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强不息,龙马精神-张其成讲易经

自强不息,龙马精神-张其成讲易经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个位置不叫一,叫初。我们一根一根爻来看乾卦的爻辞。我们已经学了《易经》的第一卦——乾卦。《说卦传》里面说,乾卦还表示马,“乾为马”。所以乾卦为龙,乾卦为马,就是龙马,这种龙马精神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龙腾云驾雾,是向上的;马也是刚健的,跑起来非常快,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变异创新,这就是一种龙马精神。又是谁赋予了乾卦这种龙马精神,或者把它解读出来的呢?

自强不息,龙马精神-张其成讲易经

易经》的卦爻辞传说是周文王或者周公写的,距今三千年了。很多人读到乾卦的卦爻辞会说,这不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降龙十八掌吗!洪七公教给郭靖的降龙十八掌里面就有“潜龙勿用”“亢龙有悔”“见龙在田”等。其实,是金庸老先生按照《易经·乾卦》来编的降龙十八掌。

首先,“乾”字表示这个卦的名称叫作乾卦。其次,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几个词是指爻的名称,因为每一爻都是两个基本符号之一,或者是阴爻,或者是阳爻。阳爻叫作九,阴爻叫作六。大家以后看到六十四卦当中的爻辞有九的,肯定是阳爻,有六的,肯定是阴爻。

乾卦六根爻都是阳爻,那就是九九九、九九九。虽然都是阳爻,但是它们的位置是不同的,从下往上一共六个位置。数的时候一定是从下往上数,这表明事物的规律是从下往上长,我们地球上的生物也都是从下往上长的。

第一个位置不叫一,叫初。初就是开始,是最下面的位置。第二到第五个位置,由下往上叫二、三、四、五。第六个位置也不叫六,叫上。这样就比较清楚了,第一根爻是阳爻,叫初九;最上面一根爻也是阳爻,叫上九。中间四根阳爻从下往上是不是叫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呢?不是,把它倒过来,叫九二、九三、九四、九五。

如果是坤卦,它六根爻都是阴爻,也很简单,从下往上就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乾,元亨利贞。

我们先来看一看乾卦的卦辞。很简单,四个字“元亨利贞”。“元”就是头,“亨”就是亨通、通畅,“利”就是有利的,“贞”原意是指你问的问题。事情一开头就通畅,有利于你问的问题。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我们一根一根爻来看乾卦的爻辞。

如果你处在第一个时空点、第一个时位,“潜龙勿用”这个龙要潜伏在水里,不要乱动。

到了第二个时空点叫“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就是“现”,这个时候龙可以浮现出水面了。浮出水面在哪里呢?在田野。“利见大人”,对大人来说是有利的。“利见大人”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有利于出现一个大人;第二种解释“见”字作“于”字讲,就是有利于做一个大人。

到第三爻,也就是九三的时候,君子要整天前进又前进。“乾乾”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前进,也就是要前进两步,因为第三爻前进一步的话是第四爻,第四爻还是不好的,再前进一步到第五爻——九五至尊——是最好的;第二种解释是要刚健又刚健,这个“乾”字当“健”字讲,也就是要付出比平常多一倍的努力。“夕惕若,厉无咎”,现在有的断句是“夕惕若厉,无咎”,但我认为是“夕惕若,厉无咎”,也就是到傍晚要警惕。“若”意思是样子,你要警惕、要反思、要反省。“厉”是危险,因为第三爻大多危险;“咎”是灾祸。“厉无咎”,虽然危险,但没有灾祸。

古汉语的“或”当“有的”讲,表示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有的人、有的事,这里作“有的时候”讲。这条龙可以“跃在渊”,什么意思?现在解释《易经》的书很多,绝大部分都是这么解释的:有的时候,龙可以在深渊里面跳跃。这条龙没事在深渊里面蹦来蹦去干吗?所以,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学古汉语要学古文字,“或跃在渊”的“在”不是“在哪里”的“在”,而是“从”的意思。这句话连起来就是:有的时候,龙可以从深渊里面跃出来,它就没有灾祸。你看这个卦多了不起,“跃”这个动词表明一种速度,这种速度也表明一种高度。

