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保障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福建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2019年省委印发了《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三创”教育工作。另外,省教育厅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三创教指委”,召开“三创”教育圆桌会,举行以“共话三创教育,汇智融创未来”为主题的省“三创”教育研讨会,同时指导院校编写适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三创教材,建设三创师资,研制三创课程教学规范、评价标准,打造三创教育新模式。
打造三创品牌,构建三创教育生态体系。福建省2018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9年首批遴选建设了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建设期两年,不断推进“三创”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发挥三创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创建“福建三创品牌”,输出“福建经验”,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表2.3.1 2019年福建省“三创”教育示范院校和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
数据来源:福建省教育厅官方网站。
融合专业教育,聚焦聚力关键环节改革。福建省不断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以教学过程改革为着力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培育中,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方位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深入。
厚植创新土壤,为创新创业植入市场基因。福建省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学校联盟的新模式,设立区域性、行业性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自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培育能力。同时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填平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鸿沟”,推动产学研用的一体化进程。
2019年,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职教赛道中,福建省职业院校共获得9个奖项,全国占比4.48%,全国、东部地区均排名第2。其中高等职业院校获得银奖3项,铜奖4项。另外,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MF 航测全流程解决方案获得最具人气奖。
表2.3.2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职教赛道福建省获奖情况(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
在2019年“网龙杯”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赛道共获得金奖11个,银奖14个,铜奖25个,“十佳人气奖”10个,“创意奖”5个,优秀组织奖11个。其中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奖数量最多,共8个,包括金奖2个,铜奖1个,创意奖1个,十佳人气奖3个,优秀组织奖1个;其次是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获得奖项7个和6个,获得金奖分别为2个和3个。
另外,在主赛道2个项目获得铜奖,分别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患者过床移位装置、黎明职业大学的“平安万家”智能家居报警系统;在红旅赛道获得银奖、铜奖各1个,分别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南乌山茶叶——夏暑茶行业高端品质定义者、无声天使AI 语音助手——全国首创聋哑人AI 语言训练助手。
案例3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打造6C 培养模式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综合实践,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该项目团队积极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涵盖“课程(curriculum)、设施(conditions)、文化(culture)、认证(certification)、合作(cooperation)、机会(chance)”的6C 培养模式。
6C 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普及性教育、集中性教育和精准性教育三个层次,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夯实基础、设置通道和创造机会三个环节,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与创新创业设施建设、创新创业线上培训和线下指导等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在资金、人才和平台方面的支持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