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莫扎特与贝多芬:交响音乐鉴赏

莫扎特与贝多芬:交响音乐鉴赏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扎特与贝多芬,18世纪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期,因而也被人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和贝多芬就经常在这些私人音乐会上演出,赚取酬金。音乐家们也深受这种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古典音乐大师的创作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们思想上缓慢解放的过程。莫扎特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莫扎特与贝多芬:交响音乐鉴赏

莫扎特贝多芬,18世纪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

何为“古典”?含义众多,可以指任何长久受到人们喜爱的最高成就,相当于“经典”,多数人用“古典音乐”一词表示任何非摇滚爵士民谣或流行的音乐。音乐史学家借用“古典”一词特指1770年至1820年前后,与古希腊罗马早期的绘画、建筑雕塑艺术风格相似,强调结构的平衡与清晰的音乐艺术。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期,因而也被人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乐派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高峰。

莫扎特

贝多芬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出生地都不在维也纳,具体地说,海顿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乡村,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他们为什么是在维也纳成就了他们的音乐事业?

维也纳是古典主义时期欧洲的音乐中心之一。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它的版图包括现在部分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以及捷克,它是一个繁荣的文化与商业中心,具有大都会的特性,人口将近25万(1800年),维也纳当时是欧洲第四大都市。

帝国各地的贵族都愿意在维也纳过冬,有时候还带着私人管弦乐团。音乐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还没有录音设施,所有需要音乐的娱乐都是现场演奏的,拥有一个优秀的管弦乐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贵族都是出色的音乐家,如约瑟夫二世是一位出色的大提琴手,鲁道夫大公曾长期随贝多芬学习钢琴与作曲。

许多音乐在私人音乐会上演奏,音乐会上贵族和富裕的平民与职业音乐家同台演出。莫扎特和贝多芬就经常在这些私人音乐会上演出,赚取酬金。贵族们常常愿意雇用兼有音乐才能的仆人,例如1789年《维也纳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某上流家庭征一男仆,需精通小提琴。”

在维也纳,也有很多室外的音乐活动,这些音乐往往是轻松、流行的曲调。演奏家们组成街头管乐队或弦乐队,在花园宴会里,或在窗下演奏,希望人们会丢下赏钱。一本维也纳年鉴报道:“在美好的夏夜,可以在街道上随时听到小夜曲。”海顿、莫扎特就创作了许多室外娱乐作品,并称之为“嬉游曲”或“小夜曲”。[1]

维也纳对音乐的热爱及对新作品的热切需求,让它成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选择。在维也纳,海顿、莫扎特成为亲密的朋友,并且互相影响了彼此的风格。贝多芬16岁时,旅行前来维也纳为莫扎特演奏,22岁时再度回到维也纳受教于海顿。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时期,正值欧洲巨大变革的前夜,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以及人权宣言的威力,没落的封建专制正在被废除,“启蒙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一大批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的涌现,将时代搅动得翻天覆地。音乐家们也深受这种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古典音乐大师的创作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们思想上缓慢解放的过程。首先来看海顿(1732—1809),他安心于大半生为一个富有的家庭服务,他必须穿制服,吃饭的时候与厨师、园丁、猎场看守人等侍从坐在一起。莫扎特(1756—1791),只比海顿晚出生24年,不甘忍受被当作没有尊严的侍从对待,他挣脱了宫廷职务的束缚,希望到维也纳成为自由作曲家。起初的几年,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之后却声望下降,去世时负债累累。贝多芬(1770—1827),仅在莫扎特去世后的几年,他便可以以一个独立音乐家的身份在维也纳工作。他的独立基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中产阶级对音乐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大;二是源于他的强势个性,使得贵族们愿意给他赞助,而且视他为侪辈。

先说说莫扎特。

莫扎特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在欧洲,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天才,莫扎特的名字与“神童”已成为同义词

莫扎特童年时就显现出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对微小音程(1/8音)的辨别力。

3岁,学习钢琴。

6岁,成为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能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

