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入学需面对的冲突
经过激烈的高考角逐,大一新生终于步入了大学校园,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大学生活。然而,由于很多大一新生从未体验过住校,因此在大学生活开始以后,他们要经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缩短适应期,克服这期间可能产生生理、心理问题,是每位大一新生需要直视的。
有调查显示,中国各高校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里有不少人都无法处理好高中跟大学阶段的过渡。一些大学生会有想离开学校立刻回家的念头,甚至就直接付诸行动;一些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措、没有头绪,调整不好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安排,甚至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还一些大学生与宿舍室友或同学之间关系紧张。这里大致总结他们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我评价方面;②学习方面;③人际关系(包括恋爱关系)方面;④经济方面等。大一新生因为突然进入了相对陌生的新环境,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要求与实际能力之间不相适或者心理素质无法满足要求,这些短期内无法迅速提升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少大一新生心理冲突激烈。
1.角色转换冲突
新生在进入高校成为大学生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角色的转换,这一适应期也被称为“心理失衡期”。新入学的大学生不仅会面对现实大学生活与期望的落差,还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教学模式、人际关系以及解决由此造成的困惑。
(1)环境变化带来的困惑
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重大,甚至其不好的因素会诱发个体产生心理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在家里时物质生活上十分有保障,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吃、穿、住、行等一切都是家人包办,父母们尽其所能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并提供了各种生活服务。但还有不少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而这些孩子存在依赖性强、不善交际、自主生活能力差、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问题。毕竟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许多大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长辈关心的焦点,自然而然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模式。他们与家人的相处模式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一些家庭只重视子女的成绩而忽视了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不少大学生受不了委屈和挫折,缺乏韧劲就是家庭环境造成的。还一些家庭教育方式是存在问题的,当前提倡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对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形成足够的冲击。对孩子过分的偏袒和溺爱,使得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缺乏对他人的包容心、同理心,怕苦怕累、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其他人不够友善等。大学新生进入大学生活后,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仍无法脱离家庭的供养,因此这些因家庭环境教育所造成的心理定式不是短时间能够扭转的。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的教育环境不同于中学,它能从学习、生活、人际交流等方面塑造大学生个体良好的信念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滞后,理论与现实间的脱节使大学生产生了不少迷茫和困惑,加上网络报纸等铺天盖地的信息影响,一旦大学生缺乏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的冲突而无法自拔。
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校园周边环境、舆论环境、网络环境、文化环境等都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加上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使得各种现象和思潮涌动。大学生由于认知结构不完善、社会经验少,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观念变化。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应用的覆盖面更广,各种信息充斥其中,辨别能力低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良莠不齐的信息带偏,进而影响身心发展,一些大学生甚至会因此产生偏激思想,引发严重后果。
(2)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惑
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应试教育”在我国推行了上千年,这种最基础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自然使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更偏重于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培养而忽视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心理沟通;偏重于对大学生知识传递而忽视各种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的素质教育一改应试教育的侧重点而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而达到提升全民素质的目的。素质教育是确保学生接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获得自身的最优发展。
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比应试教育更加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相互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国外的教学模式推出的在国内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模式有: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等。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发现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
然而受制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的现实,有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接受的是被动式教育,进入大学猛然接触到引导式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部分大一新生还没有意识到教育模式的改变需要自己转变学习方式,主动汲取新知识;一些大学生虽然也意识到教学模式的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但他们无法很好地适应和调整,造成专业课学不懂、学不会;还有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名列前茅,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进入大学后发现很多人都比自己更优秀,他们无法面对这种落差,以往的自信和骄傲逐渐变成了自卑、焦虑和抑郁,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3)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困惑
在进入大学之前,新生都普遍对大学怀有各自的憧憬。一些大学生在告别自己中学时代进入大学之初怀着开启新的人生旅程的展望,希望能多结交朋友,认识更多有趣的人。但大一新生有时适应不好新角色,做不到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接近,经常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与人沟通困难等问题。
