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德楷模徐特立:28岁有余力还之社会

师德楷模徐特立:28岁有余力还之社会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5年,徐特立年已28岁。但徐特立没有安于现状,他不安心于一个农村塾师的职业,更不迷恋于个人的小康家庭。徐特立走到这一步,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他曾与好朋友何雨农、姜济寰一起讨论:“我们现在都算有知识的人了,但是我们的知识是用到为社会服务呢?还是为家庭服务呢?”

师德楷模徐特立:28岁有余力还之社会

1905年,徐特立年已28岁。这时他教书所得,除维持妻室儿女的温饱外,还有少许富余,他完全可以安心地过一辈子教书匠生活了。但徐特立没有安于现状,他不安心于一个农村塾师的职业,更不迷恋于个人的小康家庭。他考虑的问题已经迥异于20岁以前,那时,他必须首先为个人的职业、家庭和前途着想,以解决全家的生计问题,然而现在,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家民族的兴亡盛衰分忧了。他认为自己应该离开狭小的五美山,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学习新的知识,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良方。

这一年,他与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姜济寰[16]、何雨农一起考入设在长沙城里的宁乡速成师范。该校由同盟会会员周震鳞[17]创办,教员也大多是有一定科学知识、具有民主思想的留日学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氛围很浓厚。学校不仅开设自然科学教育学,还有西洋史、东洋史等课程,讲授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徐特立对这些课程非常感兴趣,他在这里学习了4个月,感觉受益匪浅。学习期间,他“得到《民报》《猛回头》《浙江潮》《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就从康梁的信徒转为孙文的信徒”[18],“由立宪思想转到民主共和”[19]。结业时,周校长发表演说,鼓励学生加入民主革命行列:“我们办这个学校,不是培养你们当一个好教员,得到社会上的名誉地位;更重要的是希望你们创造事业,创造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20]这对徐特立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晚年在北京会见周震鳞先生时,还提到这件事,他说:“我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周先生的这几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21]如果说徐特立一开始以教书为业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这时的徐特立开始选择教育当作自己实现救国救民理想的事业。(www.xing528.com)

徐特立走到这一步,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他曾与好朋友何雨农、姜济寰一起讨论:“我们现在都算有知识的人了,但是我们的知识是用到为社会服务呢?还是为家庭服务呢?”徐特立认为:“能力只够养家者,养了自己的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之一;除养家之外还有余力的人,其余力之来源,必然是得到社会的帮助,应该还之于社会。”[22]他非常赞赏韩愈《争臣论》中的观点:“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23]他一心以天下事为己任,决心像墨翟那样摩顶放踵,集中精力从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