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史:狩猎时代的乐舞岩画

中国古代音乐史:狩猎时代的乐舞岩画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表现原始乐舞活动内容的岩画十分普遍,并且多数是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人数众多的群舞场面。云南沧源岩画记录了当时人们生产活动的各种场景,如狩猎、放牧、采摘、战斗、祭祀、乐舞和杂技等活动。其中的太阳神巫祝图,庆祝畜牧狩猎丰收、祝愿人畜兴旺的节日盛会图,庆祝作战胜利或出战前为鼓舞士气的战斗舞图等,都是以乐舞形式的构思完成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狩猎时代的乐舞岩画

从“候人兮猗”的实例可以证明,人类歌唱的发生过程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即歌唱(歌曲)发生在语言之后。而“杭育杭育”的例子却证明了,为生存而劳动的呼号可能先于语言就发生了。原始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的动作是要依循着每种劳动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与此相应,劳动工具碰击劳动对象的节奏音响在启发着劳动者的音乐感。原始的打击乐器和原始劳动歌曲的音乐感便萌芽于此。从原始劳动的层面看,原始的音乐,是劳动工具的打击乐,是劳动音响的艺术再现。最初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劳动音响,以后才从劳动工具中演化出乐器。劳动歌曲也从劳动的节律中呼之而出。所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歌谣和第一批乐器,都很可能就是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始阶段的劳动歌,始终是以表现劳动为主,是直接为劳动服务的。它反映的是劳动本身、劳动的过程,表达的是对劳动的感情,歌咏的是劳动者自身及其对象。而抒发心态的歌咏,与此并不相同,它往往是离开了劳动的现场,不再是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吴越春秋》记载相传黄帝时期的一首《弹歌》,出现了歌曲与劳动本身的分离,是对狩猎过程中连续的几个动作的描写。歌词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整首歌只有八个字,按其动作的程序,是截断竹子,将竹子用弦索接续起来制成弹弓,飞射出泥制的弹丸,逐击捕杀那奔跑着的鸟兽。八个字四个停顿,每两个字构成一个节奏,是最简单的一反一复的拍节。突出的是断、续、飞、逐这四个连续的动作,以动作性极强的凝练的语言,记述和再现了这一社会性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它没有祈神的因素,也没有掺杂其他社会内容,是劳动之后对劳动过程的追忆、单纯的描写和复现。因此,它有可能同时伴有狩猎的舞蹈,而歌是作为舞的伴唱来使用。因为原始舞蹈与原始歌唱是孪生姐妹,常常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往往发自原始劳动者对劳动的感情冲动,动作取自生产过程。它以模拟诸如采集、狩猎或搬运等劳动动作,再现劳动过程,是一种集体情绪的交流和感情激荡的表现。这种原始舞蹈带有夸张性,往往与原始歌咏结成一体,成为综合的原始娱乐。原始歌咏一经和舞蹈结合,就相互为用,得到新的发展。它表现为用想象和回忆补充劳动现场的具体情景,在模拟与表演的方面进行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成为自然形态的艺术。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原始歌咏,也不同于单纯的原始舞蹈,歌、舞、乐结成了三位一体,这就是最初的原始乐舞

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就是原始乐舞的综合写照。“舞”(甲骨文字形作字在它形成初期的象形阶段,实际就是反映一个人两只手里拿着猎得的动物之尾而舞动的形状。“歌八阕”,即边歌边舞、以歌伴舞的情形。“八阕”即八篇歌舞的名目是:“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地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其中,“敬天常”“建地功”“依地德”之类明显染上了《吕氏春秋》的时代色彩,像是周代以后的内容,而其中的五谷、草木、天地、鸟兽等,还是较合初民思想的。葛天氏大概是传说中的一个氏族或部落的首领,《遂草木》《奋五谷》和《总禽兽之极》等反映先民们希冀以带有原始巫术性质的乐舞,求得祖先和天地神灵的庇佑,得到理想的收成。《吕氏春秋·古乐》还记载:昔古朱襄氏族乐舞,是在“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的情况下,“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而古陶唐氏族乐舞,则是在洪水为患,水道壅塞,“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而不达”的情况下,用来教民锻炼健身,以抗阴湿之病,作为“宣导”的一种乐舞。透过原始先民朦胧的、幻象的自然观和心理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形象地感知到原始乐舞再现的那些社会图景。

关于原始乐舞的内容,还可以和原始美术、原始神话联系起来考察。因为原始氏族时期,人们生活和思想中所关切的问题,在原始艺术中都有着共同的、普遍的反映。再明显不过的即如原始社会中与原始劳动和生活密不可分且无处不在的原始崇拜。原始先人相信人有灵、万物也有灵,乐舞、乐歌、乐器统统都有着某种神秘的灵性。人灵化外的乐舞活动,经人的肢体,在手舞足蹈中随乐音乐舞升腾、弥漫空间,终而止于天帝神灵。在心理与精神层面上,以达到他们希冀的那种“神人以和”的精神境界。

我国原始美术中的原始岩画,内涵丰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中表现原始乐舞活动内容的岩画十分普遍,并且多数是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人数众多的群舞场面。如广西左江岩画反映古越人巫术文化遗迹。岩画中反复出现的群舞场面中,有祭日、祭铜鼓、祀河、祀鬼神、祀田(地)神、祈求战争胜利、人祭、祭图腾等等复杂多样的祭祀活动内容,表现的是一种适用于多种目的和场合的乐舞。云南沧源岩画记录了当时人们生产活动的各种场景,如狩猎、放牧、采摘、战斗、祭祀、乐舞和杂技等活动。其中的太阳神巫祝图,庆祝畜牧狩猎丰收、祝愿人畜兴旺的节日盛会图,庆祝作战胜利或出战前为鼓舞士气的战斗舞图等,都是以乐舞形式的构思完成的。内蒙古阴山岩画模仿祈祷、向神灵献祭的乐舞和宁夏贺兰山岩画鼓舞祀神、祈愿畜牧丰收的乐舞中,都有头戴象征神灵代表符号的面具巫女联臂踏舞的生动舞姿。四川珙县岩画是绘在置有悬棺的崖壁上,但巫师舞者头上大多都戴有尖状饰物或奇异面具。西藏齐吾普岩画中甚至还出现很奇特的人物形象:头部为倒三角形,头上插满羽状饰物,后随一人的头部画作一直线,头上有树枝状饰物,腰间有尾饰。此出猎前祝祷猎物丰收,或是猎获后报谢山神恩赐的巫舞,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十分浓烈。