6岁,他的父亲带着年幼的他,以一个小演奏家的身份开始做欧洲巡回演出。

6岁,访问维也纳。

7岁,访问巴黎

8岁,访问伦敦

13岁,访问意大利。期间,在罗马听了两次教会一向对外秘而不宣的宗教歌曲《求主怜悯歌》(9个声部)后,即凭记忆写下总谱,歌曲从此传开。

5岁学习作曲。

7岁出版个人的《键盘奏鸣曲集》。

8岁写下第一部交响曲。

11岁写下第一部清唱剧

12岁创作第一部歌剧,并亲自指挥该歌剧演出12场。

莫扎特以一个音乐神童所获得的殊荣远超过他作为成年音乐家所获得的,这是富于讽刺也很不幸的遭遇。

莫扎特在维也纳发展的十年是令人失望的,尽管开局很好,创作的成果也很惊人,但他一直生活窘迫。婚后9年,他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紧。九年中,他搬了12次家,有6次在妻子生养孩子或产后休养期间。他一直处于负债累累的状况,以至于到了冬天连买烤火碳的钱都没有,饥寒交迫之中只好抱着带病的妻子围着空壁炉跳舞取暖。他因患恶性斑疹伤寒,虚弱得没有力气写完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便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寒冷的雨中黄昏,他的遗体由一辆马车载向圣玛丽贫民墓地。出殡时风雨交加,送葬者都在半路折回,坟墓也没有标示出来,以致后来竟无人知道他确切的葬身之地。

莫扎特只活了35岁,如此短暂的一生却创作出难以置信的海量作品,一生共创作出20部歌剧、41部交响曲、20部宗教音乐、26首弦乐四重奏、27首钢琴协奏曲、17首钢琴奏鸣曲、42首小提奏鸣曲、10首器乐五重奏等,作品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总计600多部。编号K.626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正好就是未完成的《安魂曲》。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成熟”的莫扎特,“长寿”的莫扎特,会创作出怎样的音乐?这种种可能性将是令人炫目的,如同他广泛的才华一样。

莫扎特在每个体裁领域都写有杰作,但他最热爱最擅长的是歌剧创作,而我们今天仅谈谈他的交响曲。

[奥]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莫扎特的最后三部交响曲是他交响曲创作的总结,也是世界交响曲文献的杰作。三部交响曲的创作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迅速地完成于1788年夏天的6个星期之内,但三部交响曲却能具有截然不同的音乐性格。bE大调第39号交响曲一如既往的天真无邪,四个乐章全是舞曲的性质;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凄婉动人,仿佛诉说着对人世间的失望,此时,他正住在远离维也纳市中心的郊外,境遇悲惨;C大调第41首交响曲具有气势恢宏的凄楚之美,有人评价它“悲壮得使我们永远无法猜测莫扎特本来还会继续走向何方,美满得使我们不能想象他还能创作任何超越他的东西。”C大调第41号交响曲集中反映了莫扎特对时代风格和写作技法的综合,因属于当时规模宏大的结构而被冠以“朱比特”之名,终曲乐章把复杂的对位与奏鸣曲原则结合,是他所有交响曲中音乐内涵最丰富的篇章。

几百年来,人们一天比一天更深切意识到莫扎特的伟大,他的音乐就像永恒的阳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当人们回过头来,探究他那短暂的35年的道路时,无不为之惊奇:贫穷、疾病、欺凌,竟不留一点阴影在他的音乐里。

贝多芬(1770—1827),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他是一位在音乐史上继往开来的音乐大师,对西方近代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几百部音乐作品。其中,他的9部交响曲,以《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尊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与称为《旧约全书》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相对应。他的16首弦乐四重奏,显示了该体裁经海顿、莫扎特等前辈作曲家凿山铺路后形成的发展巅峰。他的5首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古典协奏曲领域无可超越。他的《艾格蒙特序曲》《莱奥诺拉序曲》是该体裁领域的杰作。他唯一一部歌剧《费德里奥》属于法国拯救歌剧类型[2],到现在仍在上演。他伟大的《庄严弥撒》已远远超出了教会仪式的规范,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

大多数人了解的贝多芬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尊自爱自信、耳聋、音乐里命运的敲门声。

没错。贝多芬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阶级差异使他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他的自尊自爱自信,有两个小故事可以证明。

