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原是斯洛文尼亚境内伊斯特里亚半岛上的一个地名,那里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奇峰异洞地貌景观。1893年,南斯拉夫学者斯维奇(J.CvijiÃ)对该区地质地貌景观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以这个地方的名称Karst 作为本区石灰岩溶蚀作用与现象的总称。之后,Karst 便成为对石灰岩地区溶蚀作用和其形成地貌的世界性通用术语。我国学者把Karst 音译成“喀斯特”,喀斯特随之成为中国地质学界的通用术语。1966年,中国首届岩溶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用“岩溶”一词代替。这是因为喀斯特形成的奇峰异洞景观主要是因岩石被水溶解而形成。“岩溶”一词既反映了这一地质作用的本质,在中文意义上也容易理解。随后,“岩溶”被我国学者较为普遍地使用,但仍有部分学者继续使用“喀斯特”,因为“岩溶”在译为外文时,仍然译成Karst。两个专业术语虽有相通之处,但“岩溶”一词的涵盖面似乎更广些,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等)及卤化物(岩盐等)形成的地貌和作用的总和,而“喀斯特”的原意主要指石灰岩地貌及其溶蚀作用,涵盖面较窄。
喀斯特的地表形态主要有喀斯特洼地、盆地、槽谷、干谷、悬谷、盲谷、峰谷、溶帽、丘陵、天坑、天井、天窗、天生桥、地缝、漏斗、石林、石柱、溶痕、溶沟、溶蚀裂隙、石芽、落水洞、峰林、峰丛、孤峰、石丘、溶蚀平原、溶蚀准平原、高原、湖泊、断头河、穿洞、消磁水洞、雷公洞、边石坝(钙华沉积)等;地下形态主要有喀斯特溶孔、晶孔、洞穴、岩屋、脚洞、边槽、流痕、悬吊岩、洞穴网、地下廊道、倒虹吸管等。(www.xing528.com)
喀斯特的组合形态主要有喀斯特溶沟田、丘陵—洼地、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峰林—谷地、孤峰—平原、断陷盆地、断崖天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