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远程分组交换网,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一创举,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互连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它把整个世界用光纤与通讯卫星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在受地域、国别、文化等的影响,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遨游世界、访问友人、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互联网为人类的“交互作用”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并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思维的方式,甚至影响到了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进程。
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空间领域,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对网络的留恋与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网络问题加以关注,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社会探讨的文章较多,对其特征表述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网络社会的特点
1.虚拟性与隐匿性。网络社会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利用电子讯号将信息在各个层级的电脑之间传送,人与人之间无须直接接触就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在现实社会当中不可或缺的诸如姓名、年龄、职务、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等特征已显得不再重要,甚至可以是虚假的,临时的,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从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平台。在现实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所看到的物质的真实在网络社会中成为虚拟,而在网络社会中或许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的真实。
2.开放性与国际性。如同语言一样,当世界各地传输的讯号属于统一型号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电脑均能识别,而没有必要进行“翻译”。网络传输采用的是世界统一的TCP/IP协议标准,以一种标准的“网络语言”为在全世界范围的网络覆盖提供了可能和先决条件。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进行跨越时空、自由任意的交往,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可能产生冲突或融合的种种因素,在经过这一虚拟过程后被减弱或直接消褪了,由网络交往所形成的是一个以前所没有的新型共同体,也许会产生“天涯若比邻”、“四海皆兄弟”的意识。“作为地球人,世界公民的感觉正在不自觉地形成”。[12]
3.自由性与民主性。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具有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它没有中心、没有层次、也没有上下级关系,人们可以自由地因兴趣、爱好、需要等在网上浏览信息,因而个体不必像在现实社会中那样对权威有所依附,不必像现实社会中那样钩心斗角,戴着面具生活,个人和群体从中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4.异化性。在网络社会当中,“社会交往”主要是通过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人—机—人”式交流,而不必像现实社会那样有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接触。但是,电脑网络始终是一种工具,终日沉浸在网络世界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个体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到头来蜕变为机器的奴隶,一无所有,丧失一个人应具有的尊严与价值。(www.xing528.com)
(二)网络社会对当今学校德育的挑战
网络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丰富的资源与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里失去了原有的威力与尊严,网络让人真伪难辨、善恶难分、美丑难识,这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利弊一言难以尽之。
1.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青少年网民的行为有更大自由度和灵活性,道德意识在虚拟社会里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受到挑战和冲击。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在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13]这些数据某种程度上说明,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导致的道德观念混乱已经到了足以引起我们重视的程度。况且,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犯罪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学会分辨真伪,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对各种信息、观点进行比较、探究、反思并发现异同,从而逐步发展起能进行独立思考、评价和选择的良好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学校德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应切实履行的职责。
2.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不健全。青年人正处在道德情感体验发展的高峰期,需要社会提供自我情感发展的良好场所,而网络社会却使他们可以少有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因为网络容易使人在虚拟的环境、场所中产生较现实社会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能更充分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以当青少年在“网络社会”里找到合适的人,寻找到更多的快乐或更刺激的发泄方式时,自然会将更多时间投入网络之中,而疏远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失去了道德判断的能力,整个人将变得麻木、孤僻、冷漠,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很自然地发生了。当他们回到现实社会时,将无法按照正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人交往,甚至逃避与人的交往,最终只能又一次回到网上。如此循环,使人道德情感更加冷漠,离现实社会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网络社会发展与成熟过程中,一些网络道德规范也逐渐发展成熟。学校教育需利用网络良好道德规范规避青少年的行为,使其发展自律道德,促进道德主体的形成;还须提供真实的充满着感情色彩的现实活动场所,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交流及交往机会,构建与社会接触的平台。
3.网络的全球性特征,易导致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迷失,民族意识弱化。在网络中,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料,“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成为网络资源的一大特征。青少年作为网民主体,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在多元思想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如何选择利用资源是我们必须首先面对问题。因此,教会学生判断、选择的标准以及方法就显得优为重要。另外,网络社会中多元道德价值观并存,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个体必须在批判选择的基础上用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把传统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和网上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和选择,自主建构,最终形成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既不能脱离现实,又要高于现实发展。即是说,面对网络与信息技术,我们要利用它的优点,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与知识,学会判断与选择,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达到共同发展与进步的目的。针对网络社会中的不良影响,教育者必须认真地审视与思考,“就像我们先辈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应付马匹或汽车的世界一样,我们也必须从现在就帮助我们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险,使他们得以成为高效率、有成就的电脑化世界的公民。”[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