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成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指南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成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指南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主要由校医负责干预,校医主要肩负着学生伤病的治疗、传染病预防与监控、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等工作任务。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应该由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共同管理的,其中体育教师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想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健康,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培养专业的人才。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成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指南

(一)国外理论研究

现代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是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的,有关的措施与实践也是在美国开展的。但是美国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确定为健康促进模式,并以综合性学校健康计划的诞生为确立标志。在此之前,有关学者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先后提出了体育卫生模式、健康教育模式。90年代,美国学校的体育教育开始与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开发了用于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测试项目——Fitness GRM,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芬兰的健康管理模式效果突出,其特点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构建出一个适合流行病学研究的框架。芬兰制定的健康政策是借助政府的力量在社区、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全国的基本医疗人员系统性地参与到健康管理活动中,通过社区、创新型媒体宣传来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而降低患病风险。

日本的健康管理模式在1975年建立,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度,普及健康手册的使用方法,提高人们重视健康档案、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意识,使全民成为健康管理的志愿者。通过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日本的健康管理观念已经成为追求个人身体和精神的良好状态。

(二)国内理论研究

我国的健康管理起步较晚,当前学校的健康管理模式还处于教育模式转型时期,主要存在卫生人力及资源不够、经费投入和规章制度不足、健康模式不成熟且意识缺乏、数据共享程度低等多种困难。尽管如此,我国的学者们充分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促进模式的理论,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中作出了贡献。

学者吴宗喜、蔡晓波(2008)在对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后指出,虽然健康管理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新理念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我国高校开展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活动,因为存在指导、干预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推进并不顺利,不仅如此,大学生对这类活动的评价还比较低。同时,研究也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目前一些教育资源和医疗健康资源(校医室的场地和设备,校医室的人员配备、专业水平等)均比较丰富,这些已有条件使得全面推行学生体质的健康管理可行性高、前景好。

学者吴宗喜(2010)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质健康管理的方法,对开展大学生体质管理的软硬件条件都进行了阐述,虽然该研究仅仅对体质管理方法的各方面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构想框架,但其代表了我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向实践发展。

学者谭洪论(2010)更是在揭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下,将体质健康管理的实践研究更向前迈进,其中以《标准(2014)》为基础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流程也已明确(图5-1)。

图5-1 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流程

学者杜小安、朱斌(2010)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及社会群体的体质健康策略。而健康管理中的促进环节需要社会各界(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共同出力推进并鼓励提高体质健康措施的制定;优化整体环境(社会、学术),使越来越多的人从被动的健康行为变为主动行为,增强人们处理和改善体质健康的能力。在这次研究中,他们特别指出了如今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重测试而轻后续服务管理的状况,并提出了体质健康专门检测后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这种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发展的进步,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并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学者朱斌、杜小安(2011)在研究中提出了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后续服务管理策略,这个笼统的策略指出,首先要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体质健康信息并创造合适的、能采取行动的条件。(www.xing528.com)

总的来看,我国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较少,而且也缺乏完整、详细的研究,但是仅一些研究中仍然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供后续研究的参考,特别是已有研究所总结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建议,更是需要后续研究、思考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1.普遍不受重视

大学生当前主要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有:身体肥胖、疾病、心理适应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缺乏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自制力差,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全天候监督,就更加放松了自我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是高校片面注重教学和科研,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积极引导,而普遍采取被动补救措施。

2.缺乏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

有关大学生的健康方面的信息,缺乏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目前,许多高校还停留在由校医或管理人员手写记录的方式管理大学生的健康档案,这种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及时读取,也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实时跟踪和科学管理。手写记录的方式使得社会各界获得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估内容单一、评估时间长且成本高。因此,需要开发出一套科学的有关大学生健康的管理系统使学校能够及时存取,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

3.专业人才的缺乏

据有关部门近些年对全国各个学校的校医总人数的摸排统计结果显示,工作在第一线的有临床医学背景的校医不到一万名,高校的专职校医比例略高于中、小学,但很多学校的学生人数跟校医人数远超600∶1。

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主要由校医负责干预,校医主要肩负着学生伤病的治疗、传染病预防与监控、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等工作任务。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应该由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共同管理的,其中体育教师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体育教师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和指导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任务。但高校普遍没有将体质健康管理的重任交付到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上。另外,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除了需要校医、体育教师共同合作外,还需要心理健康指导、健康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想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健康,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培养专业的人才。

4.大学生对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认识不够

目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一些高校机构的认识较片面,比较排斥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这说明高校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并没有很好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学生即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产生不好的情绪或心理问题,也很少求助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机构。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地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包括建立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校园文化、理念等在内的自我健康管理环境,督促大学生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为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做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