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收集整理的民歌词谱集约有:乾隆年间王廷绍据颜自德的抄本点订的《霓裳续谱》、嘉庆年间华文彬的《借云馆小唱》、道光年间华广生的《白雪遗音》等。据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统计,清代小曲仅见于各种专集中的就有一千七百十二个单曲和套曲;而据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说,在刘复、李家瑞编写的《中国俗曲总目稿》中,曾收录幸存的部分清代民歌单行小册就达六千零四十四种。据他称,仅他搜集到的各地单刊歌曲就近一万二千余种,但惜于“一·二八”(1932年)时全付劫灰。由此可想见实际流行数量之巨。
《霓裳续谱》刊于乾隆六十年(1795),天津三和堂曲师颜自德倾力编辑,王廷绍点订而成。所收当时流行俗曲共八卷,内收曲调三十种,计六百二十二首,大半是情歌。前三卷“西调”计二百十四首;后五卷为各种曲调,以《寄生草》和《岔曲》为多。《借云馆小唱》,又名《借云馆曲谱》,刊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是无锡琵琶家华秋苹编订的俗曲或牌子小曲谱集,附有工尺谱。《白雪遗音》刊于道光八年(1828),是嘉庆、道光年间的小曲总集,共四卷,收民歌八百十七首,其中《马头调》就占五百十五首。卷首的《马头调》附有工尺谱。内地及少数民族民歌,明代已有少量辑录,如田汝成《炎檄纪闻》所收侗族“琵琶歌”、邝露《赤雅》所收广西僮(壮)族“浪花歌”,以及《邛州志》所载四川邛州秧歌等。清代有所扩展,如王奕《词谱》收有棹歌,刘献廷《广阳杂记》收有湖南衡山的采茶歌,张元《柳泉蒲先生墓志》碑阴见有山东淄川家庄、峨庄一带的“通俗俚曲”,后由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编成“聊斋俚曲”,以及闽歌、四川山歌、北京和浙江的民歌、粤歌、粤地潮州的“秧歌”、粤地南雄和长乐等地妇女中秋拜月时唱的“踏月歌”和“月歌”,乃至台湾、两粤等地的少数民族民歌等,均有辑录,这是明代所没有的。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民间文艺家李调元辑录的《粤风》,将粤地各族传统歌俗、民歌及其活动,介绍得十分详尽精彩。他在别人搜集的粤地汉、疍、黎、瑶、苗、壮等各民族民歌的基础上加以编辑注释、解题说明,实为难得的一篇清代南方民歌的资料,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多民族的民歌集。
无名氏辑的《四川山歌》“高高山上一树槐”(四川宜宾),实为清代民歌的佳品。从它是整齐的七言四句体看,南方山歌也能流传较广而且久远,此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还有人搜集到。歌曲形式上,粤地汉族民歌受“吴歌格”影响,与吴歌十分相近,仿佛是出于一个共同的传统。
槐花几时开
清代民歌地域流布的广泛,除粤地与东南地区外,在云贵湘鄂间也有极大发展。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周南”“汉广”评》中云:“近世楚、粤、滇、黔间,樵子入山,多唱山呕,响应林谷。盖劳者善歌,所以忘劳耳。其词大抵男女相赠答私心爱慕之情,有近乎淫者,亦有以礼自持者,文在雅俗之间,而音节则自然天籁也。当其佳处,往往入神,有学士大夫所不能及者。”我国东南部的闽歌、吴歌、粤歌形成一个山歌区,其典型形式即七言四句体的“吴歌格”,基本上都是情歌、苦歌。较有代表性的可举带有历史性的盛行于江南的“十二月体”民歌体系,通常以十二月形式历数江南人民受剥削、被煎熬的悲惨生活。后来人们运用它抒情、叙事成为习惯。其中“十二月长工”歌,指写长工雇农一年到头的劳碌生活和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境遇,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绪最为深切有力。试举一首奉贤的《长工苦》(片断)如下:(www.xing528.com)
长工苦
此歌原名《骂长工》,通过地主家对长工的无理刁难、责骂,表现长工被压迫处境,是封建社会农村雇工生活的一个缩影。
民歌乡野歌调的原生态表现或表演形式,是很单纯的徒歌清唱。江南民间歌唱田秧小山歌时,有时为了给竞唱的歌者助兴,会由一人在田边敲击泥涂鼓面的大鼓伴奏,民间称薅秧歌,即如李调元《粤东笔记》所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逐渐再增加锣、笛之类乐器伴和,民间称薅秧(草)锣鼓。江南河道上的棹歌,一人唱出头一句后由一旁数人应和着帮唱一声或一句,形成有领有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如有女子清唱小调民歌,旁有丝弦或竹管乐器帮衬伴和,便形成了最早的“倚歌”形式的演唱。更多的乡间歌调于民间口耳相传,自生自灭。如有幸被文人极难得地记录下来(包含)音乐,或那些向通俗化演进的民歌表演,经过在村坊市镇间的流行,后来进入城市歌楼酒肆茶馆内传唱。又经这些半职业或职业艺人的努力,无论是歌曲还是演唱,在艺术上不断走向成熟。
此类加入了乐器伴奏,在市井传唱的民歌,即如上述,人们称之为小曲或“俗曲”,又称为时曲、时调、杂曲、小唱等。明中叶以后至清代,伴奏乐器的种类、数量逐渐有了增多。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说:“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但南北各异,乐器多寡不一。《霓裳绪谱·万寿庆典》每首曲子后都附有伴奏乐器,然种类、数量不尽相同。所列举乐器总括有笛、笙、箫、胡琴、琵琶、弹琴、洋琴、提琴、拉琴、丝弦、弦子、堂鼓、鼓板、镗、拍、木鱼、板、手锣、小钹等。又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是因为小曲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而小曲的结构形式活泼,可短可长,变化丰富。明宣德、万历间,北京、汴梁、扬州及成都、泉州、番禺(广州)等地形成了许多小曲的中心,它们之间有交流,又有各自不同的创造。小曲的发展为它自身演化为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音乐,并为这些音乐的新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