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发音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声母和韵母,除此之外,汉字的声调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同一个汉字会出现多个声调,每个声调所表达的含义各不相同。由此可知,声、韵、调是构成汉字读音与字意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关于汉语字音声调的研究自古就有,相关记载最早在魏晋六朝时期出现,当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汉字字音高低、升降的音调变化。到了清代,徐大椿在他的《乐府传声》中对汉语声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五声平道莫低昂……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也反映出古人在演唱戏曲时对道白和唱腔的声调要求。现代汉语体系中将声调分别划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类,并将其称为“五声”。调号标记在主要韵母上,轻声则无须标记。例如:妈、麻、马、骂、吗。
调值指的是汉字音节高低变化的音响形式,每个汉字都有属于自己的调值。将调值类别相同的字总结起来,称作调类。在汉语体系中,为遵循汉语的发音原则,每个汉字都含有五种调值,通常采用五度音调来记录。在民族声乐演唱当中,对歌词声调的运用十分普遍。在许多民族声乐作品中,我们都不难找到那些通过起伏的旋律便能表达出语言声调规律的例子。这也是音乐旋律与歌词的融合,以这种方式进行歌曲旋律的创作,能够极大地提升歌曲的可听性,也能够为演唱者带来较好的演唱体验。例如,《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等作品有着浓郁的说唱音乐风格,所以在旋律的发展中,语言的四声显得格外重要。但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依据歌词所展现的内容来谱写起伏的旋律线条,大部分情况下也不完全只是依照声调规律来创作,有一部分是根据音乐发展的规律来创作。所以,语言的声调韵律与音乐韵律之间无疑是存在矛盾的。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需要演唱者运用装饰音以及滑音等技巧唱法,加以修饰,从而将字的声调表现出来。(www.xing528.com)
在演唱民族声乐的相关作品时,需要准确把握歌唱语言的轻重缓急,才能将作品的音乐线条与旋律完美呈现出来,才能加强歌唱时字与声的有机结合,达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