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台、曹边:无忧童年的迷失与变迁

北台、曹边:无忧童年的迷失与变迁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台、曹边一带,于闯进村中的今人而言,犹有古韵。但或许自然景致的变迁,并不意味着无忧童年的消逝。后有杨姓、林姓、陈姓、郑姓、李姓、黄姓等迁入,成为杂姓聚居地。因“曹”与“漕”谐音,清乾隆初年易称今名。

北台、曹边:无忧童年的迷失与变迁

北台、曹边一带,于闯进村中的今人而言,犹有古韵。日子慢悠悠地从榕树下、石板街中淌过,已然是城里人难求的写意。若不是老照片与前辈们的回忆文字,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往昔村民们依水而居、枕河而眠、凭桥而行的生活,以及由两岸垂柳、古老侨屋与翠绿山野交织成的更为原生态的村貌。

从前的北台溪曾是中山最美的风景。20世纪80年代前,此地水量充沛,清澈见底。溪流冲积出两片洁白的沙滩,在炎夏时节,即被男女分占成两个天然浴场,也成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村民更惯于在溪中沙地插上长长的扁担,系好床单、被套或蚊帐,任含碱的溪水冲刷个把小时,洗涤衣物。溪流深处建有土制码头,或用以搬砖运石,或装卸丰硕瓜果。只是如今,优质的溪沙早被淘挖殆尽,两岸树林亦已消失,清溪成黄汤,旧桥换新貌,这些往昔情趣,我们也只能凭靠文字去想象。

但或许自然景致的变迁,并不意味着无忧童年的消逝。翻阅报章,上一代人在树下玩泥巴、捉蝉的年少时光依旧可触可感。延续着当地的文风,北台一带的孩童们仍时有佳作被刊登,用稚嫩的笔触书写着校舍那边漫山遍野的花、闯进课堂的燕子等,这些意象背后,或许是村人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性情,代代相传,即便时移世易、情随境迁,也总能在未懂得感触世事的年华里,享受并珍重那无忧无虑、转瞬即逝的童年岁月。

(文/杨臻 图/缪晓剑)

地名注释(www.xing528.com)

北台:元末明初(1368年),梁姓人从石头村(古村名,与今沙涌毗连,已废)迁居于此。后有杨姓、林姓、陈姓、郑姓、李姓、黄姓等迁入,成为杂姓聚居地。因村东有北台山,沿用山名至今。该村坐落在广珠公路西侧,呈正方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亦有不少洋房、华侨古宅等。村内华侨众多,旅居在美国檀香山、澳洲和加拿大等地。是民国初年中国空军创始人杨仙逸的故乡

曹边:宋末元初(1280年),梁杞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迁此。建村于梅岭南侧边缘,有河溪自北向南流经村西,连接北台涌与石岐河,是古代梅岭山区中部主要水运通道,故村初名漕边。因“曹”与“漕”谐音,清乾隆初年易称今名。村落呈三角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也有不少洋房和华侨老宅。该村华侨众多,村内名胜古迹有古榕、武侯庙、状元及第牌匾等。

分花水村:唐代,李凤腾从五华县迁此建村。因有山溪流至村旁石仔庙山处便分为两支流,俗称分丫水;因方言“丫”与“花”谐音,雅称分花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