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蛋白质的构建: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人工蛋白质的构建: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科学家就实现了让细菌为人类生产新型蛋白质的目的。这样,科学家手里就有了足够使用的工具,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人工蛋白质,当然还可以用于其他的用途。在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建造人工蛋白质的工作就很简单了。这些问题,在做基因工程实验以前,是非解决不可的。

人工蛋白质的构建: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如果我们想要让一个细菌在细胞里合成一种哺乳动物的蛋白(就叫它“蛋白A”吧),我们首先要想办法找到这个“蛋白A”的基因,测出它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各种办法取得它的基因也就是DNA片断,例如用从细胞里提取的方法,或者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现在,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个DNA片断。 那么怎样才能让一个细菌的细胞能“生产”(或者用专业一点的词汇,“表达”)这个蛋白呢? 细菌体内有现成的蛋白质合成机器,就是核糖体、转运RNA-tRNA、各种氨基酸和各种相应的酶等。 现在需要的只是我们想表达的那个蛋白的信使RNA-mRNA。 而且,细菌细胞里还有各种转录酶类,只要把合适的基因送进去,它们自己就会给你把mRNA合成(转录)出来。 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建造一个合适在细菌中被表达的、带有想合成的”“蛋白A”基因的人工DNA。 说到底,我们最好能够找到一个本来就可以在细菌细胞中被表达的DNA,再把我们的基因连接上去,不就行了吗?

这样的能在细菌中表达的DNA的确是有的,它叫做“质粒”。

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图20),主要存在于细菌中。 质粒自己可以被细菌的DNA合成酶系复制、数目不断扩增。 它比细菌的主要DNA(注意,细菌没有细胞核,所以我们就叫它“染色体DNA”吧)扩增得快得多:一个细菌只有一个染色体DNA,不会再增多;但是,只要有一个质粒钻进细菌,不要很久就会增殖成很多个,有的甚至可达上千个。 质粒上本来就带有几个基因,像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质粒自身扩增需要的基因。 因此,质粒是我们把要合成的蛋白的基因装载上去的最好的载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塞”进细菌的质粒带有我们想制造的蛋白的基因,那么如果细菌“觉得合适”的话,就会自动在它们体内为我们制造出那些蛋白来。 这样,科学家就实现了让细菌为人类生产新型蛋白质的目的。

图20 质粒示意图(www.xing528.com)

科学家早就看中了质粒在人工制造蛋白质上的用处,因此已经把自然界的细菌中差不多所有的质粒都提取出来了,并且测定了它们的核苷酸序列。 当然,它们上面有些什么限制性内切酶的位点,也都弄得一清二楚,画成了图(叫限制酶酶切图,又叫“物理图”)。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对自然界的质粒做了大量的改进,建造了很多有特殊用途的人造质粒,像把噬菌体和病毒的DNA序列连接上去的质粒,甚至把一部分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也连了上去的巨型质粒,等等。 这样,科学家手里就有了足够使用的工具,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人工蛋白质,当然还可以用于其他的用途。

在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建造人工蛋白质的工作就很简单了。 不过我们在动手做实验之前,正像我们前面讲过的一样,要多动动脑筋。 首先,怎样才能把质粒DNA跟我们的“蛋白A”DNA连在一起? 第二,怎样使细菌的转录酶(第三章讲过,又叫“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把我们的“蛋白A”基因正确地转录成mRNA? 第三,怎样把建造好的质粒DNA送进细菌细胞里去? 特别是第四,怎样不让没有带上我们的质粒的细菌也胡乱生长起来? 如果是那样,我们的人工蛋白质肯定做不成。 这些问题,在做基因工程实验以前,是非解决不可的。 当然,在我们讲这些事之前很久,科学家们就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