原始岩画中还有大量反映生殖崇拜、祈求繁殖意念的巫舞图像。如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岩刻,画面中的舞者多双臂平伸,自肘部折而向下,两腿呈下蹲叉开状,且多处有夸大的男女性器官标志。广东珠海高栏岛岩刻,其中舞蹈图像最多的一幅摩崖石刻画,最前列站立一头戴牛角面具的巫师,两臂贴身,两手上举,右手拿旌旗,两腿分立,阴部明显雕刻出男性生殖器,跳着主持祭海法事的巫舞。西藏阿里齐吾普岩画中的几幅男女对舞图,多以性器官标识出男女。尤其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的一幅巨幅岩画,其生殖崇拜的寓意更令人瞩目。画中舞者多达二三百人,左侧一性标志明显的仰卧男子,双手上举;最上方的突出位置有九个真人大小的裸体舞女,表明她们的舞蹈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再如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中生殖器被特别夸张的男性舞者,内蒙古乌兰察布岩画中裸露的两性拥抱而舞的画面等等,都将原始乐舞在两性关系及氏族繁衍过程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www.xing528.com)

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说:“跳舞实有助于性的选择和人种的改良。”狩猎氏族“男女共同参加跳舞,这种舞蹈大部分无疑是想激发起热情。……男子的舞蹈也是增进两性的交游。一个精干而勇健的舞蹈者定然可以给女性的观众一个深刻的印象”。人的生产是氏族兴旺发展的根基。出于自身重要的社会化职能的原始乐舞,必然要促使两性间的亲近和赞颂氏族的繁衍兴旺。这一生殖崇拜的乐舞传统,可以伴随我国民族种族的繁衍,一直延绵连续至现代。原始崇拜性质的乐舞中,与此相随同行的即是图腾崇拜的乐舞传统。

我国早期社会,有一段相当长时期的图腾制社会,那时的一定集团的人们都生活在神话世界中。他们想象着自身同自然界各原型物之间存在种种亲族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标志或徽识即图腾。图腾乐舞即是将这一内在的意识,转变成为一种直观形象,一种能够切身体验的交往活动。在图腾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世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歌谣和音乐中,至今仍有许多包含着图腾祖先的内容。神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经后人整理排定为帝王世系中的“三皇五帝”。名列三皇的盘古伏羲女娲,原来都是南方族群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盘古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缔造日月山河的创世大神。南梁任昉《述异记》:“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也有认为盘古氏即浑敦氏。但《山海经·西山经》中的神话说:“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瑶族盛行的《长鼓舞》,即传说起自“瑶族始祖”盘王。瑶族后裔“还盘王愿”时,皆遵此制,以《长鼓舞》祭祀祖先,习以为俗。此外,还有畲族的《高皇歌》、苗族的《古歌》、壮族的《玛拐歌》、侗族的《侗族从哪里来》、怒族的《开天辟地的故事》等。

图1 传为伏羲女娲

伏羲和女娲(见图1),在神话传说中是兄妹也是夫妻,是再造人类的始祖神。伏羲发明网罟,造福生民。唐文学家元结《补乐歌十首》首章《网罟》序称:“网罟,伏羲氏之歌也。其义盖称伏羲能易人取禽兽之劳。”歌中唱道:“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伏羲氏乐舞《扶来》,又称《凤来》。人们因伏羲发明了网罟,渔猎降低了危险,减轻了劳动,增加了收获,连吉祥神鸟凤凰也飞来翔舞庆贺。此乐舞欢欣、振奋之情之景,可以想知。

女娲在三皇系列中是仅有的女皇,在神话传说中除有“炼石补天”壮举外,她还“职婚姻,通行媒”,即制定婚嫁,教男女婚配繁衍,延续后代。女娲氏乐舞为《充乐》,乐成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为纪念女娲的这一旷世奇功,人们尊之为“生殖女神”“神谋”或“高谋”(“谋”或作“禖”),奉为司婚姻之神。《礼记·月令》载:“是月(仲春)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后世祀高禖仍是一项隆重的祀典。商、周人都把先妣奉为禖神。祀高禖在宫中进行。殷人先妣之庙称“必”,周人称宓或。西周前期的丁卣和子卣上的金文皆记载周人祀禖神于“宓”。此传统一直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设有各自的高禖祭所。据《诗·鲁颂·宫》和《诗·邶风·简兮》说,祠高禖要用万舞。万舞最初是舜时东夷集团蝎子氏族的与生殖繁衍相关的乐舞。万舞中的舞者“左手执龠,右手秉翟”,伴有“山有棒,隰有苓”这类象征生殖的乐歌,“万舞洋洋”,场面庄重、盛大。后世民间每年仲春二月祭祀高禖期间,青年男女集聚在禖宫周围,对歌奏乐,彻夜欢舞择偶,自行婚配,他人不得干预。另传笙、竽类乐器也是女娲发明的,则芦笙、芦笙舞、芦笙节等风俗、节令习俗,又是苗、彝等南方各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意的媒介和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