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对于西方音乐史的贡献有两个,一是歌剧艺术,二是器乐成就。一般认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始于1600年的第一部歌剧《尤丽狄茜》,巴洛克歌剧最终在亨德尔手上达到繁盛。巴赫生活在巴洛克艺术的成熟期,他全面总结了巴洛克前辈们留下的浩瀚乐曲和精湛写作技法,巴洛克器乐艺术最终在巴赫手上得以与声乐艺术并驾齐驱。“巴赫和亨德尔是两座高山,他们主宰,也终结了一个时代。”[1]
巴赫
亨德尔
有人曾经把巴赫(1685—1750)与亨德尔(1685—1759)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两人除了同年出生于德国,晚年同样双目失明,同是才华出众的管风琴家之外,几乎找不到共同点。
巴赫出身于音乐世家。据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巴赫家族”条目记载,这个家族从巴赫的高祖到孙子共七代人,历经260多年,从事音乐事业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14人,断断续续有30多位巴赫家族的成员占据着德国管风琴师的位置,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为杰出。像巴赫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而亨德尔却没有一个从事音乐的亲戚。
巴赫结过两次婚,育有子女20人(但只有一半活到成年),而亨德尔终生未婚。
巴赫性格内敛,深居简出,一生未出过国门,而亨德尔是个“世界主义者”[2]。亨德尔从小在德国接受音乐教育,随后又到意大利“留学”,并在意大利取得了成功,他的一批重要的作品都在意大利创作并上演。之后,亨德尔“海龟”回德国,可他迅速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必须国际化,而德国当时没有伦敦这样的大都市。于是,他决定定居英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英国度过,他最后是一位英籍德国作曲家,甚至在英国的音乐史上占据了100多年的统治地位。他可以熟练地使用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法语,并使用它们进行歌剧创作,他的创作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世界主义的思维高度。
巴赫除歌剧外各种体裁无不涉足,而亨德尔主要是在歌剧领域耕耘大半生,亨德尔是巴洛克后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巴赫一直生活不富裕,而亨德尔一生追逐财富,追逐名利,属于名利双收的音乐家。
巴赫生前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并无多大价值,巴赫本人也没有刻意去搜集,以至于一些珍贵的音乐手稿失传。1750年,巴赫的去世纯属再平常不过的事,几乎无人问津,他的棺材直到约150年以后的1894年才移入教堂,此时,他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坟墓已难以辨认。他的一个儿子,我们熟知的C.P.巴赫在他有生之年比他父亲有名得多,另一个儿子J.C.巴赫在英国生活多年,被人们称为“英国巴赫”。在巴赫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才掀起“复兴巴赫”运动。1829年,也就是巴赫完成《马太受难曲》的100年之后,这部宗教音乐的经典之作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莱比锡获得公演,成为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而亨德尔的音乐创作在世时即获得巨大的成功,亨德尔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葬礼由英国政府出面举办,亨德尔带着一生的荣耀风光地葬于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如果一定要说说他们还有什么相似之处,那么他们都相当的多产。
巴赫的作品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有人曾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把现存的巴赫作品汇编为60巨册。他的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体裁遍及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弥撒曲、清唱剧,创作的近300首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首,写过5部受难曲,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2部。器乐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古钢琴曲《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被誉为大协奏曲的典范之作,《平均律键盘曲集》共48首前奏曲和赋格,首次将十二平均律运用于音乐创作实践,开辟了欧洲音乐的新天地,成为键盘音乐的“旧约圣经”,他最后的作品《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集欧洲300年复调技术之大成的总结性作品,从未被超越。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
