗要求

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以前,各灌浆段的灌浆压力多是按照静水压力的原理,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的(如图1中的OCA三角形)。使用的公式为

p=KγD

式中:p为灌浆压力,kPa;γ为岩石重力密度,kN/m3;D为灌浆段上面的岩石厚度,m;K为系数,可采用1~5。

还有其他一些公式,主要是在系数和增加某个常数上有些变化,物理原理是一样的。

灌浆压力按照上述规则确定,理论上并无问题。但问题是灌浆帷幕承受的渗透压力却是相反,是上大下小的(如图2中的OBA三角形),这就要求帷幕的厚度或者密实度(抵抗渗透压力的能力)也是上大下小。为解决这一问题,帷幕的结构需要采用多排孔设计(图3),实际上许多坝的防渗帷幕也是这样设计的。

图1 按静水压力灌浆压力示意图

(www.xing528.com)

图2 坝基渗透压力分布图

图3 多排帷幕灌浆

图4 孔口封闭法灌浆压力分布图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即用较少的钻孔,达到提高帷幕上部的厚度和密实度的目的,这就研究发明了孔口封闭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的压力设置,打破了静水压力原理的约束,基本上采用了自上而下等压力的模型(图4中OFCA),其中虽然孔口5m(第1、2、3段)的压力是由D逐渐升高到E(等于F)的,但是在以下孔段的灌浆中,它们都经受了最高压力的重复灌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