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晚报》报道,家住巫山某社区的张女士,为了让孩子棒棒(化名)能上十二年制的口碑、教风、学风和升学率都好的名校,早在五年前就买了价格昂贵的学区房。这五年来,张女士一直做陪读妈妈。棒棒马上要升高中了,本该在学校努力学习,现在却在家待着。据张女士说,自从搬到学区房,孩子转到这个好的学校,她便觉得万事大吉,不用再担心棒棒的升学问题,只要保证棒棒一天三顿吃好喝好,身体健康就行了。棒棒的爸爸更是如此,一周一两个电话,父子二人说来说去就那么两三句话,内容永远是学习怎么样,考试多少分。后来棒棒便不接爸爸的电话了,也很少跟张女士交流。张女士说小男孩长大了,跟父母交流变少很正常,直到有一天她被学校请去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资料链接
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SV中国总部等单位于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家庭中,父亲主导教育不足两成。另据调查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父教,40%的人则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父亲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棒棒的班主任说孩子最近经常不上课,即使上课也是在睡觉,和别的学生打听才知道,原来棒棒通宵上网打游戏,在班里的成绩也从前十名下降到后二十名。还有不到三个月就中考了,班主任建议家长把孩子接回家照顾和监督。之后,棒棒被接了回来,母子之间天天“斗智斗勇”,棒棒还是一有机会就去网吧。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有这么好的学校,自己也给予了棒棒这样好的照顾,为什么棒棒就不肯好好学习呢?
张女士的困扰并不是特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将来考个好大学,一部分家长买了价格昂贵的学区房,并认为自此之后只要把孩子丢给学校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把学校教育看作唯一的并且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张女士的孩子经常逃学,并且为了上网跟母亲“斗智斗勇”,这是由于父母长期疏于与孩子进行沟通造成的。可见,好的物质条件是一个方面,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更需要精神食粮,需要心灵上的交流和倾诉。张女士夫妻只给了棒棒好的物质条件,却没有在心灵上给予慰藉和帮助,这使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的棒棒压力更大。当发泄途径无处可寻时,网络就成了孩子的选择。(www.xing528.com)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因为对自己教育程度和知识储备不自信,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孩子在好的学校上了小学,自然就能考上好的中学、大学。
2015年底,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多数父母较担心的。[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调查也发现,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的父母,最关心的仍然是成绩。说明家庭教育早已深陷应试教育的误区,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规律与个性。[8]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完全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父母文化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父母文化素质越高,越可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越能为培养子女创造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