第二个时空点的“见龙在田”,速度慢,浮现一下,所以达到的高度就低,达到田野。第四爻的“跃”肯定比第二爻的“见”快,所以达到的高度一定高于田野;但是它没有后面第五爻“飞龙在天”的“飞”快,所以肯定不如“飞”那么高。“飞”是最快的,达到的高度最高,那就是天上。第四爻“跃”是从深渊里面跃出来,一定要注意它是跃在高于田、低于天的地方,就是半空中。

龙在这个时候可以飞到天上。第二爻和第五爻都有“利见大人”,第五爻的“利见大人”同样也有两种意思:一是有利于出现一个大人,一是有利于做一个大人。那言外之意是什么?利不见小人!虽然这个时候非常好,但是要做个小人照样不利。

那我问问大家,你们想一想第二爻的“利见大人”和第五爻的“利见大人”有没有区别?有区别,第二爻的“利见大人”指有利于出现一个大人,偏于讲别人;而第五爻的“利见大人”偏于讲自己,就是自己要做一个大人。

这条龙飞得太过了,就要反悔、后悔。因为第五爻已经是最好的,不是说越往上就越好,而是不能再高了。如果此时反悔、后悔了,那就吉了。

这六根爻都讲完了,但是乾卦多出了一条:“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就是通观这六根阳爻,会出现群龙无首、大吉大利的局面。大家可能就不明白了,“群龙无首”不是形容没有一个领导,一片混乱的局面吗,怎么还大吉大利呢?这就是《易经》非常伟大的地方,只有出现群龙无首了才大吉大利,你看前面六根阳爻都没有一个“吉”字,到这里却出现了“吉”。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群龙无首,大吉大利”就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等级、一片大吉大利的社会。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我们已经学了《易经》的第一卦——乾卦。我们知道乾卦的卦辞和爻辞其实很少,一共才六十七个字。它有一条卦辞,七条爻辞。在爻辞里面,大家印象最深的一个字应该就是“龙”,七条爻辞里面有五条直接说到了“龙”。除了龙,乾卦还表示什么呢?《说卦传》里面说,乾卦还表示马,“乾为马”。《说卦传》说它是老马、瘠马、驳马。所以乾卦为龙,乾卦为马,就是龙马,这种龙马精神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龙马精神是刚强的、向上的。龙腾云驾雾,是向上的;马也是刚健的,跑起来非常快,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变异创新,这就是一种龙马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并且是唯一延续到今天而没有中断的文明。

龙马精神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又是谁赋予了乾卦这种龙马精神,或者把它解读出来的呢?这里我们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孔子在《易传》里面明确提出了乾卦就是“龙马”:为龙,为马。孔子作的《易传》一共有七种十篇。为什么七种有十篇呢?因为七种里面有三种分为上篇和下篇,加起来就是十篇。这十篇也叫作十翼。

这七种里面,有三种是随文解释的,分别是《彖传》《象传》《文言传》,有四种是独立成篇的,分别是《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这三种随文解释的传文里面,第一种叫《彖传》,这个“彖”是判断的意思,但是《彖传》只对卦辞进行判断、解释,不解释爻辞。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彖传》就解释这四个字。

“大哉乾元”,这一句解释“元”,伟大啊乾卦这个“元”;“万物资始”,万事万物是靠它开始的,“资”就是依靠的意思,“资”后面省略了一个宾语“乾元”,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靠乾这个“元”而开始的;“乃统天”,所以它可以统领天道。原来那个卦辞就是“元亨利贞”,“元亨”的字面意思是一开头就亨通,是指这件事的开头。可是孔子把它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这个“元”已经变成哲学本体、本源了,就是万事万物都靠这个乾元,也就是靠天开始的。天是第一位的,这是哲学的一个本体论,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一个词——“初心”。所以,我认为整部《易经》的第一个字“元”是提醒我们要回归本源、初心。所以抓住了这个“元”,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这才是最重要的。万事万物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元”才有了“始”——开始。

