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生命的三重存在和精神治疗

大学生心理健康|生命的三重存在和精神治疗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准确地说,每个人却同时有着三重生命,或三种状态、三个层次,即根据生命存在的不同层次,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这重生命如人的躯体,背负着人生的诸多意义,位居生命的中间状态,承上启下,有着10倍于“1”的生命质量,更精彩、更灿烂。(二)生活与生命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弗兰克继弗洛伊德之后,创立了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认为,人之生命作为有机体的存在,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条“流”。

大学生心理健康|生命的三重存在和精神治疗

(一)为何而生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法坐下来花时间思考生命,更多的只是去关注“何以为生”而忽略了“为何而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对生命的漠视,对死亡的恐惧与幻想,让累积如山的压力渐渐击垮了人们脆弱的内心,自杀、凶杀、斗殴等危及生命的事件蔓延至大学生群体,并呈逐年上升态势。

生命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最初对生命的敬畏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探寻生命的不同领域。人们对生命的解释从纯生物学角度到社会学角度,从自然的、生理的生命到社会的、价值的生命,无限地扩展了生命的含义。

一个婴儿降生了,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先是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后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洗礼,使他发育、成长、成人、成才。一个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顺或逆,或辉煌或平庸……但准确地说,每个人却同时有着三重生命,或三种状态、三个层次,即根据生命存在的不同层次,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第一,自然生命,即肉体生命:饮食代谢、生生不息、生老病死,这是生物学层面的。这重生命如人的脚,是生命的最低状态,却也不乏精彩和灿烂。有一条人生的金律告诉我们:身体健康是“1”,而所有的金钱、财富、美色、享受等都是“0”;一定要有前面的“1”,后面的“0”才是有意义的;若无身体健康的“1”,后面一切人们渴望的东西都不过是一些“0”而已,对人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第二,社会生命,即人际生命: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这是社会学层面的。这重生命如人的躯体,背负着人生的诸多意义,位居生命的中间状态,承上启下,有着10倍于“1”的生命质量,更精彩、更灿烂。

第三,精神生命,即永恒生命:传感真谛、承系天地、永世长存,这是心理学哲学层面的。这重生命如人的头颅主宰着人生的大义,为最高层次,至少有着100倍于“1”的生命质量,最精彩、最灿烂。

为人一生一世不易,所以,应当不停地奋斗和用心拼搏终生、自强不息,或平淡守拙、厚德载物,或科学发现、感悟真理,或刻苦修炼、身怀绝技,或鞠躬尽瘁、肩担道义……如是,“生命”便获得了永生,也就会活在“三重生命”里——充分演绎了先哲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

生命是一种奇特的现象,而作为人类的生命就更为奇特。哲学家罗素把人的生命看作是一条河流,起初很细小,被两岸的高山夹着,快速地向前流去,汇成一条大河,这时两岸逐渐宽阔,水流也慢慢平缓,最后与远处的大海融合,毫无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形成必然是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过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可贵的生命?生命虽然伴随着痛苦,但我们的生命与那些或因疾病、或遭不幸及种种其他原因可能成长而未成长起来的生命相比,又是何等的幸运。

(二)生活与生命

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弗兰克弗洛伊德之后,创立了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他认为,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像弗洛伊德时代那样面临的是性挫折,而主要是生存的挫折,是一种无意义感并伴之以某种空虚感,可称为“生存虚空”。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类注定永远在两极之间游移:不是灾难疾病,就是无聊厌烦。”有人对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60名自杀未遂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其为何自杀,有85%的学生回答说生活中再也看不到任何意义,而其中有93%的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健康的。

