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损星浪里白跳张顺叶昌炽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损星浪里白跳张顺叶昌炽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昌炽,字鞠裳,号颂鲁、缘督,室名缘督庐、奇觚庼;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在甘肃任上时,正值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开启,叶氏亦承敦煌县令汪宗翰、名士王宗海转赠敦煌遗物多种,惜误以为藏经洞文物无多,精华已尽,而未亲赴现场调查。不过,敦煌遗物虽流出域外,而能保存无缺,在文物意义上虽属损失,在学术意义上则虽损而犹未损也。参郑伟章《文献家通考》卷二十一叶昌炽条。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损星浪里白跳张顺叶昌炽

叶昌炽(1849—1917),字鞠裳,号颂鲁、缘督,室名缘督庐、奇觚庼;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在有清廷仕宦经历的近世学人群体中,叶氏官不甚显,名不甚著;但他能专心,善著书,论传世的成绩,较之王闿运、王先谦、缪荃孙、沈曾植、柯劭忞诸老,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以文献学而言,同时代人惟叶德辉可相匹敌,[1]如缪荃孙、傅增湘等皆乏条理,论著述皆不及也。

叶氏所著,以《藏书纪事诗》、《语石》最为不朽,曹元弼称“两书皆独有千古”,[2]吴郁生更谓“著书难,本朝嘉道后人则更难。独君之《藏书纪事诗》、《语石》二编,乃二百数十年间无人荟萃之创作。文字一日不灭,此书必永存天壤”。[3]

《纪事诗》仿前人《南宋杂事诗》、《金源纪事诗》的体裁,以人为目,以诗系事,而旁征博引,左右参证,汇集五代北宋以来书林逸事于一帙,为藏书史乃至文献史的创辟之作;[4]所收人物不限于上层的学问家、收藏家,更包括下层的书贾、抄匠、刻工,尤见其眼界胸襟。陈垣颇好此书,惟惋惜“叶氏找到了这么多材料,却用诗表示出来,未免减低了价值”。[5]

按:叶著亦文亦史,征文考献于七言绝句之下,实为学林创一新体,陈氏囿于史学立场而非之,殊可不必。近世以来,伦明先后有《补藏书纪事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王謇有《续补藏书纪事诗》,吴则虞有《续藏书纪事诗》,徐绍棨(信符)有《广东藏书纪事诗》,周退密、宋路霞有《近代上海藏书纪事诗》;此外,莫伯骥有《叶氏藏书纪事诗补续》佚稿,刘声木、冯雄皆有续作《纪事诗》的计划,可见叶氏此体影响风气之盛。[6]

《语石》虽系札记体,但以时代、地域、类别、体例、人物等分门别类,发凡起例,“专开门径,及访求收藏鉴别之事……非叙跋,非考释,似于金石门中别开生面”,[7]实为传统石刻研究作一总结。顾燮光誉为“精博详赡,体例完善,实为金石书中空前绝后之作”,柯昌泗亦指“近世访碑之书,推长洲叶鞠裳侍讲丈《语石》条理最善”。[8]

两书以外,叶氏尚编著有《滂喜斋藏书记》、《邠州石室录》、《寒山寺志》等作,诗文则由门生辑为《奇觚庼诗集》、《奇觚庼文集》、《奇觚庼文外集》。至于其《缘督庐日记》,历时近半世纪,清季政治、风俗、学术皆可藉此窥其痕爪,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并称晚清四大日记,[9]为叶氏另一传世名著。

叶氏家境平平,科场亦不甚顺,四十岁始中进士,此后十余年皆任京城冷官;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外派为甘肃学政,掌一方学校政令。在甘肃任上时,正值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开启,叶氏亦承敦煌县令汪宗翰、名士王宗海转赠敦煌遗物多种,惜误以为藏经洞文物无多,精华已尽,而未亲赴现场调查。以后叶氏在日记中表示:“……其精华者,大半为法人伯希和所得,置巴黎图书馆,英人亦得其畸零,中国守土之吏熟视无睹。鄙人行部至酒泉,虽未出嘉峪关,相距不过千里,已闻石室发见事,亦得画像两轴,写经五卷,而竟不能罄其宝藏,轩奉使之为何?愧疚不暇,而敢责人哉!”[10]论内在的学术素养及外部的历史机缘,叶氏实为敦煌遗书最适宜的发现者,而终亦失之交臂,是为叶氏个人一生的最大遗憾,亦是中国近代文物史的最大损失,故比之为天损星焉。不过,敦煌遗物虽流出域外,而能保存无缺,在文物意义上虽属损失,在学术意义上则虽损而犹未损也。

叶氏于清室虽受恩无多,但入民国后,却能忠于所事,以遗老终其身。清史馆馆长赵尔巽欲延之为名誉总纂,而叶氏谢绝,自叹:“噫!如鄙人者,国亡宗坠,旦夕入地,尚何有名誉之可言?”[11]苏州地方欲聘他续修《苏州府志》,叶氏亦坚辞不就:“不佞大清长洲县人也。今大清何在?县何在?”[12]其实民国民国,亦有名无实耳,大清固已不存,民国又何在?