这个“始”非常重要,我们将会在坤卦里面对比来看。坤卦也说了“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元”主始,“坤元”主生。“始”,字面的意思就是开始,那这个“始”为什么是女字旁?《说文解字》解释“始”:“女之初也。”就是女人刚生下来,叫作始,就是童女、少女。童女不能生孩子,所以乾卦不能直接生出万物,它还只是一个开始,到了坤卦才开始生出万物,这个关系非常有意思,在讲坤卦的时候再对比讲解。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句话一般字面的解释是什么呢?“云行雨施”,乾卦代表天,天道就是万事万物的开始,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天道。天上有云,云密集了之后,就要下雨,雨下到地上,万事万物就流动成形了,就滋润着万物;“品物流形”,“品”的意思就是“类”,“品物”就是众多的事物,各类事物流动成形了就有了形体。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乾卦代表天、阳气、男人,但是男人自己不能生孩子,女人当然也不能自己生孩子。男人和女人要“云行雨施”才能生孩子,“品物”才能“流形”。易学开创了阴阳要交合的观念,《易经·系辞传》有一句十六字的总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光是乾卦、天,还不能产生万事万物,必须要阴阳、天地交合才能产生万事万物,因为“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只有阴阳交合了,才能产生万事万物。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和合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日”和“月”两个字,左右结构就是明,上下结构就是易。太阳和月亮是怎么运行的呢?都是“终始”——终而复始,也就是周而复始。每一天太阳都要东升西降,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一个月当中月亮有阴晴圆缺,一年有春夏秋冬,都是周而复始的,这个规律其实就是天道规律的一种表现方式。要注意无论什么时候,太阳和月亮、万事万物的周期性运动都按照“六位时成”运行:“位”就是空间,“时”就是时间,就是按照六个空间、六个时间、六个阶段运行的,这个规律特别重要。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你要找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找到。这个理论叫六度空间理论,这和《易经》“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的理论一致:六个时空点中每一个时空点都要乘六龙,然后“御天”,这就是驾驭天道,就是要符合天道规律。

一个卦分六根爻,就是六个时间、六个空间。“六龙”不是指六条龙,而是指一条龙在六个不同的时空点里面的六种不同的做法、行为。符合这个时空点的规律,就是符合天道,就能驾驭天道了。比如在第一个时空点就应该“潜”,在第四个时空点才可以“跃”。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句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这个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精神。我们先来具体分析一下。“乾道变化”,就是天道的变化;“各正性命”的“正”其实就是解释“元亨利贞”的“贞”,它把“贞”解释为“正”,要守正道。“各正性命”就是如果按照乾道的变化规律来做,它可以使你的“性”和“命”都得到端正,都走正道。

“保合太和,乃利贞。”“元亨利贞”,怎么才能有利?怎么才能走正道?四个字:保合太和。只有太和了,才能生生不息。“保合太和”可以组成几个和啊?以最后这个“和”为准,能组成三个和:太和、合和、保和,再加上《易经》推崇的中和,一共是四个和。

说到这里,大家都想到了故宫吧。故宫开四个门,这四个门就是文王八卦的四正卦。故宫的中轴线有六座建筑,就是《易经》的六根爻,“六位时成”,六个空间,六个时间。一个六爻的六十四卦可以拆成两个八卦,所以这六个建筑又分成两大部分,叫前三殿、后三宫。前面是办公区,后面是生活区。

前三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就取自“保合太和,乃利贞”。后面三宫:第一座乾清宫是乾卦,第三座坤宁宫是坤卦。因为乾卦是皇帝,坤卦是皇后,所以本来设计时乾清宫是皇帝住,坤宁宫是皇后住。中间那座叫“交泰殿”,是泰卦,指乾坤的交合,取自于《易经·彖传》的“保合太和,乃利贞”。