1809年7月初,维也纳从法国军队的第二次占领下解放出来。贝多芬住在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有一次,公爵要求贝多芬为住在他家里的法国军官演奏音乐,贝多芬严词拒绝,并愤然离去,之后,他写信给公爵说:“公爵之所以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贝多芬之所以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1812年夏,贝多芬挽着诗人歌德的手,在捷克温泉城泰普里茨的路上散步,遇到一群路过的贵族,歌德向他们频频鞠躬,这使贝多芬大为恼怒。当歌德谈论到宫廷与皇后时,也一定要用十分谦恭的词句,贝多芬对此也非常不满,埋怨他:“用不着客气!您大可不必这样,这没有什么好处。……我对他们就完全不是这样!……我就曾对一位公爵指出,他那种派头是愚蠢的,那只能显出他们的庸碌无能。我对他说:‘您可以把勋章别在任何一个人胸前,但他绝不会因此变得好一些。您也许能使一个人成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你无论如何造就不出来歌德或贝多芬,……因此您应该学习敬重那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和自己远远瞠乎其后的人!’这对您是大有裨益的。”这时路上出现了向他们迎面走来的皇后、公爵和全体朝臣。贝多芬对歌德说:“不要把手缩回去!这里应该让路的是他们,不是我们。”歌德对此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抽出了被贝多芬握住的手,脱下帽子,退到路边。贝多芬却径直朝大公爵的人群走去。他只是稍稍碰一下自己的帽檐。公爵们谦恭地让路,并友好地向他致意。贝多芬走过他们的行列之后,就停下来等候继续毕恭毕敬地向公爵们鞠躬的歌德,然后对他说:“我等您是因为我敬重您,您是值得敬重的,但您对他们却过于尊敬了。”

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分属三个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创作的第一、二交响曲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基本是模仿海顿、莫扎特后期创作的作品。

第二阶段,他的耳朵聋了,开始是轻微的,后来完全失聪。他意识到耳病无法治愈时,曾打算自杀,并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当时他住在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施塔特镇),但对艺术的热烈追求,终于使他克服了精神危机。这一时期的写作是实验性的、反叛的,贝多芬在音乐的“长度、紧张度和独特性”上打破了作曲的原有规则,《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取精用宏、气势磅礴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次飞跃,第一乐章写英雄性格和英雄在千锤百炼中成长,把传统的奏鸣曲式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展开部和尾声也有巨大的扩充。试将这个乐章同莫扎特的《第41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小节数做一比较:[3]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尾声 总计

莫扎特:《第41号交响曲》120 68 120 5 313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148 249 159 135 691

接下来,1808年创作《第五交响曲》(“命运”)。我们听到了再也熟悉不过的四个音,咣当当当地一下子砸在贝多芬面前,这恐怕是音乐史上最精要最短促最强悍的音响,贝多芬曾对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从总谱上看,据说,这四个音的最后一个音的延长,是后来特意加上去的,反映了贝多芬潜意识里对命运本能的敬畏。命运到底如何敲门?后世的不同指挥家对此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可以是悲剧性宿命的,也可以是坦然而节制的,反正贝多芬选择的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三阶段,贝多芬完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此时,他处于创作的巅峰阶段,他的作品被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4]。他完全听不到音响,他写的是他大脑中理想的人类的伟大音响。在作品的第四乐章,贝多芬史无前例地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队中,以“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势唱出了席勒的《欢乐颂》: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

人人团结成兄弟。

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最后,速度加快,乐队与合唱怀着极度兴奋的激情赞颂欢乐,交响曲在歌颂人类团结友爱的欢呼声中结束,壮丽宏伟地表现出贝多芬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1827年,贝多芬在忍受了3个月的病痛之后,因肺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57岁。

同样是死在维也纳,贝多芬的葬礼比起莫扎特的显得壮观无比。维也纳市政府出面举办了2万人参加的葬礼,舒伯特是走在队列最前面的持火炬者。

没有耳聋会有贝多芬吗?你能想象天才作曲家与完全失聪的搏斗吗?你现在了解了贝多芬遭受耳聋折磨后对西方近代音乐产生的不可估摸的影响了吗?

交响曲的形成是古典时期对管弦乐的最大贡献。交响曲是一种篇幅宏大、构思宏伟的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构成,通常会持续20到45分钟。海顿,作为“交响乐之父”,他注重结构布局,追求均衡、理性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明确了交响曲中四个乐章的不同性质和常用曲式;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中将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确定下来,并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主题之间以及乐章之间的对比,强化了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丰富了交响曲的戏剧化表现需要;贝多芬的交响曲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成果,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扩充了展开部,引入谐谑曲和人声,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交响曲体裁的成熟,在巨人手上实现。

莫扎特与贝多芬都代表了音乐天才的极致,但天才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莫扎特的创作速度惊人,他本人说:“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脑子里完成。我从记忆中抽取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在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而贝多芬的写作方式却是艰辛的,他在任何地方都随时携带音乐草稿本,随时记下新的乐思或修改旧的乐思,最后的定稿一定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所以,他的一部交响曲有时候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完成。

“莫扎特的音乐是一派天籁,贝多芬的音乐是一片浪潮。”