为此,生死哲学提出了探讨及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原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认为,人之生命作为有机体的存在,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条“流”。因为,没有过去的生命,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生命;而没有未来的生命,则现在已是一个死人。人之生活作为有机体的感受,是当下此在的一个“点”;因为,过去的生活感受已消失了,未来的生活感受还没有开始,所以,人们一讲生活必是此刻性的。这样,人之生活与生命虽然合一于人生,但两者的性质有着重大的区别,形成了相当紧张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从生命与生活之异来理解生活这个概念,意识到:生命是一条时间之流,人们必须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来理解生命,而生活是生命体存活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点”,乃至无数个“点”组构而成,是生命体对当下此在状态的感觉。这种生活感觉转瞬即逝,过去的感觉没有了,这意味着你过去的生活已然完结(当然还留有生活的记忆);未来的感觉还没有产生,这意味着你将来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当然也可以有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生命与生活之同来理解生活这个概念。人的生活感觉不可能凭空产生,必须有物质作为承受体,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物质性身体中表现出的生命;而人的生理性生命作为一种存在物,必有所显现,生命需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的生活展露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的感觉实质上是生命的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质所在即是生活的感觉。

但是,人们在个我化的生活中往往看不到也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完全淹没了类我化的存在,而以个我化的人生观处世,这种失去了生命本真的生活常常会使人们陷入困境,从而发生意义与价值的危机。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原理还可以解释和化解许多人生的问题。

第一,以喝酒为例。人们在追求生活的感受时,不应该危害生命的健康。生活中良好的感觉,应该同时也能滋补自我的生命健康。人们适量地饮酒,则在良好的感觉(生活)过程中,也滋养了身体(生命)的健康;而酗酒则不然,虽然人们的生活感觉好了,可却损害了自我生命健康,这就达不到生命与生活的统一了。

第二,以网瘾问题为例。电脑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个人不能控制电视,但电脑则越来越能够由个人控制。比如,电脑游戏,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设计、自我参与,许多人常把现实的世界与虚幻的世界混而为一。在传统社会和现实的社会中,人总是要受到各种各样的规范约束,但网络却消解了所有的规范,人际交往中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统统淡化消解,代之以完完全全的随意性。这导致许多人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由此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难以得到社会及他人的承认,渐渐地他们也就丧失了社会交往的兴趣,处处显得与世隔绝,一副呆滞面无表情的样子。陷入网瘾,虽然使人们的感觉良好,可却损害了自我生命健康——疲惫不堪、精神恍惚、伤身害体,这也达不到生命与生活的统一。

第三,以自杀为例。一些走极端者,他们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以为生活就是生命,以至于生活感受不好就放弃生命存在。他们往往把生活的感受视为人生的全部,所以,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和不高兴等,皆可以成为走向自杀的理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生命丧失的严重后果。传统社会的中国人有一种人生观,叫作“好死不如赖活”;现代社会的中国人有一种人生观,可称为“赖活不如好死”;而有些人更有一种独特的人生观,可名为“感觉不好就去死”。所以,不正确、不健康的人生观是导致人们自杀的最主要、最内在的根源。现代人对生命存在的感受不如传统社会的人深刻。也许是因为传统社会中的人物质生活匮乏,所以喜欢去关注生命的有关问题;而现代人物质享受多,大家集中在感官的刺激上,所以对生活问题的注意更甚于生命。(www.xing528.com)

第四,以现代人的男女性爱为例。人们是选择从生活的角度来恋爱还是从生命的角度来恋爱,其过程与性质是不一样的。若从生活感觉的角度出发恋爱,则必然持守“过把瘾就死”“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玩的就是心跳”等观念,对待性关系非常随便,不以成婚为目的。如果人们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来恋爱,则态度会比较认真,目的是成家,在性的问题上也比较严肃,希望能结婚生子,过好夫妻生活,承担人生命中的诸般责任。

第五,以罪犯的人生哲学为例。罪犯的人生哲学是一种典型的“透支生命”观,为了好的生活感觉而缩短了生命时光。有许多人不惜犯罪去获取金钱以供挥霍,但是,他们的日子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这种人极有可能被拘捕,余下的生活就可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这意味着,其为了某段生活的享受而牺牲了另一段生活,从本质上而言,这是“透支生命”。

怎样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提供给我们一种由生活的感觉走向生命存在的方法,也就是说,要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感觉。如果我们仅仅从生活的视角来看待与对待诸如挫折、痛苦与逆境,则往往无法超越,总是觉得生活太艰难,简直就没有舒心和幸福的时刻,因为这些人生中不好状态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无法抗拒的、人人都要承受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生活的感觉深入到生命存在的层面,能够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那么这些负面的状态就不过是我们人生积累经验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如果把生活的感觉放到生命之流程中去理解,各种生活的感觉都不过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三)沉思幸福生活

