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祖母去世后,年少的徐特立与妻子熊立诚支撑起了整个家业。
但是,应该选一项什么职业来养家糊口呢?为此,徐特立摸索了长达3年。最初,他想继承祖父的“衣钵”,学习中医,因为他已经读过一些书、识了不少字,在农村也算是个小知识分子了。他把祖父的医书翻出来,用心研读,但因找不到老师指点,不少地方读不懂,特别对于十八脉的差别,尽管十分用心,但总是分辨不清楚。又想到学医是关系到别人生命安危的,千万不能随便,唯恐误人自误,于是放弃了行医的念头。
后来,他又曾想以卜卦算命为业,反复琢磨那些卦辞,发现算命人的话大多是“两可的骑墙语”,大多时候是糊弄人的,“由此判定阴阳家都是走江湖的骗子”,于是决定不再理会。
这时候,少年徐特立深感人生的艰辛,甚至曾想过当和尚,及早遁入空门,去过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后来他发现不少寺庙等级森严,而且明争暗斗,与世俗社会没有太多差别,从而放弃了皈依佛门的打算。
就这样,为了找到一项合适的职业,徐特立混混沌沌摸索了几年。18岁时,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确定教书兼习科举业”,这就是一边在家乡收学生教蒙馆,一边自己勤奋读书;一边养家糊口,一边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自此,徐特立白天教书,晚上或者到七八里外的经馆,听王砚秋先生讲授“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或者在家埋头苦读,勤奋学习,这样坚持了两年多时间。(www.xing528.com)
然而,徐特立很快遇到了一个难题——无书可读。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藏书,借书不容易借到,买书又买不起: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一部《庄子》也要300文,而他第一年教蒙馆所得俸金才不过3串钱,尽管后来逐渐增加到20串钱,仍是难以购置书籍。
面对这种情况,徐特立经过反复考虑,下决心做出了一个计划——“十年破产读书”。这就是,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可买25石谷),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薄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争取花十年时间,把书读通,但这样也就势必破产。
徐特立这一计划的做出与实施,充分显现了青年徐特立的过人胆识与决心。因为面对这种情况,大多人都可能为守家业而勉强度日;相反,如果祖辈留下的财产特别是田产不能保住的话,那会被人称为“败家子”。所以,有人看着徐特立卖掉田产去买书,笑他傻,说田产才是好东西,买那一堆堆的书有什么用?徐特立不顾讥笑,在征得妻子同意后,果断地开始实施这一计划。
与一般读书人有所不同的是,徐特立读书首要的目的是求学问,做一个读书明理的人,其次才是考科举。因此,他不仅博览经、史、子、集,也阅读传播西方文明的新书刊,只为求得真知识。徐特立后来这样回忆:“我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时,面前摆着习科举和求学问的歧途,又摆着或破产购书,或守财不学这两个歧途,要我抉择。我终抉择了其中之一,结果证明做对了。”弱冠之年的徐特立做出的这一决定,显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魄力与决心。
这样坚持下来,徐特立不但把中国的古典书籍如经、史、子、集等都涉猎了一番,并进一步接触了当时刚传进中国的一些现代科学书籍,如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历史学、社会科学,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