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理论相关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理论相关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8-1可见,艾森克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以传统的气质理论为基础,他所标明的人格特点,也是以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力特点为主要内容的。有关人格的基本表现,上面只提到2个维度。荣格把2种人格类型和4种思想机制组合起来,构成了8种心理类型。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理论相关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937年,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别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别特质又可以被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他影响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 B.Cattel)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它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接受了古希腊罗马学者关于4种气质的描述和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按情绪维度来划分气质的思想,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层次性质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艾森克主要分出了人格结构的2个维度。

(1)人格的内倾和外倾。

(2)人格的稳定与不稳定,有时也称高神经质和低神经质的维度或情绪性维度。

根据人格的2个维度,埃森克把人分成4种类型,即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相当于黏液质的气质;稳定外倾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朗,富于反应,相当于多血质气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相当于抑郁质气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好冲动、好动、易激动等,相当于胆汁质气质。从2个维度分析的人格结构图如图8-1所示。

图8-1 从2个维度来分析的人格结构图

图内的小圆代表4种传统的气质类型,大圆代表了按两个维度区分的4种人格类型。从图8-1可见,艾森克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以传统的气质理论为基础,他所标明的人格特点,也是以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力特点为主要内容的。

有关人格的基本表现,上面只提到2个维度。但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要比这复杂得多,后来,艾森克及同事经研究提出过4个、5个或更多的维度。艾森克人格问卷就是测定人格维度的自测量表。该量表包括四个量表:E(内外倾量表),N(情绪稳定性量表),P(精神质量表),L(效度量表)。前三者为人格的3个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

(四)斯普兰格的6种人格类型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来划分人格类型。他认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只有知识、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6个方面,个人精神活动的意义可以从这些方面的表现中去估量。这些方面的活动构成六种理想的人格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艺术性、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人格。

(五)荣格的内—外向人格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说。他认为,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2种人格类型。内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荣格还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内向两种特征,但由于其中一种特征更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偏于内向,还是偏于外向。

此外,荣格还提出4种思想机制,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感觉是用感官察觉事物是否存在;情感是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思维是对事物是什么作出判断和推理;直觉是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预感,无须解释和推论。荣格认为人们在思维和情感时要运用理性判断,所以他们属于理性功能;而在感觉和直觉时没有运用理性判断,所以他们属于非理性功能。

荣格把2种人格类型和4种思想机制组合起来,构成了8种心理类型。

(1)思维外倾型:按固定规则办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

(2)情感外倾型:极易动感情,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压抑。(www.xing528.com)

(3)感觉外倾型: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知觉压抑。

(4)直觉外倾型: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预感,不能长时间地坚持某一观点,好改变主意,富有创造性,不断追求客观事物的新奇性,感觉压抑。

(5)思维内倾型:强烈渴望私人的小天地,实际判断力缺乏,社会适应性差,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压抑。

(6)情感内倾型:安静多思、感觉过敏,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漠不关心,无情绪泄露,思维压抑。

(7)感觉内倾型:是情境决定性的人,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关心别人的事情,只顾自己身旁刚发生的事情,知觉压抑。

(8)直觉内倾型:偏执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冥思苦想,很少被人理解。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

(六)“大五”人格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big five)人格。

在人格科学研究领域,传统上有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临床的、相关的和实验的。但无论研究者们采用什么研究取向,他们的一个共同目标都是构建一个可描述、解释人格特点的人格模型,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到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的十六种人格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都会提出一个人格结构模型。但是对这些众多的人格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所包括的因素数量和因素性质都有很大的不同,一致性很小,没有取得共识。但是,近十年来,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和支持,也被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

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后来被称为“大五”,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这五种人格特质如下。

(1)神经质(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和脆弱等特质。

(2)外向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和乐观等特点。

(3)开放性(openness):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和智慧等特征。

(4)宜人性(agree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和谦虚等品质

(5)公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和克制等特点。

有关人格“大五”特质因素和相关特征见表8-1。

表8-1 人格五因素及其相关特征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