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以下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对小A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是否还有更好的矫正方法。
案例:
小A来自南方某省的一个山区。父母均是农民,家中姐弟数人他排行最小,全家人都很疼爱他。小A自己认为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善言语,不会与人处事,所以很少与人交往。但他脑子比较聪明,学习踏实用功,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十几年成长还算顺利。然而自上大学之后,他感到许多事情总不顺心,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使他伤透了脑筋,吃尽了苦头。一年多来,他和班上同学相处得很不融洽,曾经跟舍友曾经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关系相当紧张。后来他竟擅自搬出宿舍,与外班的同学住在一起。从此,他基本上不和班上同学来往,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淡漠、隔阂加重。他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情绪烦躁,痛苦至极,而且无处倾诉,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经常的失眠和头痛使他精神疲惫,体质下降。他曾想尽力克制自己,强打精神,企图用埋头学习的方法来减轻痛苦,冲淡烦恼。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精神疲惫,他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很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感到震惊和恐慌,心情和体质也越来越坏,深感自己已陷入病困交加的境地而无力自拔,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他开始厌倦学习,厌恶同学和班级,一天也不愿再在学校待下去了。于是,他听不进老师的劝告,也不顾家长的劝阻,坚持要求休学。
你说我说:
在与小A交谈中,小A的想法是与人交往就是互相利用,别人对我好我就对别人好,别人对自己不好就必须要报复别人,以牙还牙;家里条件不好,来到大学想要好好学习,但寝室同学经常言语攻击,多次发生争执;认为自己从小不会与人交往,看着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与别人成为朋友,自己也很想但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变现状。
心理诊断:
该同学是典型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
(1)存在认知偏差。首先,该同学在人际关系上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其次,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是片面的。例如,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利用,不存在真正的友谊。最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
(2)性格问题。首先,该同学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如性格内向,孤僻,不愿主动与人交往等,这样的性格很容易使人对他产生不良的评价。其次,他的性格同时也妨碍了与别人交往,影响了相互了解和理解,难免会造成与其他人的感情不和。(www.xing528.com)
(3)能力缺陷。该同学由于生长的环境和个性的特征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即使想要与别人进行交往,也找不到任何的方法和技巧,只好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人际关系恶劣,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矫正方法:
1.改善其认知模式
针对该学生的不良认知模式运用理性认知疗法,和他一起认真探讨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的意义,从大学生如何拥有健康的群体意识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明确指出他在这方面的失当之处,使其逐步认识并尽快地改变过去那种非理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纠正其不合理的认知,代之以科学的理性信念,从而达到改善认知,理顺情绪,消除观念上的障碍,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
2.完善其性格
针对该生性格上存在的缺陷,具体分析其个性特征,特别指出其性格上的主要缺陷,鼓励他在完善自身性格上下功夫,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然后向他提出有关性格优化的具体建议和方法。指导他确立较高的人生目标,主动和同学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注意学习别人性格上的优秀品质,克服自己的弱点,从而使其性格不断得到完善。
3.训练其交往能力
针对该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能力缺陷,运用行为疗法,加强实际训练。说明人的交往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关键是要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动脑,多实践,不断总结。和他一起探讨人际交往应把握的四条原则(尊重、互助、坦诚、宽容),传授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善解人意,体贴关心,乐于助人,克制忍让,顾全大局,不卑不亢,礼貌待人及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赞扬别人和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鼓励他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认真实践,持之以恒。此外,对他提出几点要求:①细心观察身边某同学为人处事的言行,分析其优缺点;②尽可能多与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同学交往并深入交一个朋友;③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演讲会、社会调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