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德育认识存在偏差

学校德育认识存在偏差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德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由于我国在道德教育方面还有一些尚须深入研究的问题,观念层面有待改变,所以在道德教育上还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一般从最低要求做起,即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强制执行的道德规则,它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对学生行为最具指导性和约束力。

学校德育认识存在偏差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德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原始人用朴素的社会公德教会人们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帮助,在恶劣的环境中,用有限的资源来使更多的人存活下来。奴隶和封建社会教育,鉴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人文社会教育为主要内容,其权利被统治阶级所把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是培养为国家机器服务的奴才和卫道士,民众教育即“明人伦”之道。应该说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一些内容并不因为社会制度的改变发生改变,反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代社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在道德教育方面还有一些尚须深入研究的问题,观念层面有待改变,所以在道德教育上还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偏差。

(一)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从而使德育蜕化为政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

由于道德教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交织在一起,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统称为“德育”,这是我国特有的文化教育传统。因为自古以来,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不充分,至今保留着“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传统,“道德”囊括社会意识,“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德育即政治教育”曾经长期流行,一度以政治教育代替了德育,到现在,这种倾向还没有完全消除,因为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甚至可能还要多一些,几乎包容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

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政治教育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这原本无可厚非,它可以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角色的认同来促使个体认清自己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从而决定“何去何从”。另外,从教育内容上看,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综合实施,既合乎教育的实情,也符合我国教育的国情和传统。但是,德育教育如果以政治思想武装人,引导学生的政治行为,会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可能造成他们在实践时的盲从和刻板的特征,也就无法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多元碰撞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更何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的功能被大大地窄化了。如果说综合实施“大德育”在内容上是合理的,但从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上看,把三者混为一谈,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会产生人性发展的严重偏差。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心理机制相差甚远。如果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势必消弱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将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导致了德育脱离现实的倾向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它决定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实效性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道德自律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教育要求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有待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在道德上它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一般从最低要求做起,即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强制执行的道德规则,它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对学生行为最具指导性和约束力。其次,要求学生遵循道德原则指导或调节自己的行为。道德原则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而道德理想是学校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这种可望不可及的境界,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不断追求的最高目标,激励并指导着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但事实上其实是一种完全难以达到的要求。(www.xing528.com)

将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实际上在让学生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譬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实现共产主义”等,都非个人力量在有生之年所能实现的,其效果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对青少年这种本末倒置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规范,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道德原则可以变通,“理想泛滥,规则贫乏”,做人的教育变成了说空话的教育,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这样的品行如何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将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集体主义是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在20世纪30年代针对当时苏联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等。他关于集体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要完成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必须通过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等基本教育过程。他的集体教育理论,被概括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强调教师必须善于通过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个人进行更为广泛与严格的教育,在对学生个人的教育中,必须要求他对集体负责,给集体以积极的影响。教育工作要在保持与发展集体的优秀传统中,使集体永不停滞。”[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理论在内容及体系上受苏联影响较大。其中,集体主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德育教育过程中,一直以来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奉行的主要教育内容。甚至在我们的一些经典性教育学书籍中,集体主义教育现在仍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为,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起点是在对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它源本不适宜在普通的学校对普通的学生进行;其次,对那些违背了基本道德规范,乃至于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所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本不该应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第三,社会发展到今天,关于人的研究无论在生物学、遗传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诸学科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如果我们无视科学研究成果,不尊重人的个体性差异,一味强调个体的人服从集体,必须对集体负责,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因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所谓个体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谓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16]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不是我们希望的教育;同样,如果片面的强调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忽视社会的一般要求,就会导致个体的随心所欲,随心所欲的生活也不是教育,这是两个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过程。将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有失偏颇,在实践中可能会培养出毫无个性可言的“机械”人。

(四)将德育等同与知识教育,德育成为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

德育教育中需要道德知识的授受,我们已在相关内容中做出陈述,毫无疑问是必须的,我们同时强调,道德知识的运用依靠道德践行。如果将学校德育仅仅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而且用考查学科知识的方法考查德育教育结果,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在一个人的品德构成中,起码应包括四个要素,即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学校教育过程中,一般我们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即首先传播道德知识,继而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意志的坚持下,完成我们的道德行为。但是特殊情况下,我们会针对薄弱环节入手,即在品德构成中,哪一要素当前比较落后,我们就针对哪一环节入手。由此看来,道德知识仅仅是道德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将德育等同与知识教育,依靠它来评定学生的道德,甚至使之成为应付考试的一门学科,悖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其结果一是弱化了道德教育的严肃性,二是不可能真实地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三是误导了受教育者,以为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达到道德对人的要求,殊不知道德的践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