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学旅游:地学与旅游的科学融合

地学旅游:地学与旅游的科学融合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地学旅游,目前国内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忠慧认为: 地学旅游则是“地学+”的概念,是一种科学旅游,是地学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最终融入旅游这个大家庭。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创新时代地学旅游——铜仁倡议书» 指出在新时代,人民对旅游、科学普及、科学素质提升需求的激增已成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矛盾。因此,发展新时代地学旅游,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佳途径。

旅游地学是介于地学和旅游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身还是属于地学的范畴,是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地质旅游资源,同时也研究其他旅游资源中的地学问题。对于地学旅游,目前国内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地学旅游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和其他自然景观为主,包含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旅游资源,是美学与科学的统一体、自然与文化的统一体。地学旅游既让人们领略和享受大自然的美感,又使人们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实际上,地学旅游是指由地质构造产生,具有一定人类历史活动遗迹,能带给非定居人们视觉和身心慰藉的自然与文化的统一景观体。(www.xing528.com)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忠慧认为: 地学旅游则是“地学+”的概念,是一种科学旅游,是地学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最终融入旅游这个大家庭。地学旅游主体和其他旅游主体的区别是旅行者的结构不同。地学旅游主体包括普通游客、地质院校学生(实习)、专家团队(考察)、中小学生(冬夏令营)、自然爱好者(自驾游)等。地学旅游的客体主要包括典型矿产、环境地质、水体景观、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等地质旅游资源。地学旅游媒介与其他旅游媒介也不尽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导游的人员构成不同。地学旅游的导游人员包括导游员、讲解员、地质专家、高校和中小学教师、志愿者和服务人员等。地学旅游的支撑主要有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煤田地质、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九个方面。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教授认为: 地学旅游主要是指以地质、地貌景观与人文地理景观为载体,以所承载的地球科学、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以寓教于游、提高游客科学素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以观光游览、研学旅行、科普教育、科学考察、寻奇探险、养生健体为主要形式的益智、健身旅游活动。简单地说,地学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通过体验地质、地理景观,以获得精神享受或满足的旅游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