“莫扎特的音乐能让我们心中粗糙坚硬的东西变得柔软,贝多芬的音乐能够让我们心中柔软淡漠的东西变得强硬。”[5]

贝多芬的美夹杂着不由分说的强势,莫扎特的美带着与世无争的温柔,它们恣意地绽放着。

《第五交响曲》

贝多芬

欣赏要点[6]

奏鸣曲式,拍,c小调

乐器: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低音管、2支圆号、2支小号、定音鼓、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低音提琴

曲长:7分17秒

第一乐章

呈示部

第一主题

0∶00 1.a基本动机ff,降一度反复,弦乐节奏。

例9-1

[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0∶08 b.突然p,弦乐快速地发展基本动机,小调,强有劲的和弦,高音转续音。

例9-2

过渡段

0∶21 2.a.基本动机,ff管弦乐齐奏。

0∶24 b.突然p,弦乐快速发展基本动机,渐强,ff,强有力的和弦。

第二主题

0∶46 3.a.圆号独奏,ff,号角声动机。

例9-3

0∶48 b.小提琴,p,大调抒情旋律。低音弦乐伴奏基本动机。

例9-4

1∶07 4.a.胜利的旋律ff,小提琴。

例9-5

1∶15 b.木管和圆号,基本主题急速下降。已基本节奏终止。暂停。

1∶24   呈示部反复。

发展部

2∶48 1.a.基本动机,ff,圆号,弦乐。

b.突然p,弦乐与木管,基本动机快速发展。动机上行至快速反复的和弦,ff。

3∶23 2.a.小提琴,ff,号角声动机,弦乐低音,下行线。

例9-6

3∶33 b.木管高音,ff,与低音弦乐对话,ff。号角声动机分解成小段。渐弱至pp。

例9-7

3∶54c.突然ff,号角声节奏。(www.xing528.com)

d.突然pp,弦乐回应木管。

e.突然ff,基本动机反复至。

再现部

第一主题

4∶07 1.a.高潮性的基本动机,管弦乐合奏,ff,降一度反复。

b.突然p,弦乐快速发展基本动机,小调,和弦导向。

4∶25 c.双簧管独奏。

过渡段

4∶39 2.弦乐快速发展基本动机,渐强至ff,管弦乐合奏。

第二主题

4∶59 3.a.号角声动机,低音管独奏,ff。

b.抒情大调旋律,p,弦乐和长笛交替。定音鼓伴奏基本动机,p。渐强至。

5∶26 4.a.胜利的旋律,小提琴。

b.木管,基本主题急速下降。以基本节奏终止。

尾声

5∶41 1.a.快速反复和弦,ff。

5∶56 b.号角声动机,弦乐低音,f,高音小提琴旋律,小调。

例9-8

小提琴下行旋律,断奏,导向。

6∶11 2.a.新的,弦乐上升主题,连奏和断奏。

例9-9

6∶20 b.木管高音,ff,由低音弦乐应答,两者有力地交替。快速反复音导向。

6∶42 3.a.基本动机ff,一度反复,管弦乐合奏。

b.突然,弦乐与木管快速发展基本动机。

c.突ff,有力地结束和弦。

第二乐章:生动的行板

主题与变奏曲式,拍,bA大调。

乐器: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低音管,2支圆号,2支小号,定音鼓,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曲长:9分32秒。

主题A

1.抒情的旋律,中提琴与大提琴,p。

例9-10

旋律在高音域继续,小提琴与长笛交替。

主题B

0∶51 2.a.单簧管,p,上升乐句。

例9-11

小提琴,pp,突然ff,管弦乐合奏。

1∶11 b.小号,上升乐句。

例9-12

小提琴,pp,持续音。

变奏A1

1∶53 3.中提琴与大提琴,p,以平静流畅的节奏演奏的抒情旋律。

例9-13

旋律在高音区持续,小提琴与长笛交替。

变奏B1

2∶45 4.a.单簧管,pp,上升乐句。小提琴,pp,突然ff,管弦乐合奏。

3∶06 b.小号,ff,上升乐句,小提琴,pp,持续音,大提琴,低音反复。

变奏A2

3∶45 5.a.中提琴与大提琴,p,抒情的旋律由快速流畅的音符装饰。

例9-14

4∶02 b.小提琴,p,高音区的反复装饰旋律。

4∶20 c.响亮的反复和弦,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装饰旋律。上行音阶导向高音区持续音。