人生在世无不追求幸福与顺境,无不祈求美满与快乐,但每个人如果自问:直至此刻我的人生,是幸福多还是痛苦多,是顺境多还是挫折多,是快乐多还是烦恼多?大多数人皆会在回顾之后,觉得自己属于后者而非幸福的前者。

在幸福与否的问题上,我们常会遇见许多不可思议之事:有的人处境艰难、灾祸多多,别人都觉得其苦不堪言,他却自得其乐,一副很幸福的样子;有的人似乎事事引人羡慕,大家皆觉得其幸福得不得了,可他却苦恼万分,一点乐趣都没有。于是,我们不禁要叩问:幸福生活究竟是什么?

近代英国伦理学家边沁倡导功利主义的幸福观,说:“功利原则指的就是: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换句话说,就是以该行为增进还是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这种功利主义的幸福观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国古代的贤哲对幸福的看法颇为直截了当,《尚书·洪范》中云:“五德: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韩非子更说:“全寿富贵之谓德。”“寿”者,长命之谓也;“富”者,财产多之谓也;“康宁”指人之身体健康无病;“攸好德”,意为人们的品行端正;“考终命”,说的是人们去世时无痛苦、无遗憾。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幸福观当然还数儒家的幸福观。孔子曾经赞扬他的弟子颜回说,他这个人吃的东西很少,喝着冷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人们都非常忧愁,可他却很快乐,真是德行很高啊。孔子又谈到自己的幸福观,说,吃着普普通通的饭食,喝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不也乐在其中嘛,我一生都在发愤努力,以至于常常忘记了饮食;快快乐乐忘记了所有的忧愁,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衰老将要降临。孔夫子和儒家学者皆以道德的修养与道德的实践为人生幸福的极致,外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如何倒是可以不去考虑的,所以才有这种“孔颜乐处”的美谈流传于世,并对中华民族的幸福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贤哲的幸福观尽管也有极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与西方哲人共通的,即人们生活的幸福绝不仅仅在于物质拥有的多和感觉上的快乐,更在于德性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充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现代人掌握正确的幸福观,从而去求取真正幸福的关键所在。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幸福:幸福=充实的物质+快乐的情绪+舒适的感受。纯粹的物质性的拥有并不必然导致精神上的充实,因为人之欲望无穷,拥有再多,也不可能满足,如此安有幸福可言?此时,人们需常常进行纵向的比较,意识到,我们比从前的拥有多了,我们比从前有了更大的发展,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皆为不可替代的,因而弥足珍贵,如此必可获得幸福的感受。

人们的快乐又由何而生呢?快乐是人们在对从前与当下生活的慢慢品味和细细体验中产生的。快乐缘起于一种外界刺激之后的心境,这时,人们主体性精神性的转换非常重要。比如,生活中必不可免的灾祸发生了,善于生活者,往往可以从内心中加以转换,使之变成某种无关紧要之事,或者可以一笑了之,于是,他超越了祸患,重新获得了快乐。而缺乏生活智慧者,在逆境中固然忧愁多多,即便是可快乐之事,他也乐不起来,这就不可能有生活的幸福感了。

“舒适”又是怎样获得的呢?它是在人们平静地享受中才能得到的。舒适是身体的完全放松,也是心灵的无负担、无压力、无郁闷的状态,而这必须是在人们摆脱各种繁杂的事务,安静安心安定,且全身心地享受才能获取。

所以,幸福的敌人是:欲望无穷,疲身心于名利场,永无止息。这使人既无乐趣,更毫无幸福感可言。或人们被裹胁在社会飞速旋转的车轮下,晕头转向,生活的节奏太快,根本无法停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和体验生活。或人们的生活太喧哗、太热闹、太动荡不安,以致人们毫无安静下来的时刻,无法真正有滋有味地慢慢享受。这些状态皆让人无法获得生活的幸福。

扫一扫 学一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