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生导师制:春风拂面的时刻将至

高职生导师制:春风拂面的时刻将至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以来,陆续有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多所高校传出试行或全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的消息。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全球很多大学都在开展。本世纪初,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部分院系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客观来说,从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目前依然面临诸多障碍。高职生导师制,何时春风拂面来,桃李烂漫长精神,我们期待着。

2016年以来,陆续有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多所高校传出试行或全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的消息。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全球很多大学都在开展。本世纪初,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部分院系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16年11月23日《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越来越多,经过在部分学院、部分学生中试点后,很多高校选择全面推广,要求全部教师、全部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一般的做法是在所有新生班级配备导师,要求导师在教学工作以外指导学生制订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确立专业意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按照学校规定,担任导师的工作经历将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

实行全面导师制,是本科院校实施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更直接、更细致地关心和支持学生成长,赋予学生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业教育、思想教育更加具体生动,让导师们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领员。客观来说,从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目前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例如,由于生师比的缘故,导师数量不够,导致“僧多粥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很难再抽时间细心指导本科生;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的意识和能力;激励手段不够;等等。

但是,成就归成就,问题归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全面铺开,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还是具有一种强大的提示与激励作用,同为高校,本科院校既然可以推动起来,高职没有理由不能推动。何况,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生能力,本来相对本科生来说就弱,在校的学习本来就需要有导师的指引与提携,既然本科院校都在有意识地实施推行,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被动地走在后面,而不能提早启动呢?

高职生导师制,应该提上日程表了。(www.xing528.com)

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先选择一个或几个二级学院(系)进行试点改革,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例如,选择大一、大二在校学生为培养对象,培养期限为1~2年。由二级学院院(系)指派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导师,经入选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落实到人,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两人。导师根据学生特长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注重培养对象培养期内在学业、科研、技能等方面有明确的增量指标。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检查指导其学习情况,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鉴定,内容包括培养计划落实情况、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评价等。

现实中,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早晚自修情况一直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既造成时间的白白浪费,也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设想,由专业教师介入学生的早晚自修,一个教师负责5~6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与学校效果检查测评,一定会改善目前这种早晚自修学习缺位的状态。而这种设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就是导师制了。

高职生导师制,何时春风拂面来,桃李烂漫长精神,我们期待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