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宋以后,近世剧曲时代的序幕便开启了。源于唐代优戏和歌舞戏的宋金杂剧和南戏,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起来。作为前承唐代戏剧的两个高峰,宋杂剧是以参军戏为代表的优戏表演路数,发展了以滑稽科诨为主的戏剧手段。经五代时雏形颇具,北宋时基本完备,于南宋、金、元时得以充分发展。南戏则更多以歌舞戏的表演路数,发展了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戏剧手段。兴起于北宋末期,发展、流播于南宋、金、元,并与元杂剧呈南北对峙而愈趋成熟,后常被视为中国戏曲确立的标志。
杂剧分宋杂剧和元杂剧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余论》说:“宋时所谓‘杂剧’,其初始指滑稽戏而言。……至《武林旧事》(成书于元初——引者注)所载之‘官本杂剧段数’,则多以故事为主,与滑稽戏截然不同,而亦谓之‘杂剧’。盖其初本为滑稽戏之名,后扩而为戏剧之总名也。”唐、五代优戏的演出传统,延至北宋已播及全国,从汉代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南北朝的歌舞戏《大面》、《踏摇娘》,到唐代的参军戏等,表现的内容已贴近现实生活。形式上有装扮,有表演,有歌唱,情节虽较简单,场景却是完整的。加之汉唐间歌舞艺术的充分发展,宋代多彩繁荣的市井艺术,尤其是独树一帜的说唱艺术,都为宋杂剧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提供了可资直接吸收的养料。由此看来,宋杂剧于此间形成实为历史的必然。又从北宋杂剧最初的兴起地点是汴京勾栏来看,此地正是七国宫廷优伶的集中之地。民间艺术以汴京为中心,顺水陆通道外向中州一带辐射流播。由此又可见,北宋宫廷宴乐机构的完备、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市肆艺术的流动性和变异性等,都为宋杂剧的发展、提高提供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图51 山西洪洞水神庙明应王殿南壁元杂剧(或散乐)壁画——忠都秀散乐班祭典水神时上演蒲剧传统剧目《赠绨袍》
北宋初期,宫廷教坊分大曲、清曲、龟兹、鼓笛四部,很显然仍是以歌舞音乐为主。以滑稽、杂耍为主的杂剧,因其形式内容均较简单,只在宴乐歌舞间歇时穿插演出作为陪衬,未有独立的位置。北宋杂剧的结构只分“艳段”和“正杂剧”两部分。“艳段”是正剧上演之前的一段生活中“寻常熟事”的表演,相当于当时一种流行曲艺艺术“说话”里的“入话”,作为开场小段。“正杂剧”分两段表演情节比较复杂的完整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南宋时期,杂剧已基本确立了戏曲艺术的基本形态,甚至如《都城纪胜》中所说:“散乐(见图51)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即杂剧已发展到在诸种音乐艺术中占据首要地位的阶段。
南宋杂剧在“正杂剧”之后增加了独立的“散段”,后来叫“杂扮”的部分。“杂扮”来自民间一种独立表演的滑稽戏,通常模仿表演山东、河北等地村叟“乡巴佬”作为调笑以满足观众的余兴。此外,还增加了器乐演奏的开场曲(“曲破”)和终场曲(“断送”)(见图52)。角色从最初仅有男演员兼导演的“末泥”和滑稽表演的主角“副净”,增加了与副净搭档逗乐的配角“副末”、通常扮演官员的“装孤”和女角“装旦”(见图53),以及引戏(戏头)、次净等配角。后世戏曲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就是从此时的泥、旦、净、末而来(见图54)。
图52 河南禹县白沙宋元符二年赵大翁墓前室东壁阑额下大曲壁画
图53 宋杂剧绢画《眼药酸杂剧图》(二)击板鼓表演图·南宋无款(故宫博物院藏)(www.xing528.com)
图54 山西侯马金(大安二年1210)董氏墓北壁戏台彩绘砖质戏俑
宋杂剧的音乐取自唐宋大曲、法曲、词调及市井音乐中的民间曲子、唱赚、诸宫调等诸乐种的各种流行曲调。如杂剧《崔护六幺》《莺莺六幺》《四僧梁州》《食店梁州》等,是采用唐歌舞大曲《六幺》《梁州》音乐创编而成;杂剧《藏瓶儿法曲》《孤和法曲》等,是采用法曲音乐创编而成;杂剧《三姐黄莺儿》《卖花黄莺儿》等,是采用词调《黄莺儿》音乐创编而成;杂剧《诸宫调霸王》《诸宫调卦册儿》等,是采用诸宫调音乐创编而成……这些曲调一经采用,经过加工制作,重新组合,已是能够符合角色人物和剧情需要的戏曲音乐了。然遗憾的是,如《武林旧事》所载杂剧剧目二百八十篇,却只有剧名,而无存剧本,曲谱便更不待言。从遗存的图像砖雕等文物看,其音乐表演形式应是唱白交替,鼓、板伴奏并喜剧故事表演通贯全剧(见图55),内容涉猎亦应十分广泛。
南宋临安杂剧艺人已有了自己的专业班社“绯绿社”。他们不畏强暴,针砭时弊,直接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抨击统治者对内横征暴敛,对外投降妥协。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歌颂英雄豪杰,如《四小将整乾坤》等,以寄托对民族英雄的敬仰;谴责做官后抛弃妻子的负心汉,如《李勉负心》《王魁三乡题》等;歌唱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如《莺莺六幺》《相如文君》《郑生遇龙女》等,以表达底层民众的心声。据《东京梦华录》载:“构肆艺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莲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至,观者倍增。”可见杂剧在民众心目中的根基之深。
图55 四川广元南宋(嘉泰四年1204)墓川杂剧奏乐人物石刻浮雕
金国地区的杂剧(见图56),因当时北方称艺人的居住处或演出团体为行院,故称院本,即从脚本的角度指称其为行院之本。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载七百余种院本名目,剧本亦均失传。而当北方民族的强劲血质注入他们承接的中原文化之后,中原文化的氛围、性格,连同杂剧的面貌等均发生刚性变异,这便兆示了元杂剧黄金时代的脚步正在走来。
图56 山西稷山苗圃金墓杂剧人物砖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