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特立: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师德楷模

徐特立: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师德楷模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便于贯彻实施,在瞿秋白、徐特立的主持下,教育人民委员部把中央政府颁布和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批准或审定的24个教育规章,以及兴国县乡村的教育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定名为《苏维埃教育法规》予以颁发。建立新的文化教育制度,确保在旧社会90%以上都是文盲的工农及其子女掌握文化教育权,这是颁布苏维埃教育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文化教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中央政府的重视下,中央苏区法制建设进展很快。到1934年4月,有关教育的各种简章、大纲、条例、章程、制度、办法等相继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贯彻实施,在瞿秋白、徐特立的主持下,教育人民委员部把中央政府颁布和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批准或审定的24个教育规章,以及兴国县乡村的教育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定名为《苏维埃教育法规》予以颁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它标志着中央苏区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苏维埃教育法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文化教育的许多方面,比较全面和系统。废除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旧文化教育,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教育,这条红线贯穿始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小学管理法大纲》《小学课程教育大纲》《短期师范学校简章》《初级师范学校简章》《高级师范学校简章》《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中央农业学校简章》《苏维埃大学简章》对教育经费的筹措、各学校的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的规则、培养目标、学校制度、招生办法、教员的配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原则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文件规定:小学教育招收8至12岁的儿童,学制5年,前期3年,后期2年;职业中学招收13岁到16岁的少年入学,学制4年,先办1至2班的短期职业中学;16岁以上的工农、干部、教师和其他人员可以分别进农业学校、戏剧学校、师范学校、苏维埃大学深造,或进夜校等各种业余学校学习。建立新的文化教育制度,确保在旧社会90%以上都是文盲的工农及其子女掌握文化教育权,这是颁布苏维埃教育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文化教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业余补习学校办法》《识字班办法》《俱乐部纲要》等文件,规定建立并规范各类业余教育组织及如何开展活动;《苏维埃剧团组织法》对中央苏维埃剧团的组织、任务、管理等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高尔基戏剧学校简章》规定:该校由中央教育部艺术局直辖,以培养苏维埃戏剧运动与俱乐部、剧社、剧团干部和艺术人才为目的。(www.xing528.com)

《俱乐部纲要》指出:“俱乐部应该是广大工农群众自我教育的组织,集体的娱乐、学习、交流经验和学识,以及发扬革命情绪,赞助苏维埃革命战争,从事于文化革命为目的,所以,俱乐部是苏维埃社会教育的重要组织之一。”把俱乐部作为某一地域或单位群众文化工作的负责机构。各地的消灭文盲协会、工农通讯协会、各种学术研究会或体育、文艺等研究会,以及工农剧社分社,在行政管理上均属于俱乐部,而在业务上则属于各自的上级管理部门。列宁室是苏区基层的群众文化组织,原则上是农村以村为单位,设一列宁室,红军总政治部规定每一连队设一列宁室,直属于俱乐部领导。从俱乐部、列宁室的组织系统和实际活动的情况来看,中央苏区群众文化建设组织严密有序,活动丰富多彩,有助于革除陈规陋习,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水平。

《苏维埃教育法规》是中国教育史上人民文化教育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是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从事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毛泽东、瞿秋白、徐特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法治教的第一次可贵尝试。它的颁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