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需要专注。有些人在看书、写字或聊天时,喜欢放点音乐来助兴陪衬,这是人之常情,但不是音乐欣赏的恰当方式。原因有二,一是这种心不在焉式的欣赏往往仅停留在感官层面,其美感经验是很淡漠的,虽然这种原始的音响感染力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二是音乐欣赏需要养成好的习惯,长此以往容易“钝化”听觉。
音乐欣赏过程是有时间压力的。音乐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一经完成,一眼可观其整体性,并有欣赏的可反复性,音乐艺术是瞬间的时间艺术,它在时间的过程中逐步展现,演奏、演唱、欣赏者在理解、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只有思想高度集中,排除各种外部干扰,才能随着音响的流动把握音乐的总体感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听慢乐章,或听大型音乐作品时始终保持注意力,有助于培养高层次理解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者需要了解音乐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
时常有人告诉我:“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对小说、话剧一无所知。”原因是音乐比较抽象,人们对音乐的要素和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很陌生。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作曲家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毫无疑问,作曲家的创作都是由乐思开始的(乐思与主题是同义词)。乐思的出现是需要灵感的,所以贝多芬经常揣着个小本子,一旦主题出现就马上记录下来,这就是收集乐思。乐思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旋律片段,也可以是一种伴奏音型……
乐思是否可以成为作品的主题素材,依赖作曲家赋予它的情感意义,只是旋律片段的乐思可以被配上伴奏,类似伴奏音型的乐思也可以被配上主旋律。经过对主题素材的一番分析之后,作曲家还必须做出一些决定,即主题素材最适合采用哪种音响媒介的表现?是用交响乐,还是因为素材本身具有的私密特征更适宜采用弦乐四重奏?该素材固有的抒情性较适合采用歌曲的形式,还是因素材本身的戏剧性成分更适合于歌剧呢?
意向作品的“初始乐思”确定后,还需要附加一个相似的“辅助乐思”,并需要找到从初始乐思向辅助乐思过渡的“路径”,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连接素材”。充分发展这些主要主题、次要主题、主题间的连接素材之后,作曲家还需将它们全部“焊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整部作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欣赏者在聆听成品音乐时,必须找到它所有主题乐思的来龙去脉,绝不能让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以及连接素材混淆一处,还要找到作品的开始段、中间段、结束段分别在哪里。更高级的欣赏行为表现在:欣赏者知道了作曲家通过怎样的巧妙安排,让“焊接点”不露痕迹?哪些地方是作曲家的即兴创作?作曲家由此及彼是如何用音乐推进的?
如此,欣赏音乐需要有识记旋律的能力。
音乐在时间流动中发展,当新的主题在时间流动中呈现时,意味着前一个主题在时间流动中消失,如果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记忆力不强,听了后面的主题忘了前面的主题,那就无法理解整部音乐。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欣赏者加强记忆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如同阅读小说,但小说中描述的情节比较容易记住,也便于回过头来继续回忆。音乐描述的“情节”就是旋律,它是欣赏者的向导,如果一开始就听不清也记不住一个旋律,接下来也不能始终追随它的行踪,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听下去了。
“把握特定的旋律不是指能唱出来,而是指当有人弹奏它时你能听出来。如果在几分钟内听到几个不同的旋律之后还能听辨出来,你就拿到了进一步理解音乐的钥匙。”[4]
我们不妨从歌剧《卡门》的序曲聆听中测试一下自己的旋律识记能力(A+B+A+C+A)。(www.xing528.com)
例1-3
主题A:
[法]比才:《卡门序曲》
主题B:
主题C:
音乐欣赏还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了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改变音乐的形式要素时刻在强化音乐素材。同一音乐素材,通过改变其中任一形式要素的写作可以赋予主题新的情绪。例如,在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爱人主题的“固定乐思”贯穿全曲五个乐章始终,作曲家通过改变原主题的音高、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于是,奇迹出现了:爱人主题在第一乐章出现时“高贵但羞怯”,经过几个乐章的演绎推进,爱人主题在第五乐章出现时竟变得“轻浮而荒诞”。
具有认识性、理解性的聆听,将使你的音乐经验更为丰富和满足。
【注释】
[1]刘洰渭:《默观无限美——西方古典音乐讲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8—9页。
[2]田艺苗:《穿T恤听古典音乐》,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第25页。
[3][美国]艾伦·科普兰:《如何听懂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4][美国]艾伦·科普兰:《如何听懂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