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6月,54岁的姚莹渡海抵台湾。这是他第三次入台,较之首次的为知县,再次的为府幕,自然是今非昔比。现在,他以台湾最高文官的身份,是可重展才具,有所表现。虽早已年过半百,但他却充满信心。虽说故地重游,但一别十三载,台湾的情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危机较前更深,治安状况也比以前恶化。姚莹在《与毛生甫书》中,总结当时的形势是:由于1826年的闽、粤兵械斗、1832的张丙起义,两次动用大量兵力,1834年、1836年的两次所谓“乱民再扰”,台湾已是元气大伤,矛盾重重。具体表现为五困一忧:
第一困是:因为一些地方官员,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引起百姓不满。如修城、建仓等设施,动不动就向民间进行攫括,百姓不堪忍受。有时地方政府名义上借钱,到时不还。久而久之,失去民心。
第二困是:当时台湾人主食是吃地瓜,种植大米是为了买卖,不维持生活。台湾虽然连年丰收,因商业活动不畅,有米卖不出去。因此,当地居民生活困苦,盗贼日益增多。
第三困是:地方政府的开支,全靠百姓交纳正税及杂税。现在百姓生活都十分困难,税收就更无法保证了。
第四困是:几次事件虽然平定下去,但响应者一万多人,分散在民间,随时都可能聚众闹事,五六年来,抢劫不断。追捕闹事者,全仗悬赏、购线(线,指应雇充侦缉者)。破获一案,耗费数百金,而每年就有几十件案子,所需费用极大。
第五困是:军费开支很大,难以承受。
所谓一优,就是当初从乱而今散于民间者,现在都是无业游民。管紧了他们就要造反;放任不管,他们就抢劫。一旦处理不当,必将酿成叛乱。根据这五困一忧,姚莹的处境极为严峻。因此他到任后,日夜不能安眠入睡。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姚莹仍本着既往的宗旨与经验,因时制宜,加以变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是协调与总兵的关系。
台湾镇总兵与分巡台湾道,是在台文武官员之首。总兵多出身行伍,有的根本不识字,但因既往战阵立功,官品又高于道,每每看不起道,甚至对其不耐烦。道则多因总兵粗鲁强悍,或轻视之,或敬避之,以致通气较少,意见不合。镇、道不和,已为常事。姚莹熟悉台湾事务,早有前车之鉴,因而特别注意与总兵达洪阿搞好关系。
达洪阿,字厚庵,富察氏,镶黄旗满洲人。历任侍卫、都司、副将,1834年升贵州威宁镇总兵,后调漳浦镇总兵。1835年调台湾镇总兵,1840年赏加提督衔。姚莹后来在《谢胡观察赠舟资》诗自注中说:“达厚庵为台镇,人皆畏其骄悍。余初至,亦见龃龌。二年,一以诚待之。一旦,诸谢请盟曰:武人不学,为君姑容久矣,愧悔无及。自后,台事惟君是听。死生祸福,愿与共之。”故姚莹诗有“悍将真寻共死盟”之句,以记二人的交谊。两年,便由不无龃龌变为共死生祸福之交,足见姚莹待之以诚的成功。姚莹在《东漠奏稿自叙》中,就其与达洪阿联名奏事之内情说:“总兵多武人,不能自为奏”,遂“由道主稿会奏,以示和衷”,“总兵(指达洪阿),所与共事者也,而猜忌尤甚,一稿往复商改,至于三四,恐台道见长,或掩之也。余(姚莹自称)悉如其意。其设施,自道不能牵及总兵者,则不以闻,乃悦”。注意突出总兵的功劳,以释其猜忌,这大概也是令其感动的一面。当然,更重要的是“清、勤、慎”,以自己的忠于职任来使对方心悦诚服。其次是缓解民困、安定人心,以“固根本”。(www.xing528.com)
为了缓解民困,特别是他所说的“民之困于人”,即因官员设施不当所造成的民间疾苦。姚莹下令:“停止一些劳役和捐税,辞掉体弱多病的差役,还裁减了一些差使,一切自理,不得扰害民间。他并带头示范,躬行俭约,以清治原。裁减各属供应,去其陋规之甚者”。这虽然也是缓和办公经费的紧张,但官府节约开支用度,最终还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又根据前已进行的清丈农田的结果,报请批准将过去遗漏,未曾“起科”收税的一部分新税收,留作地方经费,以扭转官费不足的问题。
由于台湾向来就易生风谣,以致人心浮动,故姚莹对此尤加重视。就在他到任那年的春、夏之间,嘉义、彰化两县交界地方的桐树忽生异状,“多成刀枪之形,王提军遣人所取,一刀约长四尺,刀头一尺四五寸,有背、刃、刀环,环上垂穗数缕,皆自然生成,职道(姚莹对上级自称)过其家,曾亲见之。又,虎尾溪向系浊水,忽澄清七日,民间相传:林爽文及张丙之乱,常有此异;今年,地方必有不靖”。姚莹虽无从解释这类自然界的异常,但却视为要事,报告于上司,并密切加以注意。
1838年7月8日,台湾发生地震。台湾府城震感轻微,“不为灾。惟嘉义县同时大地震,官舍民屋多倾圮,毙者百余人”。姚莹即令府、县查勘抚恤。当时,一些人传言:“地震为乱征”。由于台湾不止一次发生地震,为姚莹所悉知,不似树异,水异那样无从考据,他便根据府、县旧志所载,自1683-1829年共发生地震九次,地震次年发生乱子的只有两次,余皆平安无事,“足见(地震)非乱征矣”。并进而指出:地震“非关治乱”。据以著为《台湾地震说》的专文,加以宣传,以安人心。
他还推行收养游民的政策。
这是针对所谓“一忧”而采取的对策,目的是妥善处置乱定后解散的一万多民众。姚莹认为向来之从众皆“非必欲做贼也”,只因“无业可以资生,游荡无所归束”,才附和为乱。
因此,他主张对一般闹事者,都让他们回到家乡看守田园或追捕盗贼。据姚莹在《与汤海秋书》中介绍,此事进行三个月而告竣,“凡收养嘉、彰两邑游民八千余人,皆劲旅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最后的一招,便是武力搜剿。
收养游民的工作刚刚完成,便发生了一系列案件,嘉义有赖三、陈赛等插旗造反,又有吕宽等结众会饮血酒,彰化有蔡水藤等结党制旗,凤化有张贡等聚众攻击驻军。此外,各地纷报发生抢劫。一时,人心震动。经姚莹与达洪阿分别出巡南、北两路,督励有关文武,均以武力及时扑灭。
正在审理获犯,嘉义又发生以胡布为首的聚众树旗,总兵迅即率兵前往镇压,追入内山,捕获胡布等。姚莹亦赶至军营,保证入山大军的后方。继经搜山,经过近三月,剿捕才结束。
而自最初发案,为时已将半年。先后共擒斩为首及骨干者近四百人。一度慌乱的人心,才安定下来。镇压当然是残酷的,姚莹作为封建王朝的要员,其阶级立场决定了这一点。但因其果断、干练,及时采取断然措施,才保证了岛上局势的稳定,避免了事态扩大后更多的流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姚莹在重官台湾后的两年时间内,通过上述四项措施,改善了台湾的局面,稳固了治理基础,使潜在的危机得到缓解,固有的种种矛盾重新调整,既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也说明了他的措施得当,这对他后来领导台湾军民成功地抵御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