诗曰:藏书纪事孰开山?未过敦煌空手还。识宝番胡君莫怨,泰西虽远亦人间。

注 释:

[1]叶德辉称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于古今藏书家,上至天潢,下至方外、坊估、淮妓,搜其遗闻佚事,详注诗中,发潜德之幽光,为先贤所未有。顾其书限于本例,不及刻书源流与夫校勘家掌故,是固览者所亟欲补其缺略者”(《书林清话叙》)。又曾拟与叶氏联宗(郑伟章《叶菊裳先生年谱》,《书林丛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叶氏去世后,叶德辉有诗伤逝,其一云:“语石藏书纪事诗,即论谈艺亦吾师。校邠曩共修吴志(同治冯林一先生桂芬修《苏州府志》,君时为分纂),度陇亲来访汉碑。晚卧烟霞忘世变,晦闻风雨恐人知。南阳百万垂垂叶,独恨先生出别枝(君由湖州迁长洲,五世以上无考,故不能与吾族通谱)。”(《壬戌感逝诗·家鞠裳侍讲昌炽》,《观古堂诗集·浮湘集》)(www.xing528.com)

[2]《皇清诰授通议大夫翰林院侍讲甘肃学政叶公墓志铭》。

[3]《缘督庐日记钞序》。参郑伟章《文献家通考》卷二十一叶昌炽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

[4]叶著颇有疏失,王欣夫有《藏书纪事诗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合刊本)。按:王同愈云:“《藏书纪事诗》搜罗五代以迄同光近时贤士大夫之嗜书者,人系一诗,其遗闻佚事,罗缀于下,既博且精,实为藏书家掌故渊海。”又引叶氏语云:“此书意在阐幽显微,若其人本已千古,藏书事实无足称道,仅乃藏书几万卷,无所示异于人,则概从割弃云。”(《栩缘随笔》,《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则叶著虽有错误,但有些材料上的疏漏,却可能只是故意省略。

[5]牟润孙《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感言》,《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

[6]据徐雁《书城掌故藏家史 别有续篇在人间·〈续补藏书纪事诗四种〉整理记》,《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附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关于莫伯骥稿,参邓又同《忆述广东近代藏书家莫天一》,《学海书楼七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学海书楼董事会1993年版。

[7]《缘督庐日记》辛丑(1901)年十一月初五(参《叶菊裳先生年谱》)。

[8]顾燮光《梦碧簃石言》卷五《叶鞠裳之金石学》;柯昌泗《语石异同评叙》。按:顾、柯皆此道专门家,顾氏《石言》形式及内容皆于叶著有所承袭,而柯氏《语石异同评》尤专为订补叶著而作。顾氏又谓:“古无言金石札记随笔诸书也,有之,自叶鞠裳先生《语石》始。其书学博思精,融会修洁,非数十年读书读碑之功,未易臻此。曩取读之,窃叹观止矣。”(《梦碧簃石言》题语)另,钱基博评曰:“叙述历代碑版,明其嬗变,考镜源流,足与《书林清话》称为艺苑双绝。”(《近代提要钩玄之作者》,《钱基博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金梁《近代人物志》即以此四大日记为史料基础,以人为纲,节录日记原文而成。

[10]《缘督庐日记》己酉(1909)年十二月十三日。按:叶氏以后又回忆:“最可惜者,莫如敦煌之莫高窟也。……关外人文朴僿,无能任搜访之役,怅怏而返。比使旋,甫解装,即闻第二洞又启。惊人秘笈积薪居上,何啻什佰,皆为外人橐载而去。海上所写《敦煌石室录》,阅之令人增叹,惜使车之未出关也。”(刘承干《邠州石室录序》)另,关于叶氏所藏敦煌遗物,参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第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缘督庐日记》甲寅(1914)年六月二十九日(参《叶菊裳先生年谱》)。

[12]《缘督庐日记》乙卯(1915)年五月初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