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放寒假那一天,8岁的赵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业难为哭了。作业题目是:如果没有移动设备。主要任务内容是:坚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打电子游戏,不碰手机和电脑,每天用阅读、运动、和同学互动来代替网游和上网。(2016年1月27日中国新闻网)
据报道,这道体验式寒假作业是重庆市黄桷垭小学五年级的曾老师设计的,他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跳出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更好地挖掘自己的兴趣,培养各类爱好。为了创新,曾老师确实是用心良苦,只是他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任性的所谓“创新”,究竟有没有可行性,又为什么会被贴上“奇葩”的标签。
如何防止孩子网络沉溺,成为电子产品的奴隶,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都十分关注的话题。而现实生活中,从小学里的孩子到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的确也存在着时间被电子产品大量占用的现象,学生“低头族”到处可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这些孩子尽量少接触手机与电脑,是一个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与家长的家庭管理能力,轻不得也重不得的棘手问题。处理得好,就可以使这些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学习与生活的良师益友;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激生,反而会增加管理难度。
在互联网时代环境背景下成长的孩子,绝对不碰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的很多实用信息,尤其是很多教育信息的发布,都是通过这些网络终端实现的,很多与学习相关信息的查找,不正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吗?因此,说曾老师的这道作业有些奇葩,实际上就是说它有些不近人情,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问曾老师自己,一个月不碰手机与电脑,他能做到吗?(www.xing528.com)
教育功能的执行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都不能脱离生活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否则教育就会变成“神逻辑”指导的盲目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出发点也许是美好的,但是因为脱离实际,教育就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曾有报道,为了增加公开课的真实感与场景感,某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蜗牛到课堂上观察,结果引得家长怨声载道,因为在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下,找一个蜗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能够找到的话,哪怕辛苦一点也就算了;如果找不到,那么孩子就会因为老师的指令没有完成而惶恐不安。
回到新闻中来,如果曾老师真的想让赵伊湄更好地挖掘自己的兴趣,培养各类爱好,就应该引导她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但是,万一这种寻找是需要利用网络辅助的,那么,一个月不碰手机与电脑的要求,又有什么有实际意义?
说到底,其实就是要求教育能够基于现实,不要脱离生活实际,不要有什么“神逻辑”,不折腾学生与家长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