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一篇《都8012年了,拜托不要再教唆年轻人多吃点苦了》的微文走红朋友圈。作者的观点:真正能让我们进步的,是对苦难的思考,是一颗不想再受苦的心。有选择地承受,洞察苦难的价值,这才是我们吃苦应有的姿态。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深有同感。笔者在一篇《创业教育不是苦难教育》的博文中曾经也写过:“假如我们将创业教育的立足点设定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那无疑是在误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低层次的商业行为上,而这些商业行为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失败风险极高。”引导学生去吃苦,从目前的教育语境来说,无疑是不恰当的。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将来过得有尊严,而不是暗示他们以吃苦去换得人生的地位,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勤劳是一种美德,这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族,是不勤劳而获得发展成功的。但是,吃苦不是勤劳。吃苦是一种被动性承受重压和忍受痛苦的过程,而勤劳是一种主动性的,有设定目标的积极努力行为。假如我们把吃苦等同于勤劳,那就是等于说美化了很多压迫他人、驱使他人痛苦劳作的行为。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很不愿意但是不得不做的。这些事情,无论做了多少,都无益于我们幸福指数的提高。如同纳粹集中营里的那些被像猪狗一样驱使的犹太人,吃了无尽的苦,最后还是走向死亡,是他们情愿的吗?
吃苦只是一种忍耐力的锻炼,而且并不是一种技能。看看那些风里来雨里去送外卖的人,为了生活,是非常能吃苦的。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送外卖的简单操作,其实不是一种可以维持一辈子的生存技能。如果高调赞颂这样的吃苦行为,就很可能给我们的学生以明确的暗示:专业学习不重要,因为只要可以忍耐生活的苦,就可以赢得未来。这可能吗?(www.xing528.com)
读书是为了什么?父母亲花钱送孩子来上学是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勤奋,能够摆脱被动的吃苦状态,成为能够掌控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人?坦率地说,如果我们的学生将来毕业就只会忍耐吃苦,家长们是不会认同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果的。
2018年12月1日的《齐鲁晚报》微信公号报道,在驻济高校的秋季双选会上,不少毕业生对将来的工作有了一些新要求,更加注重自我实现以及兴趣,“高薪”不是他们唯一的参考标准。“即使企业愿意支付高薪,假如没有好的福利政策,工作强度大,反而透支身体,影响生活质量”。有一个毕业生现场问企业有没有员工活动场所,比如健身房之类的,以及上下午的茶歇时间。
这种就业趋势,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非常注重工作氛围和生活质量了,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进步,绝不是一种贪图安逸的结果。一个眼中有“人”的用人单位,一定会给它的员工以休息的权利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空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连这种做“人”的权利都没有,我们应该有何感想?曾几何时,我们对于那些毕业了因为感觉工作压力太大而跳槽的学生,表示不理解,指责他们不能吃苦。现在想想,其实有点汗颜,如果他们在一个单位里看不到更高的预期目标,只能默默承受苦痛(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的),离开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过得有尊严,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这既是我们给家长们的完美交代,也是我们育人工作最好的结果。督促学生学好专业,引导他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让他们离开校园后,能够在社会上按照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选择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勤劳踏实地去追求自己的最大价值。学生自己有尊严,学校也会有尊严。这种尊严,并不是非要学生飞黄腾达、立身扬名,而是让他们不会被苦难折磨,不会因为所谓的吃苦而失去人生快乐,成为社会角落里的失意者和哭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