大一新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十分迫切,那是因为他们进入大学后迫切的需要适应新环境,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帮助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支撑,缓解内心的不适应。虽然满足心理需要、感情需要是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回避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利性证逐年递增。而随着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再局限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还包括了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隐蔽性、多元性,给大学生的生活和价值观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大学生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困惑既包括生活、学习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
大学生是以集体宿舍生活为主的,在与舍友的交往中难免会因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产生各种问题。但一些大学生因为好面子、自制力弱、易冲动、性格内向等各种原因,与人交往中的小摩擦变为了大矛盾,甚至冲突升级而以悲剧收场。
而大学生的社交恐惧、自卑、自负、多疑、嫉妒、闭锁心理等因素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交恐惧来源于体验,既包括与人交往中直接获得的不良情绪,也包括看到他人交往中的问题而形成的不正确的认识。自卑源于个体长期对自己评价过低,没有正确的认识;自负是对自己评价过高,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轻视其他人;多疑属于因主观臆断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心理;嫉妒则是对别人境遇改善的羡慕与憎恶;闭锁心理属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是不向其他人轻易透露自己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一种心理现象。受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无法与周围的同学很好地融入一起,甚至格格不入。
2.自立后的困惑
进入大学以后,新生从以往的老师、家长严格要求,实时管控的状态变成了教师过问少,家长鞭长莫及,凡事要自己处理、自己把控的状态。这一阶段外部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以及青年期的生理特点使大学新生独立意识觉醒、自我意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独立意识带来的冲突
独立意识是大学生期望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和管教的自我意识倾向,急于甩掉依赖性和幼稚性等特质。外在表现是向周围的人(特别是长辈)表达独立要求;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判断表现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趋势,不喜欢别人的指点和干扰。但大学生真正独立是需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足够的社会经验的,这正是他们欠缺的。
独立生活最先要解决的是经济来源。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上学期间需要依靠父母抚养,即便一些大学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活动也很少能够做到经济独立。一些大学生新生还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无法戒除、想回到父母身边的情况。他们在家生活时父母大包大揽,导致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足,到了大学需要自己洗衣服、收拾床铺和桌子时难免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他们希望得到帮助但受独立意识的影响又难以开口求助,陷入矛盾和苦恼的状态而无法自拔。大学新生,一直处于比较单纯的校园生活环境,没有见识过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经验不足使他们的想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想性、片面性、主观性。(www.xing528.com)
产生以上这些情况的原因不是单一的:①在进入大学以前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构建的环境中,对家人的依赖性在进入大学后尚未消除;②在进入大学以前大学生一直接受老师“包教包学”的关注式教学,独立自学的能力没有机会培养;③新生大多做不到经济独立,需要家庭供给;④社会经验不足、阅历不深,无法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
因此,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虽然已经发展,但现实总使他们陷入心理冲突,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大学生真正独立。否则走不出依赖性与自立的困惑,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2)自我意识的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刚好进入了自我意识一分为二的阶段,即从完整的自我分为处于观察地位的理想自我和处于被观察地位的现实自我。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逐渐成熟的标志,他们开始能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但由于大学生普遍自我要求和期望高,他们在进行着观察和评价时往往会因为自我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短时间消除而产生矛盾,进而引发焦虑、失落、抑郁等情绪。
3.心理转型期的冲突
心理学家认为大学新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后期,恰逢个体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个体向青年初期过渡的、心理变化最大且发展最曲折的转型阶段。处于心理转型期的大学新生虽然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他们这时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心理冲突,包括个人期望与现实水平的冲突;传统价值理念和科技引发变革的冲突;希望参与社会治理但实践不足的冲突等。大学生对不同方向的事物同时出现动机、欲望,却又无法找到平衡点或者将两者协调起来,因此引发的紧张状态就是其心理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心理失衡和挫折感的来源。
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对于正在经历所学专业、人际关系、环境、角色变化的大学新生而言是严峻的考验,但同时它也提供了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是大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应直面转型时期的心理冲突,采取科学的方法调整状态并从中获得充足的养分走向成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基础。
心理转型时期的大学新生是生理发展相对成熟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统一体。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完全确定,很容易受网络混杂信息的误导而陷入认知障碍。大学生如果认识、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是从感性、直觉和经验出发,可能会陷入情感障碍。大学生多是在家长和老师保护中的顺境里成长起来的,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当他们遇到挫折却没有合适的途径发泄和表现时,则会悲观丧志,还会将情绪通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表现出来。
(二)新生入学后的适应
为预防和克服在心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和生活,大学新生应当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加强自我认识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高校应当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班干部的带动作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入学初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1.学习心理知识,适应新角色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以后就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其以往所熟悉的环境、人际关系等事物都在瞬间发生了变化,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而产生心理困惑是正常的。此时大学生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适应新角色。
