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第2版: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第2版: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了解教师的概念,不仅对其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追根溯源,还要对其职业的性质、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教师作为人民教育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被称为“人民教师”,获得了与其他劳动者同样的主人翁地位。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导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第2版: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全面了解教师的概念,不仅对其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追根溯源,还要对其职业的性质、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从中国历史来看,对教师职业的性质或从应有的品质角度如“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做出界定;或从教师功能及作用出发,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废科举,兴学校”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使人们对教育、教师的价值所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教师作为人民教育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被称为“人民教师”,获得了与其他劳动者同样的主人翁地位。但是,鉴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缓慢,对人的培养并未提出超越近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新要求,故而对教育、教师也没有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教育在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培养一代新人和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人才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为此,我们必须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做一深入探析,以承担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以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对我们要求。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并不一致,其关键因素在于对其专业性有所怀疑。所谓专业,是指对社会的进步具有较大的贡献,地位较高,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一般来说,通行的标准是要求从业人员:“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10]根据上述标准衡量,教师当属专门性职业,不仅对所教学科“专业”,更要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社会学家埃利奥特(J.Elliott)等西方学者认为,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职业被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11]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中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这一类别。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在1986年6月2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中。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对如何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变化过程中加强教师的作用达成国际共识,并通过表达各国制定并执行有效行动策略之决心的《大会宣言》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建议》,再次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12月)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通过专门的教师资格认定来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

“教育者”一词,是相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的。在人类社会具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理解是:凡是对受教育者能施加影响,传授知识、传播社会文化信息的人均是教育者。从此意义出发,教师、父母、文化人、社会年长者乃至宗教团体中的说教者,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狭义的理解是:确定以教书育人为专门职责的人。教书,即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育人,则是使人发生良好的变化或发展,其本质是有计划的使具有各种潜能的人,成为真善美统一、和谐发展的人。能够堪当重任的人非教师莫属。因为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学校这个专门培养人的场所进行着专门培养人的工作,以此作为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根本特征。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导的地位与作用。在人类文化的传输和习得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进行文化的传递和传播,通过学生的“接受”和“承续”,完成人类文化的传承。

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作为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进程,一方面自身发生着变化,不仅有生物性的成熟,同时亦在接受人类经验并通过消化吸收逐渐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没有教育者,个体将会缺失发展的引导者而延缓其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政治、经济随时在发生着变化,个体的存在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以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要求,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教育者在此过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无论从个体成长角度或者从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来看,教师作为国家或社会的代言人,作为年轻一代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点我们必须予以清醒的认识,只要有教育活动存在,这种主导作用必然存在。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职业角色来加以体现的。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把握并扮演自己职业角色的教师。一般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师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映,是教师体现自身专业特性的时刻,是教师的一整套经过专业训练的行为规范表现和社会、国家、民众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1.组织者角色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能将课堂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学生活而不乱,课程会沿着一系列活动和想法顺畅进行下去。而有些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问题时却显得手忙脚乱,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当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教室有时会变得毫无秩序,以至于无法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究其原因,在履行教师组织者角色时,组织能力欠缺。为此,我们必须把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作为良好履行教师职业角色的必要条件加以落实。那么,如何履行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呢?首先,必须仔细阅读所任科目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性质及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你的学生,计划并写出清晰的教学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作为教学组织者成功与否。其次,我们需要考虑使用哪些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握自己的长项,知道自己的弱项,并能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等做到充分考虑,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策略。

相关知识链接

新手组织者

最近我开始在一个乡村高中教书,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和周围的环境。即使用世上所有的金钱来交换这份工作,我都不愿意。即使撇开教学中的无穷乐趣不谈,我也发现有的时候它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开发新大陆的探险家,因为每一天都是一种新的经历。有时我会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充满自信,有时也会在夜里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没有哪一种教师培训能够帮助我应付在课堂上遇到的所有问题。

有人说好的计划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良好课堂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月我尽力预先做好教学的计划,甚至在学年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写计划了。但事实上,可以肯定,如果学年没有真正开始,直到8月底我可能还是处于计划中。然而,这只是一种希望,学生们还是来了,而且打乱了我的一切计划。虽然我力图按照计划来开展教学,但还是做不到。每天晚上都得重写第二天的教学计划。这让我觉得,无论做多少准备工作都不够,因为教学计划变动得太频繁,而且还出现了课堂管理的问题。我很难让学生集中于学习任务,或是想出争取时间的办法,指出接下来应该说什么和做什么。我相信那些资深教师所说的,渐渐就会变得容易,但是我希望能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那一天。

资料来源:[美]D.John McIntyre&Mary John O’Hair:《教师角色》,丁怡、马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1。

2.知识的传授者

学校的产生,使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分离,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的教师,用于专门培养人。从那时起,传授知识便成为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授受知识,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做过多种角度的探讨,这里不在一一赘述。怎样有效授受知识?首先,我们必须对知识的性质做一分析: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通常有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的把握性较大;而程序性知识,即“为什么”的知识,通常需要我们准备多种教学策略,方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不论有效讲授或提供多种教学策略,均有科学要求。关于这个角色的执行方式及相关讨论,论述颇多,教师们亦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认真总结与反思,会有很多收获。