亨德尔的多产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不要说他著名的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和众多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大协奏曲了,他的歌剧就有近50部,清唱剧24部。但他的歌剧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意大利正歌剧的体例写作,他不是像蒙特威尔第[3]、格鲁克[4]、瓦格纳[5]那样的歌剧改革家,他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在创作那个时代的歌剧效果。如今,他的大部分歌剧几乎绝迹,只有某些歌剧选段还在传唱,如咏叹调《让我痛苦吧》和《绿叶青葱》,但已改头换面,被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歌剧明星用威尔第[6]的风格演绎着。最能体现亨德尔音乐成就的是清唱剧,以《弥赛亚》最为著名。据说,《弥赛亚》1742年在伦敦首演,当时在场的英王乔治二世听到第二部分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后大为感动,突然站起来,观众也情不自禁起立。以后每逢该剧进行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必定全场起立,这竟成为多年不变的约定俗成。
或者,他们还共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巴赫与亨德尔作为巴洛克音乐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巴洛克音乐的普遍特征:
1.情绪的一致性,即一首乐曲仅表达一种基本情绪。例如一首以欢乐开始的乐曲,则全曲都贯穿同样欢乐的情绪。音乐情绪一致性的唯一例外是在声乐曲中,当歌词产生突然的情绪变化时,音乐上会有相应的变化。
2.节奏的统一性,即一首乐曲在最开始听到的节奏模式,往往贯穿整个乐曲。音乐情绪上的一致性首先是由节奏的持续性表现出来的。
3.旋律的连贯性,即一首乐曲开始的旋律会在曲子进行中反复地进行,即使出现的形式不同,但特色不会改变。音乐作品往往开始是一句简单的旋律,随即跟随一个不间断的快速音符组成的长乐句。音乐精致而充满了装饰性。
4.力度的统一性,即在音乐的某个时间段内,音量的大小常常保持不变。当音量发生变化时,这种转化通常是突然的,如同一个层次跳至另一个层次。
5.复调音乐织体。不同的旋律线或声部的模仿在音乐中随处可见。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及男低音声部通常是最重要的声部。当然,在各声部相对独立的复调音乐织体中融合突出主旋律的主调音乐织体,这也是巴赫与亨德尔的创作特征。
6.通奏低音的使用。通奏低音是主调和声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它强调的是低声部和高声部两端的旋律线条。通奏低音声部与富于变化的上声部旋律相互制约、相互呼应,从而形成一种充满紧张度的两极化的音响空间。
7.文字的音乐描绘,即用音乐旋律来描述歌词特定的内涵。例如“天堂”要用高音来表达,而“地狱”要用低音来表示。上行音阶往往表达激动的情绪,下行半音阶代表痛苦与悲伤。许多快速的音型被用来强调歌词中某些特定音节的重要性,演唱者也得以展现他们精湛的歌唱技巧。随着音乐持续展开,歌词中的个别字和句子一再被反复演唱着。
巴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他的创作中约有75%是宗教作品,因此,人们常把他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是“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音乐手法最复杂的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众所周知,《圣经·新约》中有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大福音书,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述耶稣的生平、受难与复活等事迹,只是突出重点各不相同。巴赫曾为所有四福音书中的耶稣受难叙事谱写礼拜音乐,但现今保存下来的只有“马太”和“约翰”,《约翰受难曲》首演于1724年,但作品的成熟度不如《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结构宏大,共78个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总长三小时。要用到三个合唱队(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男童合唱队)、两个乐队(分别对应各自的合唱队)和管风琴等通奏乐器,以及一组高水平的独唱演员。在300多年前的巴赫时代,这是极端复杂的演出编制。
