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竟星船火儿张横与陈直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竟星船火儿张横与陈直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用此法校理史料,最有成就者当推于省吾、陈直二氏。[3]何清谷《盛誉满天下治学工专精》,《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7]周天游谓陈氏的贡献有四方面:《汉书》、秦汉经济史(产业史)、居延汉简、秦汉瓦当及砖陶。其中后两项固属出土文物研究,而前两项亦仍以出土文物为史料基础。[12]参李学勤《陈直先生其人其事》。

现代学林点将录:天竟星船火儿张横与陈直

陈直(1901—1980),原名邦直,字进宧(宜),号摹庐、弄瓦翁;江苏镇江人。

王国维在《古史新证》讲义中倡言“二重证据法”,主张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举世奉之为圭臬。而用此法校理史料,最有成就者当推于省吾、陈直二氏。大抵于氏以甲骨金文校证群经、诸子,为先秦之学;陈氏则以简牍、器物、玺印、钱币等铭文校证史部,为秦汉之学。于氏有《双剑群经新证》、《双剑诸子新证》、《泽螺居诗经新证》,陈氏有《汉书新证》、《史记新证》,皆以“新证”为名义,而继踵《古史新证》者。

陈氏出身贫困,自十三岁起苦读《史记》、《汉书》,以后每两年即通读一次,二十余岁已撰《史汉问答》。[1]抗战时寄居西北,供职于金融机关以谋衣食,发现当地所出的秦汉遗物,颇有足以订补正史者,乃因地制宜,极力搜罗各类零散的器物铭刻,[2]后来汪宁生称他“对关中秦汉的每块砖头都是熟悉的”。[3]凭此积累,返以校读《史》、《汉》旧文,就能左右逢源,先后完成两种《新证》,于职官、地理、名物、制度、物价、字体等发明甚多。他自述其方法,是“以本文为经,以出土古物材料证明为纬。使考古历史服务,既非为考古而考古,亦非单独停滞于文献方面”,即以文物证文献,“使文献与考古合为一家”,[4]遂在《史》、《汉》研究“历时二千年之久,经过数百家之众,已绝少剩义”的情形下,独辟蹊径,成为司马迁班固的功臣。[5]

不过,总观陈氏一生所著,则在出土文物方面更多更杂:于简牍,有《居延汉简综论》、《居延汉简解要》、《居延汉简释文校订》、《居延汉简系年》、《敦煌汉简释文平议》;[6]瓦当陶器,有《关中秦汉陶录》、《秦汉瓦当概述》;于铜镜、玺印、封泥、刻石、钱币、壁画佛像等形形色色,皆多有考论,汇辑于《文史考古论丛》;而《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一编,亦以出土材料为主干,综述经济、手工业及矿业的佚史。其他古籍方面,尚有《盐铁论解要》、《三辅黄图校证》等,大体近于《新证》,虽以传世文献为本位,实亦多得力于出土遗物的旁证。[7]故论陈氏学问的功力,可谓“地下”与“纸上”并重;但论其学问的取向,实重“地下”过于“纸上”;他指己作“题目建立在历史上,证明取材在古物上”,[8]即谓其最主要的凭藉实在“地下”也。

按:于省吾认为“地下资料和先秦典籍两者还应该有主辅之别,即以地下资料为主,典籍为辅,才能得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地下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和其他考古资料是原封未动的最可靠的资料,这和辗转传讹不尽可据的典籍记载是有主辅之别的”,[9]此为于氏的自我总结,亦近乎陈氏的宗旨。

陈氏治学,虽以秦汉时代为长,但于先秦时代,亦深有根柢;早年所著,除《汉晋木简考略》、《汉封泥考略》外,又有《楚辞拾遗》、《列国印制》、《周秦诸子述略》等,皆属先秦之学。晚年重操故业,复由秦汉返溯先秦,研治诸子、金文,分别有《读子日札》、《读金日札》之作,虽嫌零碎,亦可补“双剑新证”之未及。[10]