相关知识链接

有关教学的思考

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知道了自身作为一个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学生的需要、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室环境,我就能够为我的课堂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在计划课程时需要考虑很多东西,但是我的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他们当中有触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和听觉学习者。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必须设计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的教学。我还必须经常回顾过去,如果教学进行的不顺利,就需要一定的调整。

热情和动力是教室里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我表现地积极并且充满活力,那我的学生也会这样了。我在教室里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活动,学生们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这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和激动人心!(www.xing528.com)

我在这里是为了这些学生,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他们能够因为学习而兴奋、高兴

资料来源:[美]D.John McIntyre&Mary John O’Hair:《教师角色》,丁怡、马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9。

3.交流者角色

在以往谈到教师的角色作用时,论及与学生交流,“父母与朋友”角色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仔细分析这一角色名称,似有一种“居高临下”之嫌。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欢乐与幸福,未免过于理想化。也有师生成为莫逆至交的情况,但与全部学生相比毕竟较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即我们所说的交流者角色。教学有交流,管理有交流,和学生、家长、同事、上级领导及方方面面均有交流。毫无疑问,在所有的场合都能做到有效交流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需要审视交流,分析交流者的角色,形成交流能力。这就是认识你自己和他人,分析交流过程,诊断交流障碍,采用灵活的交流风格,采取适当方式减少交流焦虑,使交流有效,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关知识链接

与学生进行单独会面的有效技巧

1.热情地欢迎学生,表示出你对会面的兴趣。尽量使会面更加富有吸引力

2.集中你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使学生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感觉情况能变得更好,你也不会对他存有偏见。

3.在与学生交谈时,先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是怎样或如何看待发生的问题?”

4.问学生是否需要你的帮助。

5.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要找到两方都认同的行动计划

资料来源:[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84。

4.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个性方向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1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履行教师的上述职责,起始阶段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强调教师应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消除职业倦怠,充满活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进入教学境界。以往我们在教学起始阶段过多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动机,试想教师如果缺乏工作热情,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便教师有工作热情,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并不一定就能如愿以偿。关于学习动机,心理学有颇多研究,我们可直接借鉴。一般情况下,要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动机只是具备关于动机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发展实践技能。即在认识与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影响学生动机的其他因素后,我们须提高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尊,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营造支持性的、积极的环境,学生的动机就能得到激发。更具体的操作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所有言行中向学生传递成功,及时表扬,让学生看见学习能改变和促进他们在社会中的现实生活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知识链接

激发动机的行为

去年我尝试了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行为。那正是我校的探家周,学生们通过卖脚趾上的流行饰物来筹钱。一组学习不良的学生努力想通过打造脚趾饰物来逃避代数课。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很荣幸有机会来介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学生用心打造他们的饰物,我将每一时刻打造的饰物数量连接起来,用图表表示出结果,计算出平均数,研究导致相似情况出现的其他因素,并绘出结果。在方案结束时,学生对他们所学的数学感到十分惊奇,同时他们也惊奇地发现,数据收集与分析是每日使用的有价值的工具。

资料来源:[美]D.John McIntyre&Mary John O’Hair:《教师角色》,丁怡、马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4。

5.管理者角色

很多富有教育经验的教师相信,学生只有知道了在学习环境中可被接受的行为类型,学习行为才可以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形成了班级常规并得以实施,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发生并得到保证。在此期间,教师需对教学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控,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课堂教学常规,形成一个班级管理平台,而这个班级管理平台有我们自己个人风格和个性色彩。否则,规则、程序和违反纪律可能会成为家常便饭。这一类现象在班主任因故不能进行班级正常管理临时换一位教师时会经常发生。老师们通常会说:你的班还是你来管吧。如何形成个人风格及特点,需要我们加以摸索和实践。但是,学期开始制订规则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强调——关于班级中所期望的学生行为的规则和程序,以及不遵守规则和程序的后果必须在学年第一天予以正式宣布,这样会帮助我们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先入为主。如果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遵守教师教导过、解释过、示范过、强化过的规则和程序,这太过于理想化。因此,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个计划,用来应对那些不愿或不遵守已有规则和程序的学生。当然,仅有规则和程序并不能保证一如所愿,尚需要教师一致性地、公平公正地实施规则,讲求工作方式的科学性。

6.示范者角色

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其本质是一种导善、劝善。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的教化功能不仅没有因为人类正向知识社会过渡,科学技术和知识应用变得日益重要而有所削弱,相反,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和认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他承担着国家与社会所赋予的重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作为人完整地发展。因此,教师的价值体系及取向、言行举止、个性风貌、态度品质乃至穿衣装扮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评价导向凸显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应试的能力,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入,一时间教师的道德及示范者角色似乎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功利主义现象。从历史的、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将会与其职业角色共存。因此,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对自己有严格的道德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业已揭示儿童的“向师性”及其教育学意义,年龄越小,向师性就越强,教师不但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正为范,时刻塑造自己的形象,完善自己的人格。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多种角色,除以上主要角色外,还有学习者和学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替罪羊等。因为教师道德、学术水平各不相同,可能会有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技能、技巧问题,亦或有角色不清、角色紧张、角色失败问题,甚至极个别教师会出现不良角色影响。因而,我们要发挥积极角色影响,掌握角色扮演技巧,切实履行教师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