三小时唱什么呢?其实“马太”的故事十分钟就可以讲完,“人们不是来听故事的,是来看你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整曲共分17个场景,以场景为个体单位进行布局。每个场景中,首先是布道者(类似说书人)在叙事,剧中人物(耶稣戏份最多)出场演唱自己的故事,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众赞歌进行祈祷,以及无名氏的咏叹调进行主观反思。四个层面在受难曲中平行展开,听众在聆听时需要高度关注,随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切换。
有意思的是,巴赫对这个已经高度复杂的音乐设计还不满足,他又以三个支柱性的大型合唱段,为《马太受难曲》的“建筑”结构打下牢固“地基”。三个合唱段分别位于全曲的开头、结尾和中段。开端的合唱《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就像一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刑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从一开始便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这三个合唱大大提升了整部作品的质量,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
[德]巴赫:《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
三个小时的《马太受难曲》唱尽人间所有的悲苦、怜悯、同情,以及神性具有的温暖、慈爱和高洁,人们可以感受到巴赫的音乐既是宗教的也是超越宗教的。在巴赫时代,长期的宗教狂热以及战争动乱带来国土的四分五裂,德国民众的生活现实是很残酷的,巴赫的这种能抚慰人们心灵的音乐显然与那个时代是合拍的。在描绘耶稣受难的背后,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苦难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表达出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的德国民众的情感。《马太受难曲》最初是专为基督受难日而作的礼拜仪式音乐,但它高度的艺术性使之最终超越了礼拜的实用功能。在当今时代,《马太受难曲》更多出现在音乐会、唱片、录像等音频、视频中,即便这部作品现在还经常在教堂上演(在教堂演也最合适),但其性质往往是音乐会鉴赏,而不是礼拜仪式。
巴赫的音乐中有宗教的虔诚和世俗的温暖,亨德尔的音乐有来自宗教的力量和召唤。
亨德尔1712年到伦敦的时候,是一个歌剧作曲家。在1711年至1741年间,他一共写了40部歌剧,并且还经营着自己的歌剧院。他的歌剧在英国大受欢迎,树立起了他歌剧之王的形象,人们称亨德尔是“第二个普赛尔[8]”。至1735年,他的歌剧受到新兴的中产阶级的冷落,歌剧院也随之倒闭。亨德尔负债累累,穷困潦倒,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右半身也开始瘫痪,名利心一向很重的亨德尔顿时跌入谷底。1735年7月,亨德尔收到好友詹宁斯寄来的三本清唱剧的脚本:《扫罗》《弥赛亚》《博隆萨王》。在亨德尔研究这些剧本,深深为之打动的同时,宗教也净化着这位大起大落、历经沧桑的作曲家。虽然他并没有马上为之谱曲,但是亨德尔一定在这些剧本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他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弥赛亚》是清唱剧之最。
亨德尔最优秀的创作是清唱剧。《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
不知亨德尔经营的歌剧院“败走麦城”到底是祸是福,表面上看,亨德尔债台高筑,身体也被气出了毛病,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机缘,促使他另辟蹊径,闯出了一条新路。倘若没有他经营歌剧院的失败,就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清唱剧问世,也不会有《弥赛亚》。如今,《弥赛亚》世人皆知,每到圣诞节,英美国家的每个城市、每个小镇都要上演《弥赛亚》。
亨德尔在1741年8月22日下午开始写作《弥赛亚》,6天之内便完成了第一部分,9月6日完成第二部分,9月12日完成了构架,然后写了管弦乐部分并加修改,前后一共花了24天。据说,亨德尔在写作之中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尤其当他写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向天,喊着说:我真的看到了上帝!我从来未有如此体验,也未遇如此激情。
《弥赛亚》的演出大约持续两个半小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弥赛亚来临的预言开始,接着是来自天国的布告:基督的降生以及人类将因它的出现而得救。第二部分正如一位亨德尔学者恰如其分的描述:“基督的牺牲成就了人类的救赎、人类对于上帝的拒绝,以及人类试图反抗万能之神的力量时遭到彻底的失败。”第三部分表达了通过救世主基督获得永生的信心。