按:陈氏早年与兄邦福(字墨迻)、堂兄邦怀(字保之),皆受罗王之学影响而治甲骨文,邦福有《殷虚甄微》、《殷契说存》、《殷契琐言》等,邦怀有《殷虚书契考释小笺》、《殷契拾遗》、《续殷礼徵文》等,而陈氏当时亦有《殷契剩义》。惟以后邦福、邦怀多守旧辙,所得碎小;陈氏则另立门户,而成其大。今《读金日札》以邦怀书信冠于首,以邦福《墨迻遗札》附于后,正是兄弟三人相与论学的旧梦重温。[11]

又,陈氏本名邦直,与清室遗老陈曾寿次子同名同姓;彼陈邦直曾任职(伪)满洲国,编著有《罗振玉传》、《郑孝胥传》、《曼殊雅颂》,故陈氏改作今名,当为避嫌疑耳。[12]

诗曰:弄砖弄瓦未曾闲,补史犹能校马班。谁续观堂新证法,陈翁于叟各追攀。

注 释:

[1]《史记新证·自序》。

[2]于省吾、陈直两人,皆非学院派出身,皆曾从事财政金融职业,而又皆重视出土器物以治“新证”之学;但于氏薪资丰厚,多购藏先秦重宝,而陈氏遭际困顿,只能搜集秦汉以下零碎的小器物耳。按:陈氏所得,以瓦当最多精品,故自号“弄瓦翁”也(参周天游《陈直与秦汉砖陶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2期)。(www.xing528.com)

[3]何清谷《盛誉满天下 治学工专精》,《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汉书新证·自序》、《史记新证·自序》;又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自序》、《关于两汉的手工业·引言》(《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以上参黄留珠《陈直先生治学精神与思想初探》(《陈直先生纪念文集》)。

[5]两书撰成之后,陈氏自叹“在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方能获得此区区之成绩”(《汉书新证·自序》),“由于晚际盛时,心情跃进,将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三五年中,拟更多写作,以古为今用也”(《史记新证·自序》)。迎合“大跃进”的风气,语甚媚俗,然亦当时人之常情耳。

[6]居延汉简诸作汇集为《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敦煌汉简一篇收入《摹庐丛书七种》(齐鲁书社1981年版)。

[7]周天游谓陈氏的贡献有四方面:《汉书》、秦汉经济史(产业史)、居延汉简、秦汉瓦当及砖陶(《陈直与秦汉砖陶研究》)。其中后两项固属出土文物研究,而前两项亦仍以出土文物为史料基础。

[8]《关于两汉的手工业·引言》。

[9]《于省吾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氏有言:“不通经传,不通古文字,不通秦汉典章制度,则不可以治先秦诸子。清代学者,校雠以顾广圻为最精,训诂以王念孙父子为巨擘,俞樾、孙诒让诸家,抑其次也。近则老友于省吾教授,多以两周铜器铭文,钩稽互证,创解至富。”(《读子日札·小引》,《摹庐丛书七种》,齐鲁书社1981年版)则陈氏亦有意为于氏之续也。

[11]陈直早岁即能诗,有《摹庐诗约》存世(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集中多有题赠邦福、邦怀之作。诗中有云:“我年十四五,喜摹金石字。我家三弟兄,采摭有同嗜。各各出所藏,一一相较次。”(《题叕戡翁金石拓本小册》)可见当年兄弟攻错之乐。

[12]参李学勤《陈直先生其人其事》(《陈直先生纪念文集》)。按:李学勤谓邦直为陈宝琛之子,乃据罗继祖的回忆(《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页116);但罗氏实系一时笔误,他已明确提及邦直为陈曾寿之子(《庭闻忆略》,页53;《涉世琐记》,《海角濡樽集》,《长春文史资料》1993年第一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