中间段

4∶45 6.突然pp,弦乐和弦重复,单簧管乐句由低音管及长笛继续演奏,木管高音区的间奏引入。

5∶38 a.管弦乐合奏,ff,上升乐向,定音鼓击奏。

6∶02 b.弦乐,p,重复的短音型

6∶21 8.a.木管,p,抒情旋律的断奏交化,小调

6∶42 b.长笛上行音阶,弦乐。渐强

变奏A3

7∶00 9.管弦乐合奏,ff,高音区的抒情旋律,大调,上行音阶,长笛与小提琴,p,持续旋律

尾声

7∶48 10.a更快的速度,低音管,p,抒情乐句变奏小提琴,渐强

8∶12 b.恢复原来的速度,长笛与弦乐,p,抒情旋律结束

8∶40 c.单簧管,p,抒情乐句变奏,低音弦乐,渐强。管弦乐合奏终止,ff

第三乐章

快板,谐谑曲式(Allegro scherzo)

快速的第三乐章是一首c小调诙谐曲,共有三个部分:A(诙谐曲)—B(中段)—A'

(诙谐曲)。诙谐曲以一个安静而神秘的分解和弦主题开始,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在低音域奏出。

A段

例9-15

紧接着,法国号突然响亮地奏出重复音主题,与之前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例9-16

这个主题由短—短—短—长节奏型主导,回忆第一乐章的基本动机。

B段(中段),大调,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出粗哑急速的主题。

例9-17

这个主题以赋格形式,由高音弦乐器依次模仿。B段活跃的节奏,给人一种富有精力且粗犷幽默的感觉。

当诙谐曲段落再现时(A'),音乐安静且带点诡异的气氛,听起来有如A段的鬼魂。神秘的主要主题现在以拨奏表现而不是之前的连奏。重复音主题的情绪完全改变:不再由法国号吹奏,而是以单簧管小提琴拨奏和双簧管轻声的表现。

诙谐曲段落(A')之后,是整首交响曲中最精彩突出的乐段之一:这个过渡的乐段,将暗淡、神秘的诙谐曲引向光辉明亮的终曲。它始于一个期盼的状态,在一个持续进行的弦乐和弦背景下,定音鼓轻柔地反复敲击一个单音。在定音鼓的节奏陪衬下,小提琴奏出神秘的诙谐曲主题片段。乐曲的紧张随着音乐的攀升达到最高点——英雄气质的终曲的开端。

第四乐章

快板(Allegro)

第四乐章为奏鸣曲式,是这首交响曲的最高潮。它带来了C大调对c小调的胜利,乐观欢愉取代了挣扎与彷徨。为了达到更雄壮与光辉的效果,贝多芬在末乐章扩大了乐队,增加了3支长号、1支短笛和1支倍低音管。突显的铜管乐器赋予终曲具有进行曲般的特色。

呈示部具有丰富的旋律乐思,即使是过渡段与结尾段,都有其各自独特的主题。乐章开始于凯旋式的主题,由明亮的小号奏出C大调三和弦的三个音。

例9-18

过渡段主题与开始主题的情绪类似,先由圆号演奏,再由小提琴继续。

例9-19

三连音的旋律使第二主题充满快乐的氛围,期间包含强弱对比的乐句。例9-20

小提琴

两个有力的和弦及一个短暂的停顿宣告了呈示部结尾段主题。这个下行乐句的旋律,先由弦乐及木管演奏,然后由整个乐团强有力地反复。

例9-21

发展部主要集中于第二主题和它的三连音节奏。在发展部的结尾,音乐攀升达到高潮,紧接着是全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乐段。贝多芬戏剧性地引用了前面诙谐曲乐章中的轻声重复音主题(短—短—短—长)。这个巧妙的引用,似乎是对前面焦虑的突然回忆,它也将最后两个乐章结合在一起。在音乐进入强有力的第四乐章再现部之前,它为胜利再次战胜犹豫做了铺垫。

在终曲的较长尾声中,之前的主题发生了改变,在节奏上也更快。好几次在观众以为它会结束的时候,音乐却又继续保持前进。但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强调主调,以纾解乐曲中所建立的疯狂的紧张。这种对张力的控制是贝多芬音乐天才的重要特征。

【注释】

[1][美]罗杰·凯密恩:《听音乐》(插图第6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67页。

[2]拯救歌剧:法国大革命时期(1800年前后)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歌剧内容基本格式化,剧中代表封建恶势力的阴谋终不能得逞,受迫害的一方总能在悲剧的最后一刻被拯救出来。

[3]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4][美]菲尔·G.古尔丁:《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5]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6][美]罗杰·凯密恩:《听音乐》(插图第6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07—2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