作为巴洛克后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亨德尔把他的歌剧写作经验用于清唱剧,特别是在合唱的写作上显示了超凡的才华。合唱在清唱剧中比在歌剧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往往在作品中处于中心地位。作为整体结构的支柱,合唱不再是故事情节的旁观者,而是经常参与、评论或叙述故事的发展,如《弥赛亚》的第12分曲《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清唱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一种抒情的沉思情绪,如《弥赛亚》第3分曲《每座山谷都将升起》。
清唱剧与歌剧是同时产生的戏剧音乐体裁。在创作手法上,清唱剧对歌剧中乐思发展的技巧有所借鉴。
巴赫写作《马太受难曲》,相关手法借自歌剧,它的主体还是宣叙调和咏叹调,但“因为它不是表演,而是在教堂布道,没有任何装饰和炫耀的东西。歌剧里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炫耀,炫耀技术、歌喉、花腔,但教义不允许,所以这部作品写得非常朴素。这反而成为它艺术上非常可贵的品质”[9]。
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并不为教堂而创作,而是为公共剧场里付费的观众而写。它的影响力在当时与现在都是巨大的。《弥赛亚》首演即受到广泛关注,一家报纸评论《弥赛亚》:“最伟大的评判者视其为所有听过的音乐作品中最好的。”通常音乐厅可容纳600人,为了增加容量,女士被要求不要穿着钢箍衬裙,而男士则被要求不要佩剑。
亨德尔在清唱剧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亨德尔的清唱剧借鉴了意大利歌剧、英国假面舞剧、合唱赞美诗,以及古希腊戏剧和宗教音乐的元素,注重舞台实际效果。首创用英语替代意大利语演唱,一下子进入了英国人的话语系统。剧本采用英国人熟读的《圣经》题材,激发了当时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很容易引起民族兴亡特定时代的民族心理的共鸣。亨德尔初到英国时,“他所写的歌剧,不过是从德国带来的布料用英国的剪刀剪裁出适合英国上流社会穿的披风,即使那披风如何赏心悦目,他也只是高明的裁缝,而清唱剧却是以他自己的血液融入英国更多人的身心,奔腾着更多的生命与艺术的力量”[10]。
巴赫与亨德尔以他们各自的努力,联手创造了巴洛克音乐的辉煌!
欣赏要点[11]
[英]亨德尔:《每座山谷都将升起》(选自《弥赛亚》)
1.咏叹调《每座山谷都将升起》描述了沙漠里的一条大道的创建,通过这条道路,上帝带领他的子民返回故乡。这首咏叹调生动的字词描绘法是巴洛克音乐的特色。
声乐独唱 Every valley 每座山谷
管弦乐模仿声乐
歌词“升起”处的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 每座山谷都将升起,
上行
快速音符
歌词“高山”处为 and Every mountain 让每座高山
高音
歌词“低落”处为 and hill made low 和小山都低落,
低音
歌词“弯曲”处为 the crooked straight,让弯曲之处变平直,
起伏音
歌词“平坦”处为 and the rough places plain 让凹凸之处变平坦
圆滑音
管弦乐独奏
终止式
新的绘词法描绘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 每座山谷都将升起,
升起、高山、低落 and Every mountain and hill 让每座高山和小山都低落,
弯曲、平坦 made low,the crooked straight,让弯曲之处变平直,and the rough places plain.让凹凸之处变平坦。
缓慢的、装饰的
声乐的终止
2.《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合唱、弦乐、通奏低音)
这个合唱描写了一个皇室婴儿的诞生,他的名字预言了拯救。乐曲的织体轻巧,通常一次只有一个或两个声部。亨德尔在歌词“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主赐麟儿”(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unto us a Son us given)处使用清晰的复调织体。他设置了两组对比的旋律。一个声部在“诞生”(born)的单一的音节处演唱出56个快速音符,而另一个声部演唱“主赐麟儿”(unto us a Son us given)时,是一个音符对应一个音节。
亨德尔控制着力度,直到“绝妙、辅导员”时爆发出动人心魄的和弦。强度的改变从p到ff,织体由复调变为主调音乐,显示出大师的手法。
《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分为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有相同的歌词和音乐构思。前三部分都以一个轻巧的织体开始,但是作为高潮的最后一部分,几乎自一开始就用了全体合唱。(www.xing528.com)
[英]亨德尔:《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
主赐麟儿,而政府将由他一肩负起,绝妙、辅导员、全能的上帝、永恒的天父、和平的王子。
3.《哈利路亚》合唱
