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个个活泼的身影,奔跑在阳光下的操场上,他们是校园中一道青春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在操场的角落中、在教室的座位上、在校园的走廊上,有这么一帮孩子,总是孤孤单单,他们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敢抬头看天空,不敢与同学交流,内心孤寂、自卑,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却又不敢迈出第一步。
据广西《生活报》报道,广西某中学的皮蛋同学家中经济条件良好,成绩优秀,皮蛋的父母根据他们的社会阅历帮皮蛋选择未来的文理科方向并填报了志愿,根本没有考虑到皮蛋本人的意愿。自从高中文理分科,皮蛋越发讨厌父母为其所选的方向,成绩跟着一落千丈。皮蛋开始厌学,慢慢地开始逃课,不喜欢跟班里同学交流,不愿意接触课内及课外知识。他每天逃课睡觉、玩游戏、浏览网页,与舍友们的关系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他觉得身边没有可倾诉之人,于是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极少与人沟通,除了吃饭,几乎足不出户。期末考试时,皮蛋的成绩频频亮起红灯,他因此被迫留级。
报道中的主人公皮蛋因父母为其选择了他们认为好却不是他自己喜欢的学科方向而产生抵触情绪,却又不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父母也没注意到他微妙的情绪变化,及时开导,最终导致他没有得到适当的情绪宣泄,渐渐地变得孤独、自我封闭。在他无法找到适当的情绪宣泄途径时,网络便成了最好的选择,他开始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逃避现实生活。最终的结果也令人惋惜。假如皮蛋是个开朗、阳光的大男孩,在选择学习方向时能跟父母沟通,请父母充分结合自己的喜好给予建议,并在学习中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可能就不会成为有这样令人惋惜的结果。
国际儿童心理组织将这样的孩子称为“孤独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有孤独倾向的青少年比例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往往更加曲折,他们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一些过激的事情或者有攻击性的行为;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或在游戏中寻找存在感,或走向自闭,形成畸形性格。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指出,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直接原因是孤独,但是不少研究显示,孤独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诱因,青少年的孤独感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孤独男生的网络游戏成瘾率显著高于女生。
走进这些孤独的花朵,对他们张开热情的双手,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在最美的年华里可以自信地沐浴在阳光下,而不是躲进游戏中,需要建构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www.xing528.com)
第一,打造轻松的交流环境,让孤独的孩子也有话可说。孤独的孩子,往往害怕在别人面前讲话,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孤独孩子放下心中的包袱,勇敢说出自己心中的话。一旦这些孩子在某次交谈中获得了愉悦或者是自信的体验,他们就会慢慢地喜欢表达自己,慢慢地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此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地鼓励孩子多说话,比如在走廊上看到孤独的孩子,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久而久之,他们便也会主动地与别人打招呼,形成一种习惯性开口的模式。
第二,集体的爱是照亮孤独孩子心路的明灯。每个青少年都害怕自己被集体抛弃,都希望自己在班集体中是受人欢迎的,集体的鼓励和爱,对于孤独孩子重新走进充满阳光的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在班会或者课外活动时,多设置一些能让孤独的孩子融进班集体的合作型活动。比如分组的时候将活泼开朗的孩子与沉默内向的孩子分成一组,让孩子向同伴学习;又比如在孤独孩子生日的时候,以班集体的名义送给他一份小礼物,告诉他班集体是爱他的,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关心。
第三,帮助孤独孩子找回自信。自信,是一个孩子挺起腰板与同学老师交谈的脊梁骨。有孤独倾向的孩子,心灵都比较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所以选择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为那是最安全的港湾。帮孩子找回自信,可以通过发掘孩子身上优点的方式,比如诚实、肯干、能吃苦耐劳等。只要用心去寻找,总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通过表扬的方式告诉孩子他的优点,激发孩子的信心。此外,还可以帮助孩子设立一个目标,并帮助他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重新找回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孤独的孩子本来就比健康的孩子更需要爱与关怀,学校应该把注意力投向这些隐匿安静却暗流涌动的角落,关注孤独孩子的心理,及时进行疏导,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孤独孩子走出因孤独而迷失在网络游戏中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