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野游:探寻幽静街巷的余韵

城市野游:探寻幽静街巷的余韵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出公园,便踏上了幽静蜿蜒的团益街。环绕山坡的村道极是幽静,以至于行人还能听到远方趋近的脚步声。1949年组并大乡时,将古象角、大兴坊、岚霞村合组成大乡,第一次以圣狮用作大乡名。宋中丞御史阮逵,宦游粤东,居南雄珠玑巷,因避战祸,徙居州。其五世孙阮佛生,于南宋末年迁居于此,至今27传。陈龙坚生一子四孙,其第四孙陈建亭于明末从潮莲迁居于此,今17传。林仲泰生二子德胜、清溪,后其第二子清溪又迁于大耠坊定居开族。

城市野游:探寻幽静街巷的余韵

走出公园,便踏上了幽静蜿蜒的团益街。眼前的杂货铺门前趴着一条懒洋洋的大白狗。老板娘倚靠门边穿针引线,半晌悄然无声。附近还有一处食店,只有老板在里头翻阅报纸。除此以外,周围的老店铺皆闭门谢客,但那旧式的格局仍被保存,上层为储物住人的木楼,下层是营业售货的场所。店门或为折扇式开合,或是单扇组合门,背后还配有门栓与横杠。部分商铺窗台处会开一“铺眼”,方便夜里应急买卖时先收钱再交货,同时防贼防盗。当你一步步走近这些消逝中的民间智慧时,恍惚间,竟好像能想象出最鼎盛时期的街景。

环绕山坡的村道极是幽静,以至于行人还能听到远方趋近的脚步声。由于山势起伏,置身此间,你甚至能看见各家庭院的模样,有的荒废已久杂芜丛生,有的设有西洋餐桌、喷水池与雕像,风光迥异。部分人家敞开的木门或铁闸,还有墙角上以透明罐子做成的简易信箱等,更处处透着一股随意安心的气息。

景致的变换,其实不过表象,而圣狮人的心境,却似乎始终恬淡。村里的食店仍贩卖着咸煎饼、金钱圈、蛋散、蕉蕾粥、油煮粽等暖心的童年味道;收废品的人仍骑着单车,在石板道上留下叮叮咚咚的清澈余响;牌坊下的老翁,已推着摊子卖了三十多年的豆腐花……路边的老行当,连窗玻璃都已朦胧,但昏黄的灯光下,老伙计们仍穿着围裙弯腰作业,一如往昔。这充满年代感的画面里,唯有那猎猎飘扬的春联添上了鲜活的喜气,而一切又令人如此舒心坦然。日子如常,然后有所期盼,这大概便是生活的真谛。

(文/杨臻 图/缪晓剑)(www.xing528.com)

地名注释

圣狮村位于沙溪镇政府北面偏西,原是古象角乡之北部。圣狮之名起源于村内狮山以东的古海湾圣狮湾。圣字为神圣和圣洁之意。1949年组并大乡时,将古象角、大兴坊、岚霞村合组成大乡,第一次以圣狮用作大乡名。1952年重新划分行政村,大兴坊、岚霞村脱离,将古象角一分为三:观音沙沙田地区析出成立观栏乡;南部巷外堡的下底塘、第堂街、新亨里、陈家巷(尚德里)组成一乡,仍用象角旧名;北部的巷内堡、凤集堡辖下的陂下街、黄泥凼、三和社另组一乡,因其坐落于圣狮湾内,乃用圣狮作乡名,沿用至今。

圣狮以阮、彭、陈、林四姓居住为主。宋中丞御史阮逵,宦游粤东,居南雄珠玑巷,因避战祸,徙居州。其五世孙阮佛生,于南宋末年迁居于此,至今27传。浙江处州缙云县人士彭应春,宋开禧二年(1206年)举乡荐,官广东南雄府教谕,致仕珠玑巷,因避战乱,迁居于东莞琥珀坑。其六世孙彭圣养,明邑庠生,于明永乐十五年(1414年)游学香山,择地定居于此,今已21传。陈姓始祖陈龙坚,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新会潮莲。陈龙坚生一子四孙,其第四孙陈建亭于明末从潮莲迁居于此,今17传。林姓始迁祖林仲泰,于明代中叶从新会迁此定居。林仲泰生二子德胜、清溪,后其第二子清溪又迁于大耠坊定居开族。林姓今已19传。其他较晚迁来定居的有余、李、关、白、孙等20多个姓,是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先后从各地迁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