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是具有城市生态系统的城市。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再生产过程、经济再生产过程、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源和环境特征各异,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具有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的能力,具备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结构。
生态城市这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以一定的空间地域为基础的,它隶属于更大范围的系统,并不断与之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等多种流的交换,是一个开放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链关系,而是互相制约、互相推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且系统远离热力学的平衡态,因而生态城市是耗散结构。对生态城市来说,实现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不在于热力学平衡不平衡,也不在于离平衡态多远,重要的是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即使在非平衡状态下。也就是说生态城市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静态的平衡、绝对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平衡、相对的平衡,即生态城市的运行总是由非平衡—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而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保持在可承受的时空范围(生态稳定阈值或门槛)内波动,这种过程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一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亦即运行的稳定性,这是生态城市运行的本质特征,过程的稳定比暂时的平衡更有生命力。生态城市运行的稳定性是以其各子系统发生“协同作用”为基础的,表现为各系统结构合理,比例恰当且相互间发展协调。由于各子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转,旧的平衡被打破,通过正、负反馈的交互作用,新的平衡随即形成,使生态城市总是在非平衡中去求得平衡,形成自组织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持续稳定状态,推动其螺旋式良性协调发展。
可见生态城市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相对的“有冲突”的和谐,它既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阴阳太极图就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城市构成的本质:阴阳相反而和谐,对立而相容,阴阳两气相互激荡“和而不同”而形成新的和谐体(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图中的S曲线,是一分为二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制约、消长、转化的动态展现,由此曲线划分的阴阳双方,互补共生,相反而又相成,象征生态城市运行所遵循的对立而和谐的法则。这才是生态城市和谐的本质。
生态城市总是处于不断的运行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不断发展,但能保持稳定有序状态、持续协调发展,这种良性运行、“进化”需要以下运行机制。
1.循环机制
生态城市运行是靠连续的生态流来维持的,生态流的持续稳定即生态流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尽管生态城市以人的智力作为主要资源,但这并不是说知识经济不消耗自然资源,其基本的物质生产是必需的,而自然系统中的资源、物质是有限的,循环机制强化了生态城市的物质能量,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收再生、多重利用,充分提高利用效率,而且各种生态流中的“食物链”又连成没有“因”和“果”,没有“始”和“终”的网环状,保证生态流不会产生耗竭或阻塞或滞留而持续运转。知识生产和信息传递(反馈)同样需要循环机制。
2.共生机制(www.xing528.com)
共生是不同种的有机体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在生态城市中,通过共生机制,各系统组分相互作用和协作,形成多样的功能、结构和生态关系,共生作用强。共生导致有序,多样性导致稳定,各系统组分协同进化,相得益彰。
3.适应机制
生态城市各系统组分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某一组分给另一组分的影响,反过来另一组分也会影响它。它们相生相克,既有合作、促进,又有斗争、抑制。在生态城市运行中,各系统各组分通过适应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化害为利,变对抗为利用,从而形成一种合力,推动生态城市协调稳定发展。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发展、进化式的创造过程,着眼于在更高层次上整体功能的完整。
4.补偿机制
生态城市各系统组分间既有互利又有冲突,当相互间的对抗性超出了适应机制所能调整的范围限度,就需要引入补偿机制进行调节。某一系统组分运转受到抑制或暂时失衡,通过其他系统组分的部分利益作为“代价”进行适时、适地的补偿,以恢复整体正常运转,否则这种失衡将扩大,最终导致整体失调甚至崩溃。补偿机制是化解生态城市运行过程中冲突矛盾,获得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且必要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