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科高考结束,不知道其他考生如何,浙江考生似乎过得并不怎么好。许多浙江考生表示今年的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太难,许多人笑称,“高中三年竟然输给了一条草鱼”(文章里的美味,指的是草鱼)。而该文作者巩高峰也被众多网友人肉了出来,而让大家觉得好玩的是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阅读”,无法“理解”,“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2017年6月7日封面新闻)
具体来说,《一种美味》是巩高峰在发表《青年文摘》的一篇文章,文章大体内容是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然而该大题最后两道小题的问题设计,却让许多考生苦不堪言,“理解《一种美味》”“文章结尾赏析”,该文章末尾为“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应该说,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最高明的地方。在一个没有美味感存在的农村家庭,一条鱼意味着很多,舌尖上的审美快乐,家庭紧张氛围的缓解,甚至是对立情绪的化解,前途感的升腾。尽管故事的情节在末尾出现急转,“鱼其实是从锅里蹦到了地面”,但是作者想表现的“人生的美味其实就是一种自觉性的体味”的主题却已经很明确了。至于“一丝诡异的光”恰好是作者情感流动到文尾的神来之笔,“鱼其实不懂人类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的”。
笔者的解读也是个人的,未必能和答案统一起来(实际上,语文阅读也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参考答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上说,作品文本本身就是多元化理解平台,为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多种可能性。作者的成功之处,就是让自己的作品被无极限式解读。在解读之前,作者的创作其实并未最后完成,作品的意蕴是在读者能动性、历史性的接受实践中生成的。曹雪芹完成《红楼梦》之后,他也不会料到后世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红楼梦》中的人物完全脱离了作者的想象,在文本中、在读者的审美体验中自己生长起来了。
清代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作者在创作时未必有那样的意思,但读者在阅读时未必不会有那样的意思。这说明《一种美味》作者巩高峰如果真的对于自己的作品没有更深的理解,也完全正常;而出题者如果对于这个作品有更深的解读要求,也符合规定。(www.xing528.com)
真正的问题是,浙江29万高考生对于这道语文阅读题的不满,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有意识引导训练不足,导致他们在阅读时,常常会对文本中有深度的内容感到为难,存在阅读障碍。这种为难,不单是他们所提供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所谓的差距,而是他们根本写不出东西;这种阅读障碍,不是胆量缺乏,而是能力障碍。笔者自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因为没有想象力,学生在阅读时就缺乏审美能力。
审美本质上是一种联想能力,在这个联想能力的牵引下,文字的组织能力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才能下笔从容自若。也就是说,因为没有想象力,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时,就无法从文本中拓展开去,自由发挥美学感觉,并在这种感觉的基础上搭建文字。换言之,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审美感觉;没有审美感觉,就没有文字的获得;如果没有文字,何以答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珍贵性,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上的创新突破,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有效答复,而且还是在人文学科上,对于人生意义上的体味,对于存在价值的反思。具体到文学上,是阅读审美的顺利进行,是在作品中看到了最深的意味。
浙江考生的不满,可怜的一条草鱼是不肯背锅的,也背不起的。我们真正要追问的是:学生的想象力都到哪里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