这里的四个和——太和、合和、保和、中和——里最重要的就是“太和”,就是圆满和谐的最终目标、最高境界。所以在前三殿里面,最主要的殿就是太和殿。那怎么实现这种境界、终极目标呢?前面的三个和——中和、保和、合和——是实现“太和”这个终极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也可以叫途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这个精神里面我认为主要的一个字就是“和”,还有一个字就是“中”,“中和”是最基本的精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个“首”毫无疑问是解释“元亨利贞”的“元”。抓住了这个“元”,就抓住了事物的本体,抓住了我们的初心、本性,就可以产生万事万物。“庶物”的“庶”就是众多的意思,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产生出来,前提是要抓住这个根本,抓住这个“首”。“万国咸宁”,“咸”是都的意思,“万国”都安宁,就能产生出万事万物,包括财物。要是掌握了这个“元”——天道、根本、万事万物的初心、人的本性本心,你就可以发财。“庶物”当然不仅仅是财物,而是所有的事物,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用这个原则来治理国家,万国都能安宁。不仅治理国家是这样,管理企业、家庭、事业、行业等也一样,都能得到安宁,都能够大治。这就是《彖传》给“元亨利贞”这个卦辞的解释。

我们总结一下,《彖传》的解释一下就把乾卦的卦辞升华了。“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亨”,就是要按照六个时空点的六种不同的做法去做,才能亨通;“利贞”,就是只有保和、太和,才能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www.xing528.com)

(九二)《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孔子对《易经》卦爻辞的七种随文解释里,第一种叫《彖传》,只解释卦辞,不解释爻辞;第二种叫《象传》,既解释卦辞,又解释爻辞。解释卦辞的叫作《大象传》,解释爻辞的叫作《小象传》。《象传》的“象”,简单理解就是形象,也就是从形象上解释卦爻辞。比如,乾卦的《象传》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象传》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传》说乾卦的形象像天一样,天的运行是刚健的,所以君子要“以自强不息”,“以”就是“按照”,君子要按照天道来自强不息。这句话说明了《大象传》的体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客观上来分析、解释卦的形象,比如乾卦就像天;第二部分,君子要按照什么来做,多数时候会说“君子以……”,有时也说“大人以……”,或“先王以……”,是一种行为规范。《彖传》侧重于对天地万物规律的客观认知、把握,《象传》则侧重于对天地万物主观上的情感把握,并且把它化为一种行为规范,所以大部分《象传》都出现了“君子”。《易经》给我们树立了君子人格,六十四卦的《大象传》就是六十四条君子的行为规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里最关键的一个字是“自”,一定要自强,别人让你强,是不能永远强下去的。天就是自己在运行,所以只有自己让自己强,才能强。怎样才能自己强呢?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就是潜意识要强,比如冰山理论:浮在水面上的冰只是冰山一角,就是意识,占5%;大部分的冰都在水面下,也就是潜意识,占95%。怎样才能做到潜意识强?先说一个西方心理学的方法:一比五十。也就是一个意识符号重复五十遍,就变成潜意识了。但是要注意,进入潜意识的意识符号,是不能带否定词的,像“否”“不”“别”这种都不行。

《易经》里也有开发潜意识的方法。乾卦第一条爻辞“潜龙勿用”,“潜龙”不是单指潜伏的那条龙,而是指这一类事物,潜意识就好比是潜龙,“勿用”就是不要乱动,要静。不论儒家道家,还是中国化的佛家,获得智慧的时候都要求“静”。《大学》里说止、定、静、安、虑、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德经》里也说“致虚极,守静笃”,要静到极点才能获得智慧,静能生慧。佛家也说戒、定、慧,戒就是五戒,定就是心灵的虚静,在禅定的情况下才能开般若智慧。但是无论如何都要符合天道,因为天的运行本来就是刚健的,所以人也应该模仿天道来做,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就是龙马精神。龙、马都是形象。龙是一种意象:龙的头是骆驼头,眼睛是兔眼,角是鹿角,颈是蛇颈,腹是蜃腹,鳞是鱼鳞,爪是鹰爪,掌是虎掌,耳朵是牛耳,尾巴是马尾。龙的形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多元统一的文化,正是这种和谐的组合才能使龙可以腾云驾雾,上至天空,下至海底;马是一种实象,跟牛相比,马跑得快,是刚健、孔武有力、刚毅的体现,也就是天道的体现。

