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戏的发展与特点:《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南戏的发展与特点:《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戏兴于北宋末宣和年间的浙江温州。为从称谓上区别于北杂剧而称南戏。南戏的出现虽晚于宋杂剧,但它广采博纳后,形成了称之为南曲的曲牌体声腔系统音乐和歌舞、念白与插科打诨等相结合的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末,南戏的流行地域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大部,成为足以与前朝杂剧平分秋色、南北并峙的重要剧种。

南戏的发展与特点:《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南戏兴于北宋末宣和年间的浙江温州。初为在温州永嘉一带民歌、曲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演唱当地的“村坊小曲”,故初名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宋时进一步吸收大曲、唱赚、诸宫调及北杂剧的养料,至南宋绍熙年间在杭州风行一时。南宋中期足迹遍布浙江、福建、江西。为从称谓上区别于北杂剧而称南戏。

明人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南戏的出现虽晚于宋杂剧,但它广采博纳后,形成了称之为南曲的曲牌体声腔系统音乐歌舞、念白与插科打诨等相结合的成熟的戏曲形式。又因有成熟的剧本,如南宋时已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风流王焕贺怜怜》等颇具社会影响的剧目,且留存于世,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形式。元末明初时,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南戏却日益成熟,进入了它第二个发展时期,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注入了新的创造,产生了《小孙屠》及号称“荆、刘、拜、杀”的南戏四大本《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有“戏祖”之称的《琵琶记》等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著名作品。

南戏的音乐组织结构早期受姊妹技艺的影响,采用当时词牌联唱、鼓子词、大曲多遍结构,同时采用最为常见的同一曲牌多遍连唱形式,也有如《张协状元》采用的缠达形式或缠令及唱赚的音乐联套、大曲的音乐摘遍等,体现出了自己的创造性。南宋至元末,随着发展的脚步加快,南戏在曲牌联缀方面愈加灵活,只要前后衔接自然顺畅即可,而不受宫调范围的束缚,并灵活应用转调。曲牌运用数量上,一出戏最多可用四百多个曲牌(如《琵琶记》)。南戏借鉴大曲音乐“摘遍”,首先使用了“集曲”的方法,从几个不同的曲牌中摘取若干乐句,用以组成一个新的曲牌,类似于词乐中的“犯”。另外,在反复使用同一曲牌时,采用“前腔换头”的办法。“前腔”是指前一曲调的变体,亦即杂剧的“幺篇”;“换头”即每个变体开头第一句换用不同的曲调,并在板式上有所变化,从而挖掘了既有音乐材料的表现潜力,为后世戏曲音乐提供了新的创腔思路。演唱上也很早突破了一人主唱到底的形式,而是根据剧情需要,采用独唱、对唱、轮唱、合唱和后台帮腔和唱曲尾等多种演唱形式。不但每个套曲不限一人歌唱,甚至一个曲牌也常由几个人分唱。较有特色的还有几人分唱、最后合唱的形式和“余文”的使用。由三句剧词组成的“余文”在某些出的最后,对该出剧情作一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此时多由合唱以画外音的形式唱出。

元代中叶,杭州已成杂剧活动中心。杭州的杂剧作家沈和,首将北曲曲牌和南曲曲牌间插使用,形成“南北合套”的套数结构形式。即如元人锺嗣成《录鬼簿》所载:“沈和:和字和甫,杭州人……以南北调和腔,自和甫始……极为工巧。……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是也。”明《永乐大典》所收宋元“戏文”三种中,除《张协状元》外,另两种《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均使用了“南北合套”。试以《小孙屠》第一套为例:(www.xing528.com)

(北)新水令—(南)风入松—(北)折桂令—(南)风入松—(北)水仙子—(南)风入松—(北)雁儿落—(南)风入松—(北)得胜令—(南)风入松。

这种“南北合套”的创腔方法,有力促进了南、北曲风格的合流,致使南曲在发展过程中,更广泛吸收各地各种曲牌素材,催生了不同流行地区的不同声腔的形成。盛行于明代的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中,起码海盐、弋阳、昆山三种声腔已在元代产生(后叙)。杂剧南移,南北相推而为动势,对南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末,南戏的流行地域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大部,成为足以与前朝杂剧平分秋色、南北并峙的重要剧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