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北岛曾经在他的作品中把生活比喻成一张“网”,而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活这张无形的“网”铺到了现实中,互联网将生活中毫无关系的人牵扯在了一起,遥隔万里的人同时住进了“地球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互联网让人渐渐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网络上曾经有过一个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的帖子:一位小学生在网吧通宵玩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第二天早上回家,有点迷糊了的他,在路上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躲进了路边的草丛中,有人经过的时候,他拿着从草丛中捡到的小木棍从草丛里跳出来,挥舞着木棍,嘴里大喊:“德玛西亚万岁!”
很多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完全没有抵制力,极易上瘾。他们自制力差,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沉迷,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把自己当成游戏中的角色,以为在现实世界中仍扮演着游戏中的角色,这极易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甚至犯罪。
很多青少年在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前,首先是对现实生活失望,或者说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与其说这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倒不如说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缺位的存在感和使命感。模糊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线,让这些分辨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把现实中的情绪带到游戏中去,而把虚拟的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比如有的青少年在游戏中拥有杀伤力比较强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以为自己真的拥有此类技能,而对意见不同者大打出手。为什么青少年会如此沉湎于虚拟的世界呢?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虚拟的环境中,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度不高,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孩子对爱的渴望。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往往会变得沉默、内向、不爱说话。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也最容易被边缘化。他们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是最差的,他们可能不爱捣蛋,所以也无法引起老师过多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孩子的内心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没有倾诉的途径,为了体现其存在感,他们只能转投虚拟世界——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可以是行侠仗义的侠客,可以是一呼百应的王者,多重社会角色的设定,满足了他们的诉求,也自然让他们无法自拔。(www.xing528.com)
第二,在虚拟的环境中,话语权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愿望的冲动,当表达自我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或者被抑制的时候,网络的功能就显得尤为突出。网络游戏的匿名性和角色的多样性,给了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天马行空自由表达自我的空间,他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说着现实生活中无法诉说或者是无人倾听的情绪,网络游戏成了承载他们情绪的 空间。
埃及的传说中曾经讲到,人们正在进行第二次出走,重写历史。而这一次出走是以一种逃离的形式,从现实中出走,逃往虚拟世界。异常信任虚拟世界的体验和规则,以至于虚实不分,把虚拟世界的法纪无边地带到现实生活中,会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最近的研究显示,电子产品会刺激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主要控制大脑执行功能以及冲动,这一刺激方式与可卡因别无二致。电子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氛围逼真,会提高人脑分泌的多巴胺的水平。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会使人上瘾。上百次的临床研究显示,沉迷电子产品会引发抑郁、焦虑以及狂躁,甚至类精神病的症状,导致电子游戏玩家与现实世界脱节。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扫除他们成长路上的“定时炸弹”,引导青少年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预防为主,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应该有所节制。俗话说,一分钟的预防胜过十分钟的治疗。美国儿科学会曾在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写道:8—10岁的孩子每天花费8小时接触各种电子产品,而年纪更大的孩子每天有11小时是坐在屏幕前的。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在学会说话前就已在使用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3]金伯利·扬博士指出,有18%的美国大学生饱受电子产品成瘾的困扰。[4]我国青少年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就越享受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快感。学校应该联合家长共同发力,严格控制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引导青少年适当分配自己的课余休闲时间,寻找不同的娱乐方式。
第二,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众所周知,很多孩子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刺激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独,感到与周边的人无法相处,对生活充满失望。帮助青少年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接触真正的生活,鼓励他们跟身边的人去交谈,建立起真切的交往,与身边的人交朋友。教育者要重视帮助青少年走进现实世界。一般来讲,喜欢做创造性游戏以及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较多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更加坚忍不拔地去面对挑战,而不是转向虚拟世界中去寻求安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