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于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这是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目前,高教领域已进入“双一流时代”,高校协同创新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部启动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9个中,福州大学环境与能源光催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入选;2019年10月教育部认定的6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占2个,分别为福建师范大学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医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为2020—2023年。
另外,福建省教育厅2013年将厦门大学“医用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等15个认定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厦门大学“海西信息通信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列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对象;2015年将厦门大学“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等18个认定为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为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高校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福建省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12月认定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拟立项建设31个、培育建设4个,建设期为2020—2023年,建设期内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各中心进行期中、期满后的绩效检查和评估。
表4.6.2 2019年福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拟立项及培育建设名单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福建省教育厅官方网站。
福建省教育厅将加强经费投入、目标管理、政策支持和绩效评价,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在服务地方需求、推动创新发展方面作出示范;各依托高校作为中心建设主体,将积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需求,优先支持科研配套改革,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协同效能,注重科教融合,用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有力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各协同创新中心将提升自身创新条件和能力,聚焦区域、行业战略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协同各方承担国家、区域、行业重大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
[1]在招本科专业指统计学年仍继续招生的本科专业。
[2]新专业指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毕业生不满3届的专业。
[3]当年停招本科专业指统计学年停止招生的本科专业。
[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指教育部、中央其他部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