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方便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作自我评估。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有《普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健康教育》等,大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参考书籍学习。除此之外,大学生遇到困惑、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或是长期情绪低落无法好转,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人员帮助。毕竟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大学生如果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就很容易误判。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新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直接到访、电话、邮件、网络等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人际关系失衡、心理冲突、感情纠纷、长期情绪失落、精神压力等方面的问题。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摆脱困境,它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恢复心理健康、减轻痛苦和症状、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多数人以为心理有病的人才去进行心理咨询,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心理咨询就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然本质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排解苦恼、提高整体素质。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大学新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面临的冲突会更加强烈、挫折会更多。因此,大学生面对心理冲突时应该勇敢面对并积极求助,心理咨询师在这时提供的帮助可以使大学生得到理解和宽慰,既能防患心理疾病于未然,又能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2.锻炼意志,渡过转型时期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坚强意志品格是克服人生困难和挫折的重要关键因素。意志品格是个体人格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人生发展甚至决定人生成败的特性。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对于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意义重大。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试炼室,大一新生在面对新环境、新事物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时,就需要他们依靠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克服这些困难和挫折。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还是学业上的新任务抑或是他人的误解,坚强的意志会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变压力为动力,以更强的心理承受力对待失败和问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因此产生情绪不良等都是正常的。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谁能在比较短的时间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灰心、不丧气,理智对待、积极面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条理地完成既定目标,谁就能够战胜困难,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青年。
此外,由于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情绪丰富且不稳定,因此要特别重视自我情绪的调节。情绪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受制于个体思维对当下情况的解释,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适应方式。当事情符合个体的愿望和需求时会引起积极情绪,反之会引起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又称正性情绪)对大学生行为起着协调、促进作用,使他们对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积极情绪的影响让大学生能够打破常规、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和促进身体健康中积极情绪对个体也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可以调节、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生理健康;也能拓展个体对各种事件的接受性,增加心理活动空间,提高幸福感。消极情绪(又称负性情绪)对大学生行为起破坏、阻断和瓦解作用,它不只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还会使个体心理失衡,陷入不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中。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于个体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把握两者的比例则是个体需要注意的。消极情绪需要有正确的宣泄渠道,才能确保个体身心健康。因此大一新生应注重锻炼意志力,学习并认识情绪、情感等知识和掌控情绪的心理学技巧,从焦虑、厌恶、恐惧的体验中撤退,而趋近愉快、知足、喜欢、振奋、开朗等体验。就这样,大一新生在入学后才能以好的意志品格应对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情绪,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平稳度过转型期。
3.认识自我,保持“平常心”
大一新生所处的心理转型期十分特殊,他们渴望了解并认识自己,对自我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处于心理转型期的大学生对自己往往没有客观、准确的评价。一些大学生自我膨胀,认为自己各项条件都十分都比别人好,于是优越感强烈、骄傲自满、自命不凡,对于他人的劝导完全听不进去,我行我素;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哪里都不如别人,经常颓废丧气、精神涣散,缺乏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远超自己的能力,当拼命追求结果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达到目标时就心灰意冷,开始抱怨环境条件不满足需求;一些大学生对自己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也没有人生目标。按照家长的期望而生活,于是进入大学后突然失去目标,开始浑噩度日。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没有正确认识自我的表现。因此,大一新生最好能够时时自省:我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好但我也不差。从他人的评价中筛选判断:没有他们评价的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差。对他人进行评价时认识自己:如果我处于他的境遇,我可能做不到像他那样好但我也不会做得差。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借助表现和成果:我可能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我已经用尽全力了。大学生培养出了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后,才能够进一步克服缺点、发掘自己的潜力。
所谓“平常心”就是不因外界的评价和自身条件的如何变化,个体始终能保持平稳的情绪,以轻松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和别人。只有培养起这种平常心,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对自己的精神面貌进行客观的审视和分析。考上大学只是大学生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目标,有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新生应该警惕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及时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积极上进。
大学生想要在顺利毕业时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青年,应该从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高校也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一些针对提高大一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健康大讲堂,培养其独立生活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课余活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