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史:民间歌舞成果

中国古代音乐史:民间歌舞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朱有燉杂剧《赛娇容》中就有民间歌舞《十二月采茶》的表演。已知明清是民歌小曲的鼎盛发展期,那么与民歌小曲中的舞蹈表演歌曲又称舞歌相对应的民间歌舞,也同样是蓬勃发展的。且看汉族地区元宵灯节的民俗歌舞游乐活动。可见民间迎春活动对民间歌舞兴盛的促进。而迎春活动中最多见的民间舞蹈无疑要数彩灯,以及象物、道具、面具舞诸类并歌舞诸类。

中国古代音乐史:民间歌舞成果

如果有许多的民间歌调是在载歌载舞的民俗歌舞聚会和民间节庆活动中演唱,说明这些民歌小曲已经演变为民间舞蹈歌曲或民间歌舞音乐。如清初吴震方《岭南杂记》所记:“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极娇妍……颇有前溪、子夜之遗。”而这种民俗节庆歌舞又极易演进为歌舞小戏或被戏曲舞蹈采纳吸收。据说朱有燉杂剧《赛娇容》中就有民间歌舞《十二月采茶》的表演。已知明清是民歌小曲的鼎盛发展期,那么与民歌小曲中的舞蹈表演歌曲又称舞歌相对应的民间歌舞,也同样是蓬勃发展的。尤其汉族地区每年东风送暖的孟春之际,或迎神赛会的岁时年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歌舞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呈现出一幅色彩纷繁的火热场景。

且看汉族地区元宵灯节的民俗歌舞游乐活动。如万历间《隆平县志》载:元宵前后,居民张灯鼓乐,有儿童秧歌、秋千、湖游诸戏,男妇游行为乐。清初佚名《如梦录·节令礼仪纪》中,记述明代汴梁周王府及民间“至十五日,上元节,又名元宵节……是夕,丝竹竞奏、舞旋、扮戏、吊对倒喇、胡乐,热闹非常。……游人或携酒鼓吹,施放花炮;或团聚歌饮,打虎装象,琵琶随唱,胡抱倒喇,街中男妇成群逐队。”可见民间迎春活动对民间歌舞兴盛的促进。而迎春活动中最多见的民间舞蹈无疑要数彩灯,以及象物、道具、面具舞诸类并歌舞诸类(见图64)。

我国灯节中彩灯和灯舞的式样品种极多。嘉靖如皋县志》载,元宵前二夕试灯,铙鼓笙管,火树星桥,杂沓道路。隆庆《瑞昌县志》载,时南源放灯尤为极盛,延绵数里,照灯火如昼,终夜吭歌。象物类舞蹈指远古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和狩猎生活孕育出的许多模拟动物的舞蹈。延伸至明代最常见的是狮舞及其衍生品种,伴奏是与各种舞狮技巧相配合的锣鼓乐。此期道具舞除灯舞、秧歌等已自成一类外,最具代表性的是“花鼓”。在颇有其历史和群众基础的山西,有一首古老的花鼓歌(翼城杨家庄)唱道:“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朱元璋家乡的凤阳花鼓,随着被贫困逼迫的农民以打花鼓卖艺谋生,背井离家远走他乡,更是家喻户晓。一首传唱至今的《凤阳花鼓歌》,直接表达了卖艺人无尽的辛酸与怨恨:

图64 清人绘《天后宫走会图》(局部)

凤阳花鼓歌

花鼓通常以男女二人演唱为主,附以简单表演,一人击鼓,一人打锣,边唱边舞。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凤阳花鼓唱述“家室流离之苦”,《扬州画舫录》称其音乐“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流布地域相对广远。花鼓进入城市后,表演形式也相应有了改变。据说乾隆五十五年(1790)一次“万寿庆典”中的“花鼓献瑞”,表演人数增至八人,击鼓打锣各四人,并增加了笙、笛、琵琶、弦子、鼓板等乐器的伴奏。花鼓在流传过程中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中的故事、情节等元素,因而清代以后它演化出了湖南、湖北等多个地方的花鼓戏。(www.xing528.com)

道具舞可以手执各种道具载歌载舞。面具舞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的巫歌舞或“装鬼扮戏”的傩歌舞,并流传至近世。

歌舞类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地区的“秧歌”和南方地区的“采茶”,即明正德《东乡县志》记载的当时元宵灯市活动的“杂以秧歌、采茶”。

秧歌有边走边舞的“过街”和围场表演的“撂场”两种形式。表演上有地秧歌和踩高跷两种跳法。开头和结尾是大场集体舞,人数众多,用丝弦和锣鼓曲牌伴舞,情绪欢腾热烈。由领舞者带领秧歌舞队变换走出“一字长蛇”“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十字梅花”等各种图阵队形(见图65)。小场的“撂场”一般穿插在大场中,由二三人,通常是领舞者表演内容丰富、技艺较精的歌舞小戏。各地的秧歌戏一般都是由此衍生而成。清人曹源邺曾有《燕九竹枝词》形象描绘人们观看秧歌的热烈场景:“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鬂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鹜。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可见秧歌在北方城乡深受欢迎,且分衍出许多犹如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北等独具地域风格和流派特征的秧歌舞种。

图65 清人绘《万寿山过会图》(部分)(首都博物馆藏)

采茶出自产茶区茶农的劳动生活,有人认为是秧歌的变体。它的形态,前文已引清人吴震方在岭南的观察。粤地的采茶又见李调元《粤东笔记》里的记述:“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女,人持花篮,篮中燃一灯……歌《十二月采茶》。”此为“茶篮灯”或“茶灯”,是彩灯与采茶的结合。口唱“十二月茶”或“四季茶”极为普遍。采茶在南方各地都有,绝不仅于粤地,明清时赣南、福建等地的采茶亦颇盛,然各地的叫法不尽相同。如上引的粤地、赣南是“茶篮灯”或“茶灯”,也有称“三脚班”的。广西称“采茶歌”或“唱采茶”,湖南、湖北则直称“采茶”或“茶歌”。采茶舞在南方地区的流传,对一些地方戏如安徽黄梅戏、浙江睦剧、江苏锡剧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末清初,赣南的采茶歌舞还发展成由一小丑、二小旦表演简单情节的“三小戏”。采茶的伴奏乐器通常用二胡笛子唢呐、锣、鼓、钹等。所用音乐曲牌多来自民歌和小曲,性格轻快活泼,优美抒情,田园风味浓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