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新形势下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的讲话,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目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意识到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给予学生以适应发展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必须养成良好的品行与坚强的毅力,使之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即如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教育性的最终体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身正为师,做青少年的行为榜样。其次,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掌握教育艺术,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是孩子的第一生活世界,即使孩子长大以后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每天仍有2/3的时间生活在家庭里,而家庭的教育优势和家长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难以具备的。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善于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承担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的关注,例如单亲家庭问题、父母素质与教养方式问题、家庭居住社区环境与家庭背景等。
社会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及社会整体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我们必须正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发挥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及系统性优势,或利用社会教育的良性影响,或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现代公民
民族精神是由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世界是由属于不同民族的众多国家组成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如同没有了灵魂,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积淀形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魂灵,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上古抗争精神,到“先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再到“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个人奋斗历程,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改革开放以后,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再次得以印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及科学创新精神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道。所有这些凝结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硕果,我们现代人传承并加以弘扬。与此同时,当我们不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是指向世界的时候,在传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学校德育还须培养现代公民。所谓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当前学校教育要培养现代公民,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时代,我们所培养的人,应该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勇于探素,尊重科学。从公民角度而言,既然是一国之人,我们还须培养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更不能消除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的矛盾和斗争,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培养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要保卫祖国,捍卫国家疆土,同时还要捍卫自己的民族,捍卫民族的精神,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学校德育任重而道远。
(三)贴近现实生活,充实德育内容
俄国教育家鲁宾斯坦(1829~1894)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作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21]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一段时间内以知识为本,学校教育便以传递知识为其主要任务,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把传授知识作为学校唯一的任务时,我们的教育便远离了社会,远离了生活。学校德育作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的活动,它应该接近于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所谓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正是强调了这一特征。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生活也是学生品德成长的沃土,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道德需求的时候,才能更主动、更自觉地接受相关的道德教育。这就意味着道德教育的过程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他们获得了如何适应社会、参与生活的经验。因此,教育者要从生活现实出发,用新颖、生动、富有艺术性的方法,把好与坏、善与恶、真与假的事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自己思考、分析、判断、选择,完成品德的自主构建过程,最终成长为适应社会要求的人。
(四)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即先设定一定的德育目标(或文件规定,或领导人讲话),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的成效。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22]如果我们正面理解这句话,在说明德育目的的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思考:在目标设定以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样促进个性发展?(www.xing528.com)
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学生首先要“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关心和体谅人,不只是一种利他行为,还是一种使自己快乐和满足的行为。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成长起来,正在逐渐走向社会,因为他们的成长氛围比较特殊,自我中心、自恋、自私和暴戾等不良品性时有所现。因此,学会关心对这一代人来说,尤为重要。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养成关心人、体谅人的美德,并在关心人、体谅人中获得快乐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职责所在。其次要提倡“合作精神”。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方面我们强调公平、公正的合理竞争,激发个体创造发展的欲望,以实现个体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提倡应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合作意识,善于在社会分工中学会合作,通过合作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进而更广泛地去接近社会。第三,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自身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要。“个性即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23]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个性化的程度要求也越高。学校道德教育,在注重人的能力培养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亦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可以这样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形成独立人格、独特个性的过程,同时又是使之更加深入地契合于他人、社会,使之达到同化、统一的过程。
(五)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德育环境
21世纪是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快速化,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化的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对外交流日益扩展,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洗礼,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社会意识形态也同样纷繁复杂:在政治领域,出现了以权谋私、以职谋利的不正之风;在经济领域,见利忘义、造假贩假牟取暴利随处可见;在生活领域,吸毒、嫖娼、纳妾等邪恶现象沉渣泛起。甚至在历来被认为是神圣、纯静领地的大学,这些年来也出现了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丑闻。这些变化必然会对学校德育、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影响。仅靠学校德育独自应对,显然乏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首先,政府机构要发挥作用。政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为社会政治经济架桥铺路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文化建设。它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以净化环境,对德育产生良性影响,也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以支持学校德育,还可以通过媒体舆论进行引导,号召全社会关注年轻一代的教育,关注德育,甚至还可以通过相关产业支持来带动德育的良性循环。可喜的是,我们的政府已经注意到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于2004年3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青少年教育问题亦再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
其次,学校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完善德育管理体系,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建立科学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真正将德育向“以人为本”靠近。另外,学校要改变教育的理念,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荣辱、美丑,适当利用社会的真实存在影响教育学生,从而培养真实的道德的人。
第三,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家长是对孩子素质最关心的群体,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首先调动家长群体的支持,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修养,继而影响带动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社区也是不容忽视的道德教育力量,把这支力量调动起来,使其在青少年周末、寒、暑假期间依然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影响,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要靠学校自己来建设,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共建”才能“共利”。
(六)加强德育科研,改进德育方法
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在观念、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手段上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德育教育如何吻合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德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首先,应对德育研究的视域加以关注。德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对利益的追求如何影响人的精神家园;网络时代呼唤人们怎样的道德素质;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各种思想的取舍及价值观的形成;德育的时效性问题;学校教育与生活对学生品行的培养与影响;教育者素质与学生的品德之教育关系等都是当前德育研究的热门课题,也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研究及对策提出,是德育科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其次,改进学校德育的方法。德育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桥梁。我们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以及品德评价法。在这些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教育者一般居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在教育过程中,重灌输,轻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距离,教师的教育效果也受到影响。现代社会,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对教育者的说教他们或者不置可否,或者怀疑,或者反感,有时甚至会去抵制。因此,研究学生及学生的时代特征,在运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研究出一些新的、适合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德育新方法。国外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上较之于我们先行一步,借鉴他山之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