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史:体鸣、膜鸣类乐器及其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史:体鸣、膜鸣类乐器及其发展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鼓,向被学者们认定是最古老的、也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乐器之一。依发音方式可分体鸣鼓和膜鸣鼓两类。图2山西夏县东下冯商代早期特磬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体鸣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现今乐队中常见的沙锤状的摇响器,为中空球形或半球形,内装石粒或陶粒,以节奏性摇动腔体发声。除上述陶鼓和陶摇响器外,体鸣乐器里还有陶铃、陶庸及气鸣乐器的陶角、陶埙等。陶庸是执柄用槌击奏的体鸣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体鸣、膜鸣类乐器及其发展

鼓,向被学者们认定是最古老的、也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乐器之一。依发音方式可分体鸣鼓和膜鸣鼓两类。

体鸣鼓最初都是树木自然形成共鸣空腔的木鼓,后来由树干经人工挖槽制成。以至今还在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中沿用的体鸣木鼓作逆向考察,远古社会使用木鼓,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传播信息。台湾高山族专门设置木鼓,主要用于通讯。依“猎首”旧俗,阿美斯人决定外出猎首,即先击木鼓号三长击,继以连续短击,以告知战士夜则出发。花莲南势阿美人悬木鼓于会所,号击之法因不同目的而异。云南佤族木鼓用于报警、集众、发布各种消息,鼓点因事而异。贵州苗族有专门祭祀同一祖鼓的宗族群体“鼓社”。鼓社鼓平时不可乱动,遇到鼓祭及战斗时要传信集众,须先备礼祭鼓后才能敲动。木鼓改双面皮鼓后,一面专向同族发布消息,另一面专用于祭祀活动中敲给祖先听。广西壮、侗等族,贵州东南苗、布依等族,春节贺年、预祝丰收而举行舂木槽,或称“击槽”“打巴槽”习俗,舂点变化丰富,还加有舞蹈,渐有娱乐为主的演变。瑶、畲等族的叩击木槽,图腾祭祀的色彩颇浓。据明代邝露《赤雅》载:瑶民祭祀高辛狗王,“祭毕合乐,男女跳跃,击云阳为节,以定婚媾。侧具大木槽,叩槽群号”。其明显遗传着原始宗教的意味。

我国的膜鸣鼓,即皮膜鼓,经考古发现证明,至迟出现于石器时代的晚期。然我国有关鼓的传说皆渊源悠久。如《世本》云:“夷作鼓,盖起于伊耆氏之土鼓。”《礼记·明堂位》亦云:“土鼓、篑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记:“倕作为鼙、鼓。”杜子春注《周礼·龠章》掌土鼓时说:“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另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也说:“帝(颛顼)乃令先为乐倡。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又“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以麋置缶而鼓之”。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仍记有秦人之乐有“击缶”一说,说明我国古代有以陶土制成的体鸣土鼓(缶),也有以麋等兽皮冒蒙于缶面而成的膜鸣土鼓。

1958年,河南郑州后王庄遗址出土了十四件陶鼓,鼓口沿上留有张鼓皮用的鹰嘴钩,鼓下端留有为击鼓时空气流动而开的出音孔。1975年在河南内乡朱岗村东南出土的陶鼓,也属仰韶文化晚期。鼓表面纹有柳叶状花纹,喇叭形鼓首与鼓筒相通,两相接合处的一周齿状突起。1980年青海民和阳山23号墓出土的距今约四千三百年前后的陶鼓,口外壁也有一周等距离的钩状乳钉,均可视为作鼓面蒙皮之用,而惟鼓皮缺损。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五千年以上)10号大墓,出土了两件陶壶和扬子鳄皮的骨板及壶口上皮膜朽化后的残留物。因扬子鳄古称鼍,故考古人员推断此实为陶框鼍鼓。1980年在山西襄汾陶寺文化(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年)早期遗址出土的陶鼓,鼓腔是掏空内腔烘干后的天然树干,鼓腔内也发现了细碎的扬子鳄骨板残块,还见有圆椎状调音物十六枚。此被认定实为木框鼍鼓。此外,甘、陕等地也见有此类原始土鼓的发掘,说明我国原始土鼓于新石器时期即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广阔地域。从始见到盛行,前后长达一千二百年左右。

我国祖先经历的石器时代相当漫长。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最有力的武器都是石制的,而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敲击乐器可能就是石磬了。磬作为非常古老的乐器,也称石。《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的神话传说,称夔“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又从《尚书·尧典》得知,尧舜时代的乐舞即“击石拊石”,广泛使用了磬,说明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石质对磬音的影响。《山海经·西山经》记有磬石的产地:“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小华之山……其阴多磬石”。有学者推测磬的前身是石犁,但迄今确知最早的石磬,如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见图2)和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早期石磬;山西闻喜南宋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晚期特磬和河南禹县范石乡阎砦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特磬,其形状不一,均较长大,与犁形相去甚远。从打制工艺看,这些石磬虽表面粗糙,厚薄不均,近似劳动工具,但它的基本形制于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定型,且磬体上部均有悬挂洞孔,悬挂起用磬槌敲击后可发出悦耳的乐音。

(www.xing528.com)

图2 山西夏县东下冯商代早期特磬

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体鸣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现今乐队中常见的沙锤状的摇响器,为中空球形或半球形,内装石粒或陶粒,以节奏性摇动腔体发声。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出土的摇响器看,它遍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营文化等多个古文化系统都有出土,且均为陶制。但自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以来,发现有数十件龟甲摇响器出土,分别以六件或八件成组置于墓中。此摇响器均由一种闭壳龟的背甲和腹甲制成,内装石粒。出土时,内装石粒的背甲、腹甲还完好地合为一体。贾湖遗址属新石器时期的中原裴李岗文化系统,距今七千至五千八百年。从今天乐队中沙锤的功用和北美印第安易落魁人至今将它应用于宗教仪式乐舞中,可以推定我国的此类原始摇响器,很可能兼有乐器和巫术法器的双重功能。

原始陶器应出现在石器时代,先民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火。首先是用来取暖和烧烤食物,而后才是烧制陶质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再后便是将制陶或陶范技术应用于制造乐器。从迄今考古发现看,我国原始陶制乐器非常丰富。除上述陶鼓和陶摇响器外,体鸣乐器里还有陶铃、陶庸及气鸣乐器的陶角、陶埙等。

现存先秦史籍中有关铃的记载不多,见于考古发现的较有代表性的是,1956年分别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和湖北天门石家河出土的陶铃。前者为距今约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后者为距今四千多年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家河文化遗物。两者均有为用作悬挂铃舌而开的穿孔。此类陶铃在山西、甘肃、江苏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有发现。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地区的椭圆形铃体的陶铃,从河南龙山文化中期开始,它的铃体逐渐演变成合瓦形。这便预示了后世青铜乐器一钟两音和组编演奏旋律成为可能。

陶庸是执柄用槌击奏的体鸣乐器。庸(或镛)又称铙。目前仅见1955年在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土的一口距今四千多年的陕西龙山文化陶庸,灰陶、手制,形制与后世的商庸相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