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内驱力培养与人本主义教育

学校内驱力培养与人本主义教育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学校教育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出于学习内容本身的乐趣、趣味、好奇心、挑战性、令人向往的探究而进行的自发性学习。很显然,家庭并非影响学生内驱力的唯一关键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内驱力的形成起作用。从这个角度讲,黄西进入脱口秀职业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内驱力的发生与自我认同的危机联系在一起,在黄西的自传中,他多次提到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好长时间

学校内驱力培养与人本主义教育

从前述央视拍摄的纪录片《高考》中展示的目前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看,很少看到学生出于内在的自发性动机进行学习,也就是出于学习本身的乐趣、好奇心、引人入胜的特性进行的学习,学习被赋予了太多外在的评价、标签和目的:为了不辜负奶奶的期望(第四集“走出大山”的刘洋洋),为了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或者帮助更多的人(第三集“久牵的孩子”林兰兰),为了读美国名校(第五集“留学大潮下”刘云昊),为了找份好工作(第五集“留学大潮下”章文雄、吴亦欢),等等。这导致的后果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学习的内驱力,主要是依靠外部动机、外驱力驱动的一种学习,那么也很难说这些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后,就会建立起职业发展的内驱力。

内驱力和外驱力驱动的学习和工作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如本书第1.5节“给家长的积极领导力建议”所说,内驱力驱动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要优于外驱力的驱动结果[47]

所以,学校教育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出于学习内容本身的乐趣、趣味、好奇心、挑战性、令人向往的探究而进行的自发性学习。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学校积极领导力》中提到的一些案例,例如法医秦明、脱口秀演员黄西、数学家张益唐、科幻作家刘慈欣、趣味史作家石悦、B大学“灵犀小组”的创始人小W、小S等人,他们是如何建立起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驱动力的呢?

秦明对法医的兴趣受家庭影响较大,根据他自己的陈述,父亲警察,希望他去当警察,母亲是护士长,希望他去做医生,在到底选择警察还是医生的纠结过程中,最后折中选择了大学的法医专业,并且以唯一第一志愿报读皖南医学院的法医专业。在家庭影响下产生的最初驱动力并不少见,B大学“灵犀小组”的创始人小W出身教师家庭,而且父母非常支持小W将来也做老师,小W就是在自己支教的过程中想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都来体验这种授课的乐趣。在这两个案例的有限信息中,秦明的父母以及小W的父母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性特征,不论是警察、护士长,还是教师,他们都希望孩子未来能从事自己的职业。实际上,在《学校积极领导力》第七章“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繁荣”的“职业优势与职业繁荣”部分,我们为了调查教师和校长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高低,所提的问题恰恰就是“是否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从事你现在这份职业”。从秦明和小W的案例,我们可以认为,父母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与希望子女未来从事的职业,这两者是互相印证的:往往父母越认同自己的职业,就会越希望子女从事自己的职业;反之亦然,父母越希望子女从事自己的职业,也就会对自身的职业越认同。

有很多科学世家、文化艺术世家引人瞩目,如居里夫人家族、达尔文家族、梁启超家族等。从创造力的角度看,创造力不具有遗传性[48],是后天习得的结果,那么家庭对创造性的影响中,父母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是影响子女学习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说,真有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的话,那么真实的情况应当是,父母是否真正认同自己的职业,因为,那些真正认同自己职业的家长往往会将他们对职业的认同反映在孩子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往往不是来自于家长的强迫,而很可能是由于家长的职业认同所导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孩子面前显示家长从事职业的乐趣和价值。(www.xing528.com)

除了父母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之外,家庭对子女的内驱力、创造力的影响是怎样的?例如,石悦对明史的兴趣并非来自父母的影响,百度百科对石悦的经历做了如下描述:“石悦,1979年出生在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当年明月5岁时,和父亲一起逛书店,当时他执意要买一套《上下五千年》,虽然那套书的价格才五块六角钱,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30元,买书时,父亲问当年明月是不是喜欢历史?说实话,当年明月根本不知道历史是什么。在当年明月的小学时光里,这套书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上中学前,已经把《上下五千年》读了十二遍。长大后,当年明月就开始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最后发现明史的人物最有意思,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人,好坏都到了极点,所以就开始研究《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纲目三编》。”[49]可见,在石悦的经历中,父亲主要是在经济上支持他对历史阅读的兴趣,而父亲本身是否对历史有兴趣,并未对石悦产生影响。

很显然,家庭并非影响学生内驱力的唯一关键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内驱力的形成起作用。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驱力的形成,例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提到,小时候看到电视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通过卫星了解外部太空世界的经历,以及此后搞懂一些科学理论像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搞懂以后这些时刻“可以说是对你人生观的塑造最关键的几个节点”[50],显然在刘慈欣的兴趣培养和职业发展中,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直接帮助并不明显,更多是来自他自身的独特体验。这让人联想到我们在后面第6章提到的歌手李健的经历,家庭对他直接的影响就是在1988年他14岁的时候,母亲用两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一把当时最好的红棉吉他[51]。除此之外,家庭和学校对李健走上歌唱事业的影响并不明显。据李健的发小介绍,李健从小在家里有一个自己的小角落,性格上显得有些孤僻,甚至与家人也是“格格不入”,李健自己评价为一种“孤独”:“因为个性确实是有点不太一样,喜欢独处……孤独是一种状态,就是说你有思考,你有内心世界,然后你会跟现实有冲突,才会孤独。”[45]在李健的经历中,个性特质是对后来歌唱职业有重要影响的特征,而他这种显得“孤独”“孤僻”的个性特质似乎跟家庭和学校经历关系都不是很大。

在脱口秀演员黄西的职业经历中[52],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黄西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两年后的2001年,才第一次接触到脱口秀,尽管黄西说自己对人比对科研感兴趣,但为什么是脱口秀而不是歌唱表演、戏剧表演、销售工作等诸多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或者其他像在生物制药公司中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呢?从这个角度讲,黄西进入脱口秀职业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内驱力的发生与自我认同的危机联系在一起,在黄西的自传中,他多次提到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好长时间里他一直面临自我迷失、无法自我认同的危机。假如黄西没有到美国留学,毫无疑问,他不会搞脱口秀,同时,他留在国内也许不会有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发生,或者至少没有在美国遇到的问题那么严重,这种内驱力恐怕会是不同的状况。

综上所述,内驱力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是幼年、儿童时期,也可以是工作之后,家庭和学校在内驱力发生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父母对自身职业认同的示范作用,或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支持子女的兴趣和爱好);也可能没有太大影响,内驱力只是来自当事人成年后的独特经历和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