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挫折的哲学解释

大学生心理健康:挫折的哲学解释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哲学的解释哲学中将挫折理解为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是主体对象化和客体异化这两个过程矛盾运动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挫折的哲学解释

(一)哲学的解释

哲学中将挫折理解为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是主体对象化和客体异化这两个过程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在于人。当客体世界能为主体所认识和掌握的时候,主体自身力量得到彰显,人是自由的;当主体无法认识和把握客体时,客体就反过来支配主体,这时,人是不自由的。反映在心理上,就形成压力与挫折。建构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观世界是自己建构的结果,这种建构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外部世界能否成为主体的异化力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自身怎么理解和诠释。比如: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你可以把教师的这种要求理解为是对自己自由的一种干涉,是自己意志行为中的一种挫折。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位老师一贯对学生要求严格,并且在生活中很爱护学生,那么,你会将老师的这种行为理解为是一种爱,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监督和帮助。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主客体矛盾主要表现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另一方面,生活并不是按照我们计划的那样去发展。于是我们感叹: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二)心理学的解释

心理学着重于人们的体验的反应,认为挫折是意志行为过程中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对目标有所阻碍,从而在主体身上引起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

1.挫折针对意志行为

人的大多数行为是具有明确目标的意志行为。人之所以常常有苦恼、焦虑、愤怒这些负性情绪体验,就是因为行为目标遇阻和受挫。如果人没有明确的目标,行为没有意志性,挫折就无从产生。即便遇到障碍,也不会把它看作挫折。例如:如果你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读不读研究生对你来说都没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根本没把研究生当作你的目标,那么即使你失利了,这对你来说也不是一种挫折。

2.挫折是主体的情绪体验(www.xing528.com)

人在遭受挫折后,会马上引起复杂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个体会有自尊心的损伤感、自信心的丧失感、行为的失败感和达不到目的的愧疚感等一系列纠结的情绪情感,之后会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情绪体验交织成的复杂心情

正是因为挫折能够引起人的这种巨大的负性情感反应,使人痛苦,所以人们才不愿意面对挫折。就算遇到了,有人也可能采取一些防御性心理反应,从而避免陷入痛苦的泥潭。

3.挫折是主体的认识

引起挫折的刺激是客观存在的,它一般不受个人支配与控制。但是对于同样的刺激是否会引起同样的反应,却存在个体差异。这就是说,人对于刺激情境是否会引起挫折反应,还在于主体自己怎么去认识这种刺激情景。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杯弓蛇影”便生动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样的情境,不同的诠释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4.挫折是不可预知的

传统的科学观总幻想着人类能够完全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控制其行为结果。对于像火箭发射、机械运行这类物理事件,科学家已经实现了精确的控制。但是对于由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呢?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理论告诉人们,对世界的完全控制只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永远不可能达到,尤其是不可能控制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对于事物日常的意志行为过程,我们可以大概预测会遇到哪些困难,但是永远不能精确到它们会是什么,以及如何发生、何时发生。大学生由于社会生经验不够丰富,更是缺乏对挫折的预测与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