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儿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的研究比较多,且大多数是以一定规模的儿童和青少年调研数据为研究材料,因此覆盖面更广。由于早期的儿童及青少年体质研究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还受竞技体育或战争的驱使,因此其研究大多是为培养、选拔优秀的少儿运动员或强壮的后备战士服务,体质调研的相关内容也仅侧重于身体形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当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出现健康和社会问题等连锁反应时,对体质研究的内容才逐渐向健康靠近并逐渐与健康研究结合起来。早些时候,世界范围内开展体质健康调研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且这些国家的调研并不都是连续性的,有的是间断进行的。
(一)美国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评价的内容涉及跑、跳、投等。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和舞蹈协会于1950年制定的学校体育评价指标包括:立定跳远、俯卧撑、折返跑、50米跑和投掷。1965年之后,美国学校开始对身体运动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的区别进行研究。1959年至1985年这一段期间,美国对健康和体质研究的相应机构重新对学校体育评价的定义、内容、指标等进行了梳理,对前期偏重于运动能力的测试提出质疑。1985年,美国体质与运动委员会在联邦政府健康部门的资助下,对全国各学校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进行了普查,这种普查在以后每十年进行一次。1985年后,美国开始制定健康发展目标,1988年,在全国各学校中推行了新的“最佳健康计划”。“最佳健康计划”的测试项目包括:心肺功能、1分钟跑或走、皮脂厚度、身体密度指数等的测定。1990年,美国又提出“2000年健康人”的十年规划,以此倡导国民锻炼,以期改善国家卫生面貌,全面提高国民体质水平。
目前,在美国普遍使用的健康体质测试指标有两个,一个包括体脂含量、身体质量指数、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曲臂悬垂等在内的测试指标;另一个是1998年公布的Physical Test,这种测试内容包括身体质量指数、1英里跑或走、皮下脂肪厚度、引体向上和坐位体前屈在内的测试指标。对比之下可以发现,这两组测试选择的指标都与人体的健康有关,大致可以归为四个方面: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耐力;身体柔韧性;身体组成。如果个体在这四个方面的状态都比较好,说明个体的体质水平优良,个体可以安全地从事相关劳动、活动。
(二)日本
目前,有关学生体质调研资料最为齐全的国家就是日本,他们将体质通称为体力。其体质测试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以前),在日本明治十二年(1879年),就对其国内部分学生进行了身体活动能力的调查,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胸围、握力、上臂围、下肢围、饮食量等八项指标,后来又增加了力量(悬垂屈臂)及疾病状况的检查。1939年受战争因素的影响,日本开展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民体质测定活动,以期选拔出所需要的人才,进而实施对外扩张的政策。
第二阶段(1945年至1960年),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断断续续进行了为恢复国民健康水平的“体力测定”,体力测定的年份有:1949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7年、1959年。体力测定以8~18岁的男、女青少年为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包括:跑、跳、投、悬垂及灵活性。
第三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优良的社会环境也为国民体力测定的研究和学校体育的变革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日本社会逐渐走上了国际化、信息化、老龄化、多样化的道路,国民的身心健康也多多少少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www.xing528.com)
(三)法国
法国早在19世纪后期就开始施行体力测定法。这一时期进行体力测定的主要目的是战争、军事防御等,后逐步发展成为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1956年,法国制定了适用于学生的《体育及格测验标准》,1975年对其进行修改后重新定名为《青少年身体测验标准》。早先的《体育及格测验标准》是单纯以学生运动素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测定,几乎涵盖了有关学生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后来的《青少年身体测验标准》对学生身体素质又进行了新的划分,内容由单纯的身体素质测试演变为身体健康测试。1980年,法国卫生、体育、娱乐和舞蹈联合会公布了新测试法——《健康测试》,其倡导者认为,运动员更看重运动素质,而个人更看重健康素质。两者的差别不仅是看重的对象不同,还表现在运动素质(如速度、爆发力等)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健康素质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健康测试》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鼓励青少年积极锻炼,努力提高健康素质,不断增进身体健康。
法国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心肺功能或心肺耐力;1.5英里跑或12分钟跑;1分钟仰卧起坐;直腿体前屈;肌肉力量或肌肉耐力柔韧性;三角肌、肩脚下肌测定;体脂百分比等。
(四)新西兰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新西兰有人曾采用著名的Kraus—Weber测试方法,对当地学生进行了包括腰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最低水平在内的六项测试,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均未获得完全的成功。但这个活动引起了新西兰教育部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重视,并专门建立了体现其重视程度的国家体质测试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与学生体质健康有关的评价指标。因而,到了1989年,新西兰颁布了针对6~15岁儿童和青少年的《新西兰健康测试》(The New Zealand Fitness Test),其评价指标涵盖了身体组成、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功能和柔韧性这四个方面。
(五)新加坡
1982年,新加坡颁布的《全民健康体质测试计划》要求教育部所属学校每年都要在新加坡体育部门的监管下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能测试。《全民健康体质测试计划》不只规定了儿童的健康体能测试项目,也涵盖了成年人的健康体能测试项目。新加坡政府甚至为了保证不同社会成员的测试统一,要求其国内成年男子必须服两年半兵役并接受身体机能测试。这种服兵役的身体机能测试与新加坡全民体质测试项目非常接近,但前者的测试项目没有坐位体前屈、正手或反手的引体向上。
新加坡全民体质测试项目有:(1)测试腿部力量强弱的立定跳远项目;(2)测试腹肌耐受性的仰卧起坐项目;(3)测试腰部和腘绳肌韧性的坐位体前屈项目;(4)测试上肢力量和耐力强弱的引体向上(正手或反手)项目;(5)测试灵敏和速度的4×10m往返跑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