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性创业是长远之计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性创业是长远之计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持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稳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暂时性困难,这种从长计议的创业教育理念仍然要得到坚持并贯彻。笔者预言,发展性创业将会成为未来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竞争内容,谁先抓住这个机会,谁就会成为未来创业教育的执牛耳者。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性创业是长远之计

支持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稳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获得成长机会、获取更多财富是毕业生创业的两大主要动因,高校创业教育应该从生存性创业的视野局限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支持学生发展性创业能力的获得,保障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暂时性困难,这种从长计议的创业教育理念仍然要得到坚持并贯彻。

生存性创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其一,它是面对现有的市场,最常见的是在现有市场中捕捉机会,表现出创业市场的现实性;其二,生存性创业从事的是技术壁垒低、不需要很高技能的行业;其三,生存性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往往是受生活所迫,因为物质资源贫乏,而不得不从事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利润的创业。

综合生存性创业的特点,可见生存性创业还属于低层次的就业机会寻求阶段,它既没有专业技术上的创新追求,也没有行业结构的重组预期。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生存性创业其实还谈不上创业,只是就业岗位创造而已。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它所着重的是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现有业态的革新或者重组。在这个意义上说,既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也不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的挑战。现实中,创业教育有泛化和虚名化的倾向,我们的学生只要是做一点推销小生意,卖个奶茶、贴个膜等,都可以算作创业,那岂不是满大街都是创业者?创业教育也就没有必要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完善,大学生的吃饭问题已经渐渐不再是个问题,那种为了生存而从事的所谓的创业,到了该退下高校创业教育舞台的时候了。与此同时,发展性创业教育,一种紧密结合专业学习,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而开展的学生未来成长发展能力提升的教育,要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高校的创业教育始终得不到专业教师的有效支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师看不上学生的这种生存性、低层次创业,认为这种创业活动没有技术含量,就是为了赚点钱,弄点外快而已,根本上不会把这种创业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自然也不会有兴趣去指导、关心学生的创业行为。发展性创业教育则不同,它是在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技术挑战欲望的基础上,往往是对于现有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一种解构性的研究,所以对于教师也是一种学术性的挑战,也会激发教师参与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因为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这种学术挑战,也可以使产出论文与课题成果。由此,一种良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就可以建立起来,高校管理层也不用担心,创业教育无法实质性推动了。

发展性创业渐成主流,高校首先应该果断地调整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远端目标结合起来,着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层次,着重将学校的专业教学主动性渗透到创业教育中,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安排高水平教师团队指导学生把创新的成果用来开发新的技术、创造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真正的创业教育目标。其次,高校还应该对现有的创业支持内容和对象进行调整,逐渐减少学生生存性创业项目的比例,增加发展性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驱使学生的创业从低端的赚钱模式走向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中高端发展模式。笔者预言,发展性创业将会成为未来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竞争内容,谁先抓住这个机会,谁就会成为未来创业教育的执牛耳者。

顺便提及,高校的创业教育也不是苦难教育和挫折教育。假如我们将创业教育的立足点设定为学生的生存性创业,往往就会鼓励学生吃苦耐劳去从事低水平的、体力劳动强度大的生存性劳动,误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低层次的商业行为上,而这些商业行为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失败风险极高。我们并不否定吃苦耐劳是优秀的品质,但是吃苦耐劳确实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吃苦耐劳的优秀精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锻炼,但是先进技术和高等级知识涵养却只能在高校得到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