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的荔波位于贵州省最南端,其南部与广西接壤。荔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地球同纬度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同时,它还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名片。2007年6月24日,第31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新西兰基督城开幕,对由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行表决。2007年6月27日,“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在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从此,荔波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
2.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喀斯特特征和地貌景观方面的多样性是无与伦比的,代表了世界上湿润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因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荔波、石林、武隆所展示的喀斯特特征和景观都是全球的参照地。荔波的锥状和塔状喀斯特被认为是世界上同类喀斯特的参照地,形成了特殊而美丽的地貌景观。荔波喀斯特包含了众多高耸的锥峰和深陷漏斗,以及陷落河流和悠长的河流洞穴。
3.荔波旅游景观特征
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发育了丰富而完整的锥状喀斯特,其中最典型的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它们是由两坡对称、平均呈45 度角、相对高度为十余米到百余米的锥状石峰组成。在峰丛之间发育了数以千计的洼地和漏斗,多边形的洼地大而浅,底部等齐、平坦、开阔,边沿还有泉点和地下河出口;峰丛之间窄而通畅的谷地长达数百米至数千米,谷底相对平坦,边沿常发育斗淋或落水洞;也有大型、平坦的封闭洼地或盆状地形,即坡立谷,有1 000~2 000米宽,常有孤峰和一条过境河,在谷地的一端于地下流出,而在另一端通过落水洞又流入地下;宽缓开畅、边缘井泉广布的盆地也较为发育;樟江、打帮河塑造了深切的峡谷,谷窄水急,比降大,冲积物不发育,谷坡陡直,深切呈“V”形、箱形甚至裂谷形,周围的洼地因回春发育成深洼。
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丰富的个体形态在空间上相互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丛漏斗、峰丛峡谷等峰丛喀斯特及峰林喀斯特系列组合形态。遗产地内有着丰富而优美的水体景观,如瀑布、湖泊、地表湖、地下湖、河流、地下河、跌水等。其中,河流有大、小七孔和樟江、水春河等干流和支流。喀斯特湖泊体量较小,但因水色和湖泊形态优美,为人喜爱,如鸳鸯湖、卧龙湖等。由于地形落差较大,遗产地内还发育大量的瀑布和跌水,最多的河流上发育多达68 级。
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已知有高等植物1 500 种,动物物种1 900 多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的植物种类有121 种,动物种类有45 种,是中国喀斯特地区国家保护物种和濒危物种最丰富、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至今在遗产地发现地方特有物种41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112 种,约占贵州省保护植物总数的43%。
在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茂兰自然保护区,从峰顶到洼地广泛分布着几十种兰花。兰花的叶、香味、花瓣、花色、花舌等各不相同,秀丽、高贵、端庄、飘逸的气质在幽谷间展现。在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条件的洞穴内,还繁衍了不同的生物群落。在洞口、洞内生活着丰富、齐全的植物及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和蜘蛛等洞穴生物。为适应无光、恒温、湿度高的洞穴环境,动物无眼(盲目)、无色,不能调节体温,生活步调慢,但嗅觉、触觉器官特别发达,颇为奇特。遗产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小生境繁殖了1 200 多种昆虫,蝴蝶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目前中国的蝶类有11 科,荔波已发现9 科。
4.荔波旅游景观美学
(1)形式美。
在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内,数千峰林比肩接踵、气势磅礴,有人将它比喻成“巨大城池的城垛”,如森林般的山峰具有磅礴数千里之势。锥峰绵延起伏、层峦叠嶂,勾勒出动感的、极富层次的天际线,众多山峰统一、联系、分隔,符合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构图美法则”;锥峰底部却变化万千,与洼地、谷地、峡谷组成不同的空间,极富层次美感;锥峰的组合形态丰富、多变,基座相连,千沟万壑,加上繁茂的植被,幽静而深远。山腰与山脚发育的洞穴丰富了喀斯特景观层次,神秘、惊奇、极富美感的沉积景观融为一体。
(2)组合美。
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发育了完整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丛峡谷、峰林槽谷等形态,在湿热带的喀斯特发育中非常典型,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保存完整。洼地形态为圆筒状、漏斗状或盆状,大小不一,而谷地底部平坦,与周围的峰丛和峰林组合,形成或幽深或开阔的空间,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
(3)层次美。
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内的喀斯特水体景观在形态、声音、色泽上具有无穷的魅力。丰富的河流、瀑布、湖泊、地下河成因与形态各异。68 级瀑布在高度、宽度、形状上不断变换,有如珠帘悬挂的瀑布,也有被岩石分开成多股的分流瀑布,其多变的形态可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喀斯特水的运动空间在地表和地下不断变换,河水发源于茂密的森林,水流清澈,水质好。春、夏、秋、冬,喀斯特湖泊的颜色从宝蓝、翠蓝、深蓝到蔚蓝不断变化。湖泊的美还在于湖岸对它不遗余力地装饰,曲折的湖岸,岸边的草木、森林,远处的山峰,极富层次美感。
(4)奇异美。
喀斯特贫瘠的土壤、干旱的地表,让人很难想象在这没有土壤的石山上却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的根系穿透岩石,从缝隙中吸取营养,以惊人的毅力获得生命的繁衍,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石上森林景观: 有树根将石盘绕的“树抱石”,有树根将石劈开的“树穿石”,也有树根经过宽大的岩体表面再深入地下的“石面悬根”。它们形态奇特,别有韵味,不禁让人联想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又如此顽强,是生之意志的切实反映。喀斯特森林彰显着生命的艰辛、忍耐却又不断向上的意志力,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喀斯特世界。
5.荔波典型景观欣赏(www.xing528.com)
(1)卧龙潭与鸳鸯湖。