《小象传》解释了六根爻的爻象。第一根爻:“潜龙勿用,阳在下也。”阳气在下面,就不要乱动。第二根爻:“见龙在田,德施普也。”龙在田野,田野是广阔的,所以君子要品德宽广,普施大众。第三根爻:“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要奋进又奋进,在这个时空点上要反反复复,奋发有为。第四根爻:“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前进一步,到第五个时空点——九五至尊——就没有灾祸。第五根爻:“飞龙在天,大人造也。”“造”是走之旁,就是“达到”的意思,就是达到“大人”的境界了。第六根爻:“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盈”是太满了,就不可能长久,所以要“有悔”,要倒过来走。最后多出来的这条《小象传》,也就是解释用九的:“天德不可为首也。”就是按照天道来说,是不会有首尾之分的,因为天道是公平的,没有等级、高低、尊卑之分,所以群龙无首,大吉大利。

《大象传》是对卦象的解释,整部《易经》一共六十四条。《小象传》是对爻象的解释,整部《易经》一共三百八十六条。因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条,但是乾卦和坤卦各多出一条爻辞(用九和用六),所以一共是三百八十六条。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易传》中对乾卦和坤卦的随文解释,除了《彖传》和《象传》,还有《文言传》。《文言传》是《易传》中最后产生的,不仅解释了乾卦和坤卦的卦爻辞,而且还解释了乾卦和坤卦的《彖传》和《象传》。但《文言传》只有乾卦和坤卦有,其他六十二卦都没有。小时候我父亲给我出了一个对子,让我对下联,上联是:《易经》六四卦,唯乾坤中有《文言》。后来我在给中成书院我的弟子班讲课的时候,就给他们出了这个上联,对出来下联才可以结业,很多人绞尽脑汁也对不出来。大家先思考一下,我到本篇最后再公布答案。