《哈利路亚》合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合唱之一。在这首活泼的合唱中,亨德尔通过单声部织体、复调织体及主调织体间的突然变化,表现了势如破竹般的变化。当所有的声音与乐器在“由全能的上帝统领”处发出辉煌的宣言时,单声部织体听起来非常丰满响亮。当这个辉煌的宣言与欢快的快节奏的重复咏叹“哈利路亚”形成对比时,结构变成复调织体。当合唱团以如圣歌般的声音演唱“今世的国王”(Thekingdom of this world)时,复调织体让位于主调音乐。
[英]亨德尔:《哈利路亚》
①管弦乐的介绍
主调风格、
快速的
咏叹
*单声部的,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由全能的上帝统领
较长音符。
主调风格、hallelujah!哈利路亚
快速的
咏叹。fo 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由全能的上帝统领
单声部的、
较长音符。
主调织体、hallelujah!哈利路亚
快速的
咏叹。
*较长音符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由全能的上帝统领
的旋律 hallelujah!哈利路亚
以快速的咏叹
为背景,
复调织体。
*赞美诗般的The kingdom of this world is become
今世的王国变成我们上帝
较长音符,The kingdom of our Lord and of His
主调织体。Christ;and He shall reign forever and ever和主耶稣的王国
*男低音旋律,
而他将永远、永远地统领,
单声部的
其他声部
模仿,
复调织体。
*长而重复的King of King,and Lord of Lord众王之王,众神之神,
曲调以快速的 for ever and ever,hallelujah!永远、永远地,哈利路亚!
咏叹为背景;hallelujah!哈利路亚!
乐句
在更高的音调
上重复。and He shall reign forever and ever而他将永远、永远地统领,
复调织体,
模仿。
长而重复的曲调King of King,and Lord of Lord众王之王,众神之神,
以快速的 for ever and ever,hallelujah!永远、永远地,哈利路亚!
咏叹为背景 hallelujah!哈利路亚!
复调织体and He shall reign forever and ever而他将永远、永远地统领,
主调织体King of King,and Lord of Lord众王之王,众神之神,
复调织体for ever and ever,for ever and ever,
永远、永远地,永远,永远地,
快速的King of King,and Lord of Lord众王之王,众神之神,
咏叹for ever and ever,for ever and ever,永远、永远地,永远,永远地,
hallelujah!hallelujah!hallelujah!hallelujah!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停止
持续和弦
主调织体 hallelujah!哈利路亚!
【注释】
[1]罗曼·罗兰:《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冷杉、代红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6页。
[2]沈琪:《歌剧欣赏十八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
[3]蒙特威尔第: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创始人,他的歌剧《奥菲欧》是歌剧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从此歌剧艺术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期。
[4]格鲁克:18世纪德国作曲家,既在理论上对意大利歌剧提出批评,又在实际歌剧创作中实施自己的改革方案,对后世歌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瓦格纳:19世纪德国作曲家,毕生顽强致力于歌剧改革,倡导乐剧,他在歌剧中运用交响乐的技法,最终影响了其后的浪漫主义音乐发展。
[6]威尔第: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追求较大音量、浓厚的胸声和戏剧性的唱风,而巴洛克歌剧的用声则较为灵活、风格较朴素。
[7]清唱剧也叫神剧,因为它最初只在教堂上演,有故事情节,内容取自《圣经》。它与歌剧同时产生,但清唱剧只唱不演,既无布景,也不化妆,虽有剧中人物,却不需上台下台,是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经济上的花费较歌剧少。
[8]普塞尔是英国作曲家,一生对于戏剧和教堂音乐多有贡献。曾任英王詹姆士二世御前大键琴师,担任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管风琴师,直到1695年逝世,享年36岁。
[9]杨燕迪:讲座“超越礼拜的伟大艺术——巴赫《马太福音受难曲》评介”。
[10]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11][美]罗杰·凯密恩:《听音乐》(插图第6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52—1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