卧龙潭原名翁龙潭,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近年又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流入响水河,成了两河的总水源。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见踪影,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潭外流不息的渠水,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声轰鸣,雾雨蒙蒙,四周高山紧锁,犹如地底深渊,即便是发洪水时,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在秋季的时候,卧龙潭水湛蓝清澈,岸上的江枫叶、绿树、竹林倒映湖中,色彩斑斓绚丽,可与九寨沟“七彩湖”媲美。
鸳鸯湖学名喀斯特潭。喀斯特森林的绿树清流,在这里倾注出一大一小两个湖泊,静静地躺在森林的怀抱中。这两个湖泊最深处达80米。在喀斯特地貌中,最缺乏的是水和土,这里能够储水形成湖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以,荔波人不叫它潭,而叫“湖”。登舟入湖,摇桨漫游美丽湖泊中,细心人会发现湖水的颜色浓淡不一,竟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环视湖边,葱苍的树林都向湖中披拂倾斜,相偎相依的鸳鸯树,多彩的色调映入水中,经过湖水的吸收、反射和折射,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浮现在水面上,如同一幅印象派作品。初春时节,春来湖水绿如蓝,湖色与春光争辉,绿水与青天斗碧,偶尔有几对鸳鸯游过,在湖面上留下双双倩影,更是一派清丽明朗。到了夏天,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千万条金色的鱼儿在跳动。入秋以后,秋水伊人,秋色连波,波上烟寒色翠。隆冬季节,由于地下水水温转高,出露地表后在水面上形成一片薄雪,隐隐约约、似动不动,给人一种宁静、朦胧、飘逸的美感。
(2)天钟洞。
天钟洞因洞内有一个非常逼真的天钟而得名,这个天钟是倒扣于地的。洞口的天钟就是按照洞内的天钟复制的。洞穴长828.5米,深38.2米,最宽处38.6米,最窄处仅1.3米,最高处53.4米,最低处1.5米。整个洞体海拔在762~800米之间。洞穴横剖面大部分洞道呈三角形,洞底覆盖有碳酸钙沉积和泥沙沉积物。碳酸钙沉积形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盾、穴珠、流石等。天钟洞发育于石炭系中上统(距今约3 亿年)的灰岩和白云岩中。洞穴最初形成于新近纪(距今23.3 百万年),早期为地下河下游通道,洞道内处于充水状态;中期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洞穴成为鸳鸯湖坡立谷的地下河通道,转为半充水状态;晚期随着构造的进一步抬升,河流继续下切,地下水转入下层而成为旱洞。荔波地处喀斯特山区,溶洞很多,可以说是乡乡有洞、村村有洞、寨寨有洞。
(3)石上森林。
在水上森林的下游,河流再度流入地下河道,由于地表岩石与植被覆盖相同,只是没有流水的冲刷,岩石表现的棱角分明,岩石表面也覆盖了一层风化沉积物。石上森林的树木长在岩石缝隙中,一方面,树木穿过岩石,根基产生化学物质,插进石头;另一方面,正是植物的根劈作用,即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
(4)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当地群众称之为“合欢树”,学名叫“溪畔冬青”。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冲刷,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像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拽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
(5)飞云瀑布。
飞云瀑布高近40米,宽20 余米。驻足仰视,水量大时,眼前浪花飞舞,脚下龙潭生烟,洪波怒号;水量小时,银练凌空,高山流水,心旷神怡。到此游览能体验旅游点的风情万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倍感人生美好,生命充满激情。
(6)拉雅瀑布。
拉雅瀑布出露于半山腰,跌入拉雅湖。拉雅瀑布是由于受地表变化的影响造成地下暗河突然中断并出露于半山腰,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从而形成的。拉雅瀑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植被茂盛、覆盖率好,保水性能好,使得河流水丰富。“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横空出世的拉雅瀑布含笑迎接远方来客。正常水量的时候,她虽然没有雷霆万钧、声闻十里般的恢宏,却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如此的亲切可人,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她沁人心脾的清凉。她仿佛一个在森林中穿行千万年的精灵,着意要为游客洗去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让游客的心灵归于宁静与安详。拉雅瀑布宽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水量较大的时候,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 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酣畅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游客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
(7)68 级跌水瀑布。
跌水瀑布,是指河流或溪水经过河床纵断面的显著陡坡或悬崖处时,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的水流,在地质学上,是由断层或凹陷等地表变化造成河流的突然中断。另外,流水对岩石的侵蚀和溶蚀也可以造成很大的地势差,从而形成瀑布。68 级跌水瀑布位于涵碧潭上游长1.6千米的狭窄山谷里,流经山谷狭窄而陡峭,因此河床高低不一,从而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跌水,68 级跌水瀑布由68 级跌水组成而得名。68 级跌水瀑布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形成断层。地壳不是一直都处于抬升状态,而是抬升一段时间后就停息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后地壳运动又使其抬升,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最后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景象。专家考证,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8)小七孔桥。
小七孔桥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昔日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神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把石头戳软,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七七四十九天后,终于捏砌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七姑桥”。此桥看似单薄,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在桥的东岸立有一块“万古奥桥”碑,有一副对联为“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