乾卦的《文言传》对乾卦进行了四次解释,说明乾卦非常重要,我们先看第一次。

这里对卦辞的“元”“亨”“利”“贞”进行了解释,前面《彖传》的解释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就是说这个“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跟《文言传》是不一样的。这里说“元者,善之长也”,意思是“元”是众善之首,各种善德里最大的善就是“仁”,所以“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仁”是第一位的,它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爱”。“仁”字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二”,表示人与人之间要有“爱”。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简书里,“仁”的写法是上面一个“身”,下面一个“心”,表示爱要从心里发出,然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元”就是要有一颗仁心、一颗善心。“亨者,嘉之会也”,“亨”就是亨通,“嘉”就是美好,亨通就是有美好的东西会合,美好的东西会合是什么呢?后面又说“嘉会足以合礼”,也就是符合礼仪的东西才是美好的,想亨通必须符合礼仪。“利者,义之和也”,“利”就是“有利”,财物也算一种利,要发财就必须符合“义”。“义”就是正义、道义,也就是正确的主张、观点或行为。《论语》里说“大人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和“利”对立了,追求“义”(道义、正义)的是大人,追求“利”(礼仪、财富)的是小人,而《易传》中孔子则将“义”和“利”统一起来了,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符合道义地追求利,也是大人。“贞者,事之干也”,“贞”的原义是“问”,这里孔子则将“贞”解释为“正”,是建功立业的主干和根本,“正”就是正确的事情,也就是符合天道、天地大义的规律的事情,坚守正道就可以建功立业,这就是“贞固足以干事”。因此,“元亨利贞”在《文言传》里变成了四德——仁、礼、义、事。“元”就是“仁”,居第一位,因为“仁”是做人的起点;“亨”就是“礼”;“利”就是“义”;“贞”就是“事”,“事”也可以理解为“智”,就是智慧。君子有了这四种德行,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业。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初九的爻辞说“潜龙勿用”,《文言传》对“潜”的解释是“龙德而隐者也”,就是说龙的本性是要潜伏在水里,要归隐。“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乎”就是“被”,不被世人改变,不在世上成名,也就是自然无为,不表现出自我,不刻意去做,要自然而然地归隐。“乐则行之,忧则违之”,高兴了就去做,不高兴了就不去做,这是龙的本性,它的本意就是不想表现,但是该表现的时候要表现出来。所以做人,一开始就要立志找到天理,找到人的本性,要按照天性去做,不要违背本性的意愿,这就叫潜龙。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二爻的爻辞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孔子是这么解释的:“龙德而正中者也。”因为九二爻位于下卦的中间,引申开来就叫“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这是个宾语前置句,也就是“信庸言”“谨庸行”,“庸”就是中庸、不偏不倚、合适、守中道,这是告诉我们守中道的行为言语要去做、去听、去信,平常的言谈要有信用,举止要谨慎。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文言传》对九三爻和九四爻的解释都有“进德修业”,因为三和四的位置都是“不三不四的”——“三多凶”“四多惧”,所以要“进德修业”。“进德”就是提升自己的品德,“修业”就是使自己的事业美好,“修”是美好。后面继续讲如何“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居业”就是“修业”,就是要“忠信”,“修辞”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辞美好,要说好话,出口伤人肯定不能成就大业,而且要诚心,这个“诚”是从我们的本心自然而然发出的,不是做作的。因此“忠”“信”“诚”都是提升品德,使自己事业美好的一些做法。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爻也说“进德修业”,而且又加了一句“欲及时也”,因为九四爻的时空点是人生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是转折期,所以要抓住这个时机,抓紧修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建功立业。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九五爻是乾卦的最佳之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文言传》解释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类比,就像后面讲的“各从其类”,是取象比类的方法。九五爻是乾卦的最佳时位,九五至尊,又中又正,“飞龙”、“天”、最大的“利”、最大的“大人”,这些都是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水流向湿的地方,火是燥的,“云”和“龙”,“风”和“虎”都是同类,放在一起比较,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个道理。因此人在交友的时候要慎重,多和同类、同等志向的人在一起,才能在正向能量上有所提升。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上九爻“亢龙有悔”,孔子解释说“贵而无位”,本来九五爻是最好的,但上九爻超过九五了,就太高了,反而就没位置了。“高而无民”,太高高在上远离百姓,人民就不会拥戴你。“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能的人在下面离你太远,就不会来辅佐你了。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这是《文言传》对乾卦的第二次解释,比较简练。初九爻“潜龙勿用,下也”,第一爻处在最下面,所以不要乱动。第二爻“见龙在田,时舍也”,这时有了转机,因此可以停留在这个时机。第三爻“终日乾乾,行事也”,就是要去做事了。第四爻“或跃在渊,自试也”,自己要试一试。第五爻“飞龙在天,上治也”,这是最佳之爻,“治”就是平安,天下大治。第六爻“亢龙有悔,穷之灾也”,“穷”就是到头了,因此就有灾祸了。多出的用九爻“群龙无首,吉”,这是“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这是《文言传》对乾卦的第三次解释,在解释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叫“与时偕行”,就是要与时俱进的意思。所以,“与时俱进”这个词其实出自《易传》。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是《文言传》对乾卦的第四次解释。对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解释非常精彩:“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对“大人”的论述要达到四个“合”;第一个“与天地合其德”,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说,是要天人合一(德),人不能违背天命;第二个“与日月合其明”,是从认知学角度来说,是要像日月那样光明,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第三个“与四时合其序”,是从行为学角度来说,做事一定要符合春夏秋冬四时的次序规律;第四个“与鬼神合其吉凶”,是从神学角度来说,达到前面三个“合”之后就可以拥有超常的智慧,能像鬼神一样预知未来、把握吉凶,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人”。因此,“利见大人”在九五爻是教我们做一个“大人”,需要达到这“四合”。

《文言传》对乾卦解释了四次,阐发了乾卦六根阳爻的大道,包括天道、人道,展现了人道应如何适应天道的大法则、大规律。

最后揭秘我父亲的对联:《易经》六四卦,唯乾坤中有《文言》;《论语》二十篇,独《乡党》中无“子曰”。因为《论语》一共二十篇,十九篇有“子曰”,只有《乡党第十》中没有“子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