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弃名学商:爱国主义篇之不能忘记的英雄

弃名学商:爱国主义篇之不能忘记的英雄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事与愿违,秀才没考中,只好到上海去学习他不想学的商务,干他不想干的外国洋行买办的职务。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此外,郑观应的兄弟姐妹很多,如果他要继续学习,经济困难是较大的。1853年16岁的郑观应在父亲的严令之下,毅然弃科举学商业,走上了一条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弃名学商:爱国主义篇之不能忘记的英雄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已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战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基础,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英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达到扩大侵略的目的,于1856年到1860年间,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4年的侵华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沿海国土上横行骚扰、肆意破坏,逼迫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时,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在长江中下游同清朝反动军队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异常尖锐的时候,一个知识青年在他的家乡试图通过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途径——科举,以达到他将来发迹的目的。但是,事与愿违,秀才没考中,只好到上海学习他不想学的商务,干他不想干的外国洋行买办的职务。这个青年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份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生长在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的郑观应,有着科举发迹的愿望,是不足为怪的。

然而,有“买办故乡”之称的香山县,离广州不远,与香港隔水相望;澳门本来就是香山县的一角,距雍陌乡更是近在咫尺。在鸦片战争前,香山居民中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者就很多,经商致富的人也不少,充当外国洋行买办的人自然也比其他地方的人多,郑观应的家族亲戚中当买办的人就不少,这些为他走上此路提供了方便。此外,郑观应的兄弟姐妹很多,如果他要继续学习,经济困难是较大的。1853年16岁的郑观应在父亲的严令之下,毅然弃科举学商业,走上了一条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www.xing528.com)

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