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退休教师常萍,从教32年,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只专注教学,直到退休,仍是一名讲师,但她的课堂场场爆满。在河南大学,她是学子心中的常先生,演绎着为人称道的传奇。(2016年1月19日《中国教育报》)
实话实说,常萍老师最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因为她的课上得好,而是她的职称问题被放大了。一个把教书作为终身使命,一辈子全力以赴教好一门课的大学老师,最终因为没有论文和课题,职称被定格在讲师,这不仅是对高校职称评定制度的一种拷问,更是对“教书育人”教师事业的一种沉重反思。
“课上得再好,也和职称无关。”这样的无奈,恐怕已经不光是无奈了,而是多少高校教师的一种无助与憎恨。常萍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目前的高校中,有多个曾经誓言“把生命奉献于讲台”的园丁,被职称困死在校园里而郁郁寡欢。
从教师的道德范畴上说,常萍老师是幸福的,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因为“太值了,太过瘾了,听她的课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回忆起她也是幸福满满:“常老师把对人生的感受、想法贯穿到教学中,不只是在教授知识,更是在分享人生感悟,她带给我的影响将伴随着我的人生。”但是从教师的现实生存来说,如果不是常老师有颗平常心,能够从容接受自己的职称问题,她能不能将中国文学史这门课上好,确实是一个未知数。(www.xing528.com)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2016年1月7日,河南大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返聘常萍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待遇,并不能给其他像常萍老师这样执着于教学,而在科研上有所短板的教师们,带来一场普洒的甘霖。因此,如何解决“常萍式职称困局”,确实需要高校管理者们好好动一番脑筋。
科研是高校的一个基本功能,大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创造知识。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大学教师都适合做科研,申报课题,写论文。特别是一些非研究型大学,比如说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无论是先天的研究基础还是后天的科研条件,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无论是申报课题还是发表论文都比较困难。因此,学校都应该还是以教学为中心,鼓励教师上好一门课,上好每一节课,以教学业绩来作为教师的职称发展支撑,使他们安心于教学,在教学上能够获得一种前途感。
其次,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将教学上的收获转化为学术上的成果,不一定非要写成论文发表,做成课题研究,只要能够有教学经验分享交流并取得成效,都可以成为定性为科研成果,这